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生物第2课时
一、单选题
1. 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鱼类 B. 两栖动物 C. 鸟类 D. 爬行动物
【答案】C
【解析】
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鸟类的体表有羽毛保护,有保温作用,双重呼吸运输氧气的能力强,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故选C。
2.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B.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
C. 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
D.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D
【解析】
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即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正确。B.鸟类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运动,利于飞行,正确。C.狼的牙齿分为臼齿、犬齿、门齿,犬齿尖锐锋利可用于撕裂食物,这与其吃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正确。D.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不是利于维持体温恒定,蜥蜴为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错误。故选D。
3. 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 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答案】B
【解析】
A.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由细胞钩虫,中胶层无细胞结构,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物种有水螅、水母等,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约有多万种,是动物界的第一大门。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如虾、蟹等,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钩虫属于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如鲫鱼,草鱼,但鱿鱼、墨鱼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 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 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 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解:A.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有利于游泳,错误。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膜,可用于飞行,错误。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肺完成双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D.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错误。故选:C。
5. 鱼离开水很快会死亡,鲫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保护色 B. 身体呈流线型
C. 体表有鳞片 D. 用鳃呼吸
【答案】D
【解析】
鱼一旦离开水后,鳃丝就相互粘结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鱼会缺氧窒息而死。
6.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游泳
B. 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D. 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C
【解析】
解:A.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正确;
B.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正确;
C.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鳄鱼、海龟虽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幼体并不是用鳃呼吸的,属于爬行动物。错误;
D.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正确;
故选:C。
7. 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 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 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 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 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答案】C
【解析】
解:A.鲫鱼体表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A正确;
B.鲫鱼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B正确;
C.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C错误;
D.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 鱼类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 软体动物大多在外套膜外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A.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A正确。
B.鱼用鳃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昆虫的头部有一对口器可以摄取食物,通过腹部的气门进行呼吸,呼吸器官是气管,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D正确。
故选:C。
9. 以下关于动物的呼吸描述正确的是( )
A. 蚯蚓用气管呼吸 B. 蝗虫用气门呼吸
C. 家鸽用气囊呼吸 D. 鱼用鳃呼吸
【答案】D
【解析】
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A错误。
B.蝗虫用气管呼吸,气门是呼吸的通道,B错误。
C.家鸽用肺呼吸,气囊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C错误。
D.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四种动物中,具有"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特征的是( )
A. 章鱼 B. 鲸鱼 C. 鱿鱼 D. 鲫鱼
【答案】D
【解析】
具有"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特征的是鱼类的特征。
AC.章鱼和鱿鱼具有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等特征,属于软体动物;
B.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D.鲫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
故选:D。
11. 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 )
A. 家鸽—肺和气囊 B. 鲫鱼—鳃
C. 蚯蚓—体壁 D. 家兔—肺
【答案】A
【解析】
A.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B.鲫鱼用鳃呼吸,正确。
C.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正确;
D.家兔是哺乳动物,有肺呼吸,正确;
故选:A。
12.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表示肺呼吸 B. 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 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 可以表示有脊柱
【答案】D
【解析】
A.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鲢鱼用鳃呼吸,因此不可以表示肺呼吸,错误;
B.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乌龟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因此不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错误;
C.鲢鱼和乌龟都是变温动物,因此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错误;
D.青蛙、鲢鱼、乌龟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可以表示有脊柱,正确。
故选:D
13.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B. 鲫鱼体表具有黏液,利于感知水流变化
C. 心房与心室之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答案】B
【解析】
A.神经元的功能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是神经冲动,A正确。
B.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鲫鱼感知水流的方向和速度的结构是侧线,B错误;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C正确。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迅速躲避天敌。D正确。
14.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气囊辅助呼吸,适应飞行生活
C. 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适应寄生生活
D. 河蚌体表有角质层,适应两栖生活
【答案】D
【解析】
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鳍游泳,故A正确;家鸽能够在空中飞行,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它能够进行双重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故B正确;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故C正确;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用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斧足,生活在水中,故D错误。故选D。
15.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都属于鱼类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 蜘蛛结网和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都是学习行为
D. 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答案】D
【解析】
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不一定属于鱼类,如虾属于节肢动物,故A错误;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B错误;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是学习行为,故C错误;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故D正确。
16. 下列对刀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刀鱼属于无脊椎动物
B. 刀鱼用鳃呼吸
C. 刀鱼用鳍游泳
D. 刀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A
17. "四大家鱼"可以混合放养。下列关于混合放养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提高鱼的产量 B.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C. 充分利用天然饵料 D. 它们的食物相同,容易喂养
【答案】D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取两条大小相似、同样健壮的鲫鱼,一条不做任何处理,另一条用橡皮筋将图中的①、②、③束起来,再用木板夹住④部位并用绳子捆绑,两条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鱼鳍与运动的关系 B. 鱼的侧线与运动的关系
C. 鱼的体形与呼吸的关系 D. 鱼鳞与呼吸的关系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特征的是( )
A. 呼吸器官是鳃
B. 具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C. 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D. 具有不恒定的体温
【答案】
(1)A
(2)D
【解析】
(1)根据鱼鳍的特点及作用可知:背鳍可以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协调其他各鳍辅助身体保持平衡;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根据题干中探究实验的设置:两条鱼大小相似、同样健壮,一条不做任何处理、另一条用橡皮筋将图中的①、②、③束起来,再用木板夹住④部位并用绳子捆绑,形成了对照实验,从而可知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鱼鳍与运动的关系。(2)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使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与水生生活相适应;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使其与水生生活相适应;鱼类不恒定的体温,与水生生活无关。
19. 下列哪项不是渔业法所规定的条文 ( )
A. 禁渔期不得捕捞 B. 不得使用禁用渔具
C. 不准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 D. 只养殖不捕捞
【答案】D
【解析】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为了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肥育期的幼鱼,渔业法还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没有规定不准捕捞。
20. 欣欣同学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后,对以下四种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进行了搭配,你认为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A. 蚯蚓——气管 B. 乌龟——肺
C. 鱼——肺和气囊 D. 青蛙——肺和皮肤
【答案】B
【解析】
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注意在学习时总结。例如①蚯蚓:体壁;②昆虫:气管;③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④爬行类:肺。
21. 生物名称真难认,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可能是鱼。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下列动物中哪一种是鱼 ( )
A. 鲸鱼 B. 海马 C. 鲍鱼 D. 海豹
【答案】B
【解析】
鲸鱼、海豹是哺乳动物;鲍鱼是软体动物;海马是鱼类。
22. 鲫鱼能准确地感知水流和避开暗礁,这与哪个器官密切相关( )
A. 眼睛 B. 鼻孔 C. 鳍 D. 侧线
【答案】D
【解析】
侧线是鱼类的感觉器官,具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23. 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
B. 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
C. 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D. 鱼生活在水中,主要依靠鳍的划动产生动力来游泳
【答案】D
【解析】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项正确。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B项正确。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组成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鱼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C项正确。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D项错误。
24. 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而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 )。
A. 海豚 B. 海狮 C. 海马 D. 海豹
【答案】C
25.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鸟类的气囊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B. 植物的根毛增加成熟区的吸收面积
C. 人体的肺泡数量多,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D. 鱼鳃中的毛细血管壁薄,便于物质交换
【答案】A
【解析】
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二、填空题
26. 观察鲫鱼的外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身体呈____型,其意义是____。对控制鱼体前进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
(2)鲫鱼在水中通过____和____的摆动以及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②],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____,流出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
【答案】
(1)流线 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③ 尾鳍
(2)躯干部 尾部 鳍
(3)鳃丝 二氧化碳
【解析】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鱼的运动器官是鳍,③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然而鱼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②是鳃盖,下面是鳃丝,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7. 下图是一种常见的金鱼。金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的身体呈____,有利于减小在游泳时水对它的____。
(2)体表覆盖着____,有____皮肤的作用。皮肤能分泌____,有利于____。
(3)金鱼用____呼吸,金鱼的____有协助____和维持身体____的作用。
(4)金鱼的运动主要靠____和____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答案】
(1)流线型 阻力
(2)鳞片 保护 黏液 减小游泳时水对它的阻力
(3)鳃 鳍 游泳 平衡
(4)躯干 尾
【解析】
金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体表覆盖着鳞片,对皮肤有保护作用,鳞片的外面有皮肤分泌的黏液,黏液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金鱼靠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除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外,还有协助游泳的作用;金鱼用鳃呼吸。
28. 下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身体呈____,其意义是____。
(2)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其中[①]背鳍、[____]____和[____]____等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____]____能掌握鱼体运动的方向。
(3)鲫鱼在前进时需要的动力来自____和____的摆动。
【答案】
(1)梭形 减小水对鱼体的阻力
⑤ 胸鳍 ⑥ 腹鳍 ③ 尾鳍
(3)躯干部 尾部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身体呈梭形,能减小水对鱼体的阻力,有利于鱼在水中运动。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其中胸鳍和腹鳍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发达,摆动时能产生前进的动力。
29. 图是主要栖息在淡水中的各种鱼类,请填写各种鱼的名称和它们的食性。在内填写序号,横线上填写鱼的名称:
在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中,栖息在水域底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下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上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中上层的是[____],食。根据图中鱼和的不同,把它们放养在一个池子里,叫做放养。
【答案】
④ 青鱼 软体动物 ③ 草鱼 水草 ① 鲢鱼 浮游植物 ② 鳙鱼 浮游动物 栖息水层 食性 混合
三、实验题
30. 在生物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问题——假设——检验——结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称为"假设——检验"认知模式。如下图:
(1)"探究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若对鱼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影响,则说明尾鳍在鱼游泳中具有____和____的作用。
(2)"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时应用的原理是____。
(3)"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
【答案】
(1)鱼的尾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改变运动的方向 (用木板或纱布)捆绑鱼的尾鳍,观察鱼运动的变化 产生前进的动力 控制前进的方向
(2)小麦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 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解析】
假设不是毫无根据地猜想,应有一定的依据,应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假设可以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并且不一定是正确的。(1)在探究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可将尾鳍捆绑,若这样尾鳍就不能活动,对比观察绑后和绑前鱼的运动情况,就可得出鱼尾鳍的作用。(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3)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具有助燃性质的氧气。
1水中的生物第2课时
一、单选题
1. 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鱼类 B. 两栖动物 C. 鸟类 D. 爬行动物
2.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B.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
C. 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
D.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3. 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 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4. 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 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 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 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5. 鱼离开水很快会死亡,鲫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保护色 B. 身体呈流线型
C. 体表有鳞片 D. 用鳃呼吸
6.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游泳
B. 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D. 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7. 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 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 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 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 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8.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 鱼类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 软体动物大多在外套膜外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9. 以下关于动物的呼吸描述正确的是( )
A. 蚯蚓用气管呼吸 B. 蝗虫用气门呼吸
C. 家鸽用气囊呼吸 D. 鱼用鳃呼吸
10. 下列四种动物中,具有"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特征的是( )
A. 章鱼 B. 鲸鱼 C. 鱿鱼 D. 鲫鱼
11. 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 )
A. 家鸽—肺和气囊 B. 鲫鱼—鳃
C. 蚯蚓—体壁 D. 家兔—肺
12.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表示肺呼吸 B. 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 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 可以表示有脊柱
13.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B. 鲫鱼体表具有黏液,利于感知水流变化
C. 心房与心室之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14.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气囊辅助呼吸,适应飞行生活
C. 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适应寄生生活
D. 河蚌体表有角质层,适应两栖生活
15.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都属于鱼类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 蜘蛛结网和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都是学习行为
D. 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16. 下列对刀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刀鱼属于无脊椎动物
B. 刀鱼用鳃呼吸
C. 刀鱼用鳍游泳
D. 刀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17. "四大家鱼"可以混合放养。下列关于混合放养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提高鱼的产量 B.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C. 充分利用天然饵料 D. 它们的食物相同,容易喂养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取两条大小相似、同样健壮的鲫鱼,一条不做任何处理,另一条用橡皮筋将图中的①、②、③束起来,再用木板夹住④部位并用绳子捆绑,两条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鱼鳍与运动的关系 B. 鱼的侧线与运动的关系
C. 鱼的体形与呼吸的关系 D. 鱼鳞与呼吸的关系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特征的是( )
A. 呼吸器官是鳃
B. 具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C. 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D. 具有不恒定的体温
19. 下列哪项不是渔业法所规定的条文 ( )
A. 禁渔期不得捕捞 B. 不得使用禁用渔具
C. 不准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 D. 只养殖不捕捞
20. 欣欣同学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后,对以下四种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进行了搭配,你认为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A. 蚯蚓——气管 B. 乌龟——肺
C. 鱼——肺和气囊 D. 青蛙——肺和皮肤
21. 生物名称真难认,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可能是鱼。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下列动物中哪一种是鱼 ( )
A. 鲸鱼 B. 海马 C. 鲍鱼 D. 海豹
22. 鲫鱼能准确地感知水流和避开暗礁,这与哪个器官密切相关( )
A. 眼睛 B. 鼻孔 C. 鳍 D. 侧线
23. 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
B. 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
C. 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D. 鱼生活在水中,主要依靠鳍的划动产生动力来游泳
24. 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而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 )。
A. 海豚 B. 海狮 C. 海马 D. 海豹
25.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鸟类的气囊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B. 植物的根毛增加成熟区的吸收面积
C. 人体的肺泡数量多,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D. 鱼鳃中的毛细血管壁薄,便于物质交换
二、填空题
26. 观察鲫鱼的外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身体呈____型,其意义是____。对控制鱼体前进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
(2)鲫鱼在水中通过____和____的摆动以及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②],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____,流出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
27. 下图是一种常见的金鱼。金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的身体呈____,有利于减小在游泳时水对它的____。
(2)体表覆盖着____,有____皮肤的作用。皮肤能分泌____,有利于____。
(3)金鱼用____呼吸,金鱼的____有协助____和维持身体____的作用。
(4)金鱼的运动主要靠____和____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28. 下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身体呈____,其意义是____。
(2)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其中[①]背鳍、[____]____和[____]____等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____]____能掌握鱼体运动的方向。
(3)鲫鱼在前进时需要的动力来自____和____的摆动。
29. 图是主要栖息在淡水中的各种鱼类,请填写各种鱼的名称和它们的食性。在内填写序号,横线上填写鱼的名称:
在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中,栖息在水域底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下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上层的是[____]____,食____;栖息在水域中上层的是[____],食。根据图中鱼和的不同,把它们放养在一个池子里,叫做放养。
三、实验题
30. 在生物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问题——假设——检验——结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称为"假设——检验"认知模式。如下图:
(1)"探究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若对鱼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影响,则说明尾鳍在鱼游泳中具有____和____的作用。
(2)"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时应用的原理是____。
(3)"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假设是____,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