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语文夺分】专题讲练:散文阅读三(课件+精讲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中考语文夺分】专题讲练:散文阅读三(课件+精讲精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3 13:32:4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散文三:把握生动形象,理解标题内涵
中考真题回顾
一、(2013·淄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21·cn·jy·com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⑾“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⑿“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⒀“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⒁“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⒂“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⒄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 “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
第一次: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
二、(2013·山东济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落叶也精彩
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
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www.21-cn-jy.com
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
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
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
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
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初中三年级第6期,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
必备知识链接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从而展现人物形象2-1-c-n-j-y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1*cnjy*com
5.神态描写,通过突出描写人物面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情和神色状态及其变化,来刻画人物肖像的一种写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www-2-1-cnjy-com
注意: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在于:肖像描写反映的是静态的五官,而神态描写表现的则是一种动态。
重难点突破
考点一:把握散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1:见中考真题一第1小题。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题目提示,可以直接从文中照抄词语进行概括。我们能分别从文中找到“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等句子,里面就有关键词。。【来源:21cnj*y.co*m】
【答案】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第二次:漠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行、热爱生活)
技巧总结: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呢?
(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入手(肖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要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考点二:把握散文中生动的事物形象。
例2:见中考真题二第1题
【解析】此题考到了形象的把握。选文1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6段依次对银杏树、柿树、槐树、泡桐树、垂柳、法国梧桐的落叶进行了描写,概括它们的特点,分别从相应段落中摘抄相应的词句即可。如第一段描写银杏树落叶的句子有:“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其中后一个句子是关键。第二段中描写柿树落叶的句子是:“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关键词是“从不大红大紫”。其它树种落叶的特点都可用这种方法获得。
【答案】①银杏树:步调一致,说走就走。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柿树: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③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④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⑤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⑥法国梧桐:具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
技巧总结:(1)找出描写事物形态、声音、色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味等的语句,明了事物的外在特征。(2)分析描绘事物时所用的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握事物的内在神韵。
考点三:理解标题内涵。
例3: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2013年南京市中考第19题,选文见散文阅读第一课时示例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标题内涵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能力。文章通过“粥”的故事以及对《悯农》内涵的深入理解,表达了对农人、对同学、对家人、对生活的不同情感。解答此题,要扣住标题中“春秋”二字,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分析这些事件,能够揣摩到作者的感情。
【答案】对农人辛苦种植粮食和珍惜粮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敬重;对饥饿年代人与人之间相湍以沫的真情的怀念;对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欣慰;对如今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答题技巧:理解标题的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标题与主题的关系入手。如,有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2)善抓点题句。点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结尾。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4)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巩固练习一、(2013·江苏苏州)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21·世纪*教育网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21*cnjy*com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 ( http: / / www.21cnjy.com )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5.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二、(2013·广东省湛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
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
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21教育网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⑴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⑵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4.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5.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答案与解析
【答案】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5.【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事物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把握能力。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文中描写春天改革的句子进行分析,如“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找作者对春天的评价,如“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
【答案】(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21cnjy.com
1、《没有发芽的种子》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分析作品标题的含义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分析作品标题的含义可从分析作品的情节,或者分析作品的主要人物或者分析作品的主要内容入手。首先分析理解字面含义,然后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概括深层含义。如本题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其深层含义则是指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答案】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2.【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描写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把握。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情感描写的作用是指它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本题要把它和文章的各个部分——标题、下文、中心等联系起来思考,思考它对别的内容的作用。2·1·c·n·j·y
【答案】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出处:21教育名师】
3.【解析】本题考查品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赏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解答本题,一是明确方法,即该词语或该句子运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其次分析该修辞或表现方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第三弄清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⑴“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⑵“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情节(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的概括梳理能力。解答本题(1)通读全文,了解大致内容,抓记叙要素;(2)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3)摘取文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4)简要概括事件的主要意思,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联合概括。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答案】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解析】本题考查对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情感的把握和阅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情感可以(1)从分析标题入手。(2)从分析材料入手。(3)从分析段首入手。(4)从分析篇末入手。(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解答本题则主要从分析篇末入手。谈阅读感悟则要根据文章的主旨结合自身实际来谈。
【答案】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散文三
把握生动形象
理解标题内涵
(2013·淄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与陌生人交流
铁 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檐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中考真题回顾
中考真题回顾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中考真题回顾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檐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 “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
第一次:__
第二次:__
第三次:__
中考真题回顾
必备知识链接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1.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 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从而展现人物形象。
必备知识链接
4.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 神态描写,通过突出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及其变化,来刻画人物肖像的一种写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注意: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在于:肖像描写反映的是静态的五官,而神态描写表现的则是一种动态。
重难点突破
考点一 把握散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1】 见中考真题。
技巧总结: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呢?
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
第二次:漠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
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新、热爱生活)。
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要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突破
考点二 理解标题内涵
【例2】 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013年南京市中考第19题,选文见散文阅读第一课时示例二)
技巧总结:
理解标题的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标题与主题的关系入手。如,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2)善抓点题句。点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结尾。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4)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巩固练习
一、 (2013·江苏苏州)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着。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巩固练习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巩固练习
1. 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2.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 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巩固练习
4.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短语的表达效果。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5. 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
(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
(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
(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
(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巩固练习
二、 (2013·广东湛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巩固练习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巩固练习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巩固练习
1.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 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
“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巩固练习
4. 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5. 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①“我”被喇叭花吸引;
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
③捡拾喇叭花种子;
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
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深深的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