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4 16: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淮南子·齐俗训》
太公和周公实质上在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一、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初创期的
官员选拔(秦汉至魏晋)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从尊尊亲亲到求贤尚功
1、西周时期的官员如何产生?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经》
途径:世官制
“选拔”标准:血缘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从尊尊亲亲到求贤尚功
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相比西周发生什么变化?
对统治者来说,在这种时代中应如何选拔官员?
途径:荐举、军功
选拔标准:才能、军功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 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秦孝公)求贤国中。”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1、秦朝的选官制度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秦朝为何确立这种选官制度?
这种制度有何问题?
“燔诗书而明法令”
——《韩非子·和氏》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2、汉朝的选官制度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
途径:察举制
选拔标准:品德、才能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汉书·文帝纪》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光六年》
(1)察举制和之前的荐举有何不同?
(2)为何汉武帝要求地方重视察举?
(3)察举的对象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4)察举制有何利弊?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晋·葛洪《抱朴子》
“四世五公”
察举之流弊
东汉坞堡
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通典·选举典》
“品”:共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状”:书面鉴定,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之类。
“簿世”:即家世情况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家世、道德、才能 品级
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西晋官员段灼对九品中正制度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九品中正制实行后期产生了什么问题?
二、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成熟期的
官员选拔(隋唐至两宋)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当时官分清浊:优闲而不负实际责任的为清官,繁剧而处理庶务的为浊官,凡清官多为门阀士族所占,浊官则由庶族寒人担当。结果实际工作多由寒人来办,权力自然转入寒人之手。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要使更多出身寒门的有才之士进入官僚体系,采取怎样的制度会更好?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
——《通典选举》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书
明算
最受重视
每年举行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两宋
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
——王安石《送陈谔》
宋代科举有何优点?结合唐宋时代变化,思考为何如此?
三、科举制与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之关系
思考讨论: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选官制度,体现在哪里?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完善,对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成熟有何作用?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隋书·刘炫传》
三、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稳定期的
官员选拔(元明清)
一、元朝之选官
元代……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最早的一次是窝阔台汗(1237年)因耶律楚材的力请而举行的……此后过了77年,直到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才又开科取士。元朝总共才举行科举17 次……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无论乡试、会试,蒙古、色目人都比汉人、南人要少而简单。蒙古、色目人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考试程式,汉人三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在四书朱熹章句或理学家注疏的五经内出题;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策。蒙古、色目人仅有第一场经问、第三场策……“唯蒙古生得为状元,尊国人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元代科举有何特点?
二、明清科举
明清读书人的“学校——科举之路”
进士牌坊
府学宫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二、明清科举
明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今世科场之文,万喙相因,词可獵可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祿士,五百年矣;士祿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
——龚自珍《拟厘正五事书》
二、明清科举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明清科举有何弊端?结合晚清时代背景,思考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回到课程开始的问题,如何保障官员的素质?完善官员的选拔制度可以起到较大作用,但是如何保障选拔出来的官员能够恪尽职守呢?
四、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下的官员管理(从秦至清)
西汉《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木牍
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
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出土木牍24方,简133枚,以及其他各类文物,系西汉后期成帝时遗物。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葬于王莽时期。
《集簿》是木牍中的一种,用草体书于木牍的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一、官员考核
记录详细的地方各方面情况有何目的?
秦 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上计制
一、官员考核
考核大多
流于形式
吏部
考课
磨磡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考核制度渐趋严密
历代官员考核制度(秦至清)
结合教材,梳理中国古代从秦至清官员考核制度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如何保证官员考核的行之有效?
二、监察制度
秦 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上计制
考核大多
流于形式
吏部
考课
磨磡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考核制度渐趋严密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台谏合一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十三道巡按御史
各省提刑按察司
总督、巡抚
刺史制度
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
“皇帝之耳目” 位卑权重 组织独立 机构制衡
结合教材,总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选官制度
考核监察制度
官僚
选拔
管理
从推荐到考试
制度逐渐完善
制度愈发完善
考核渐趋严密
君主专制
执行考察事务的按察官员,其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察的结果。有些按察使者,观望朝廷意旨,以决定个人动向,或“矫察”或“苟且”。北宋元祐时,御史中丞刘挚就曾经指出:对于地方官员的课绩,经常出现严重的偏颇:朝廷强调“考察名实”,多途综核,就容易出现刻急浅迫的行为;强调“施行教化”,行宽厚之政,必定会出现舒缓苟简的倾向。有些按察官员为要求一己“强干”之名,搜抉他人细过,搞得地方上纷纷扰扰;而另外一些,出于私人关系,或过誉、或捃拾,或者邀贿乞觅,……由类似原因造成的考察不实也处处存在。
——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
拓展资料
嘉靖初年大礼议,廷臣反对浪潮汹涌,嘉靖三年(1524)世宗杖臣134人,死17人……通计嘉靖一朝,受杖者不下数百人……
群臣冒死诤谏,场面虽然看起来慷慨悲壮,但实际作用却是十分有限。皇帝对滥施廷杖的后果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如果皇帝坚执己意,仍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嘉靖帝在大礼议中最终获胜就是对那些死于杖下的大臣的巨大嘲讽。
——何朝辉《分化与重组——明》
拓展资料
“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奢谈对人的信任,而是要用宪法的锁链约束住掌权者不做坏事。”
——托马斯·杰斐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