(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统编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2
统编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的学习,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2、通过学习,认识到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3、通过史料解读,归纳赋税制度演变趋势,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4、通过对每个朝代赋税制度背景、内容、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阐释的能力。(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5、学关税发展历程,认识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丧去关税自主权。增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时空定位
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自主学习】:根据时空定位图示,结合教材知识梳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乾坤转,天地变,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经人大通过,向全国农民宣布,从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这是史无先例的开端,这是改革开放和"三个代表"的结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富强的验证!这是党中央和胡锦涛主席治国的伟大举措!这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慈爱之心。亿万农民要歌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亿万农民要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节选《告别田赋鼎铭文》)
历史瞬间:2006年11月22日,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精心打磨着他亲手铸造的那尊"告别田赋鼎"。国家免除农业税的政策,给王三妮带来了实惠,也给他带来了铸鼎的冲动。于是,历经一年多时间、由他自己设计铸造的"告别田赋鼎"面世。"告别田赋鼎"由青铜铸造,通高99厘米,最大直径82厘米,重252千克。鼎腹上部是《告别田赋》铭文,共计560字。文中历述田赋的变迁以及农民生活的变化。鼎腹下部刻四海水纹,高浮雕龙、瑞兽。龙与兽由祥云围绕,寓意国泰民安、社会和谐。
一位农民和一尊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租
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力役与兵役
赋出于田,自上税下;贡出于土,从下献上。” ——《玉海·食货·贡赋》
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汉书·食货志》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等,形成的基本制度被称为赋税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赋
税
种
类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自主学习】:根据图示,阅读教材P92-93页,完成导学案中《中国古代
的赋税制度》中【问题引领】(1--4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秦汉时期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云梦睡虎地秦墓简》
01
02
03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秦:缴纳田产三分之二;(“收泰半之赋”)
汉初:“与民休息”汉高祖:1/15;汉景帝:1/30
秦:口赋;汉:口赋、算赋,财产税
更卒、正卒、戍卒
赋税极重
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
秦
汉
译文: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所征发人数已足,应尽速送抵服役处所。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隋唐时期
隋
租调役
唐
前期:租庸调制
(21-59岁成年男子)
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调: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庸: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后期: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公布两税法,宣布放弃“计丁定庸调及租”的传统做法,变按丁口征税为按资财征税,这就指明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赋役征取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演进的大趋势。
——摘编自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
杨炎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规定" 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
宋元时期
宋
承袭唐制,两税法+附加税
税重扰民
王安石变法采用募役法。它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宋代改革田赋制度的措施:方田均税法。清查丈量,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元朝
北方:丁税、地税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一折:“却正是农忙耕种,百忙里官急科差。”
沿袭唐制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南方:夏税、秋粮
税粮之外有科差
科差
中国唐宋元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初兴于唐宋,但征收面不广,代役税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赋税项目。征收内容有包银、俸钞、丝料、户钞。一般按户摊征,并视情况有所区别,其时,力役、职役仍与科差并征。
明清时期
明朝
赋税分夏税、秋粮 (米麦实物)
初期
江南部分税粮折银送北京
“金花银”
一条鞭法
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后期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
赋役合一
田赋征银
徭役征银
货币地租产生
评价:1、简化了征收手续,减轻了农民负担;2、赋役征银,适应和促进了明后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是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浙江 等处,每岁夏秋麦米,共折银一百万有奇,即国初所谓折粮银,今所谓金花银是也。”《明史·食货志二》
明清时期
清朝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雍正)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摊丁入亩实施,导致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影响:摊丁入亩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点:(趋势)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唐朝两税法为标志。
②赋税形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成为基本定时,以唐朝两税法为标志。
④人身依附关系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汉朝征收的更卒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代役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⑤税种由繁多到逐渐减少,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对商品征收重税。(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利于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赋制、中唐到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两税法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趋势)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关税主权,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本国海关税收事务的权力。
一个国家完整的关税主权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权力:
(一)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
(二)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
(三)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
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古代
近代
现代
①出现在西周;②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长期并立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协定关税);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通过“改订新约”,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的制定税率
新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逐步统一和完善了关税制度
【自主学习】:根据图示,阅读教材P94-95页,完成导学案中《关税制度
的起源与演变》中【问题引领】(1--2题)。
(一)关税的起源与演进
材料:“盖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因以造成外商垄断之势力。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形成不但不能保护国货,反而处处有保护洋货压迫国货之倾向。
——《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
民国初年,坐落于上海就将路外滩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赫德,英国人,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掌权长达45年。
问题探究:近代以来关税自主权丧失
探究:近代以来协定关税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的经济遭到冲击;
政治:破坏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制定关税的权力,税务司制则使中国丧失了使用关税的权力,以保护本国生产发展和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海关大门完全向侵略者敞开了一步步地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94页,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
《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1928年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同意大利
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到
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结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的指定税率
宋子文,宋家长子,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
展示你的风采!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94-95页,了解新中国的
关税制度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
这个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 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了 30多年。(1951年5月4日实施)
(2)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3)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展示你的风采!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纳税。”
——本杰明 富兰克林
起步
实施
退出
确立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但未实施。
1936年相继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和《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实行分类个人所得税制。
1950年第二次全国税务会议时,决定对薪给报酬所得税停止开征。(计划经济体制)
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1、组织和增加财政收入;
2、调节收入分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3、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 。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课堂小结
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
的赋役制度
关税与个人
所得税制度
秦汉时期:田租、人头税、徭役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隋:租调役
唐: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宋:两税法+附加税
元: 北方:丁税、地税;
南方:夏税、秋粮
科差
明:金银花、一条鞭法
清:摊丁入亩
关税制度
个人所得税制度
谢谢!欢迎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