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昆虫
一、单选题
1. 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 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答案】B
【解析】
A.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由细胞钩虫,中胶层无细胞结构,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物种有水螅、水母等,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约有多万种,是动物界的第一大门,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如虾、蟹等,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钩虫属于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如鲫鱼,草鱼,但鱿鱼、墨鱼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丁是变温动物
B. 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 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答案】C
【解析】
A.图示甲为鱼类和图示丁乌龟为爬行动物,二者都是变温动物,A正确;
B.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丙家鸽属于鸟类,其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C错误;
D.将甲鱼类、丙鸟类、丁爬行类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D正确。
故选:C
3.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B. 都有触角
C. 都有外骨骼 D. 运动器官都是分节的
【答案】A
【解析】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4. 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能力强
C.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水中用鳃呼吸,陆上用肺呼吸
D. 家鸽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答案】C
【解析】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正确;
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生有三对足、两对翅,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
D.家鸽属于鸟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正。
故选:C。
5. 下列动物类群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B. 扁形动物—体壁有两个胚层
C. 软体动物—身体有外套膜 D. 节肢动物—身体里有脊柱
【答案】C
【解析】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B错误;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正确;
D.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身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无脊椎,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 蜈蚣、蝗虫—节肢动物 B. 涡虫、绦虫—扁形动物
C. 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 大鲵、扬子鳄—两栖动物
【答案】D
【解析】
A.蜈蚣、蝗虫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属于节肢动物,正确;
B.涡虫、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属于扁形动物,正确;
C.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正确;
D.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错误。
故选:D.
7.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 鱼类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 软体动物大多在外套膜外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A.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A正确。
B.鱼用鳃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昆虫的头部有一对口器可以摄取食物,通过腹部的气门进行呼吸,呼吸器官是气管,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D正确。
故选:C.
8. 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 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 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A.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A正确;
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陆地生活,C正确;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D正确。
故选:B.
9. 冷水江波月洞5月初举办了百花节,多种多样的鲜花引来的许多蜜蜂、蝴蝶.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蜜蜂、蝴蝶都属于昆虫 B. 蜜蜂、蝴蝶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C. 蜜蜂、蝴蝶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D. 蜜蜂、蝴蝶都以花瓣为食
【答案】D
【解析】
蜜蜂、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都为昆虫,A正确。
B.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蜜蜂、蝴蝶等,B正确。
C.D蜜蜂、蝴蝶属于昆虫.它在采集花粉、花蜜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在另一朵花采集时,身上的花粉就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帮助植物完成传粉,并以蜜为食C正确;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蚕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
B. 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 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A.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因此沙蚕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正确;
B.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而不是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错误;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正确;
D.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与陆地生活相适应,正确。
故选:B
11. 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 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D. 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答案】C
【解析】
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B正确;
C.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在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C错误;
D.兔的生殖方式和人类的相似,为胎生、哺乳,同属于哺乳动物,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实例中,表述不科学的是( )
A. 植物的根生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鸟类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相关内容.植物的根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鸟类前肢变成翼,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长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均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四肢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但动脉内没有相应的瓣膜;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能对内部的柔软器官起保护作用,同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13.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恒温动物的心脏有四个腔
C. 过着寄生生活的动物体表都有角质层
D.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答案】C
【解析】
大多数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都营寄生生活.线形动物的体表有角质层,但扁形动物的体表没有角质层,故C符合题意。
14. 下列关于外骨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在身体外面 B. 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C. 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答案】B
15. 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C.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D. 没有触角,不属于昆虫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蝗虫的认识.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骨骼有肌肉附着作为动力来牵动翅膀飞行。
16. 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一般具有两对翅等.蚂蚁具有昆虫的特征,因此,它属于昆虫。
17. 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居于各类动物之首,它们能够成功生存是因为( )
A. 节肢动物能够保持稳定的体温,所以可以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B. 节肢动物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幼虫变为成虫,因此增加存活的机会
C. 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极为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D. 节肢动物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答案】C
【解析】
节肢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冬季很不活跃.节肢动物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幼虫变为成虫,如蝗虫的发育需要经过次蜕皮才能发育为成虫.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极为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如蝗虫有外骨骼,有足和翅,可爬行、跳跃及飞行,适于陆地生活;虾有头胸甲,用鳃呼吸,有游泳足,适于水中生活。
18. 下列关于昆虫的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昆虫的翅呈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B. 昆虫的翅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C. 翅对昆虫的避敌、觅食和寻找栖息地等有重要作用
D. 昆虫的翅在扇动的过程中需要的动力来自于腹部肌肉的收缩
【答案】D
【解析】
昆虫的翅在扇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提供动力,此动力主要来自于胸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不是腹部的肌肉。
19. 下列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骨骼的动物才有蜕皮现象
B. 青蛙抱对后,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
C. 临朐桑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海豚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胎生
【答案】A
【解析】
除了具有坚硬外骨骼的动物具有蜕皮这一现象外,有些动物如蛇等,外骨骼不坚硬,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也具有蜕皮现象。
20. 蝗虫的下列特征中,不属于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是( )
A. 蝗虫依靠气管完成呼吸
B.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蝗虫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在陆地上生活的范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蝗虫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空中飞行,主要是因为蝗虫的运动器官发达,其运动器官主要集中在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运动能力强。蝗虫生活在干旱的陆地环境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呼吸器官是气管。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蝗虫在陆地上生活.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此特征不能说明蝗虫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21.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只蝗虫,分别放进两支盛满水的试管中,将甲蝗虫的头浸入水中,露出胸、腹部;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只露出头部,一段时间后,乙蝗虫死亡,原因是( )
A. 甲蝗虫发生基因突变以适应水中生活
B.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进出的门户—气门
C.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交换的器官—气管
D.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进出的门户—气管
【答案】B
22. 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虫属于环节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B. 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C. 昆虫身体分节,有对足,对翅
D. 昆虫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人们应当研制有效的杀虫剂来消灭它们
【答案】B
二、填空题
23. 如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A体内有____。
(2)B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的特点是:体表有坚硬的____,足和触角分节。
(3)C与D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D没有____。
(4)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图____。有些这类生物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5)同学们喜欢吃的腐乳是利用毛霉的发酵作用制成的,毛霉与C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____生殖。
(6)F能净化污水,据统计,每个F个体一天大约能吞食个细菌,F吞食细菌的结构是[]____。
(7)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填字母),它们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图____所代表生物的细胞中。
【答案】
(1)脊柱
(2)外骨骼
(3)成形的细胞核
(4)D
(5)孢子
(6)口沟
(7)E D
【解析】
(1)图中A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B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鱼体内有由椎骨构成的脊柱。(2)节肢动物的特点是: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3)(4)C是曲霉,属于真核生物;而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5)毛霉与曲霉都是霉菌,用孢子繁殖后代。(6)F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口沟;口沟内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7)病毒感染寄主具有专一性,绿脓杆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图D所代表生物(细菌)的细胞中;图中E所代表的生物是噬菌体。
24. 下面图甲、乙分别表示蝗虫示意图和鱼的骨骼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蝗虫身体分为[一]头部、[二]胸部和[三]____三部分.胸部生有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
(2)图甲中,蝗虫体表有____,其作用是既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图乙中,鱼的骨骼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称为脊椎动物。
(4)"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娃娃鱼"等名词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类的是____。
【答案】
(1)腹部 后足
(2)外骨骼 水分蒸发
(3)脊柱
(4)带鱼、鲨鱼
【解析】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图甲中三是腹部.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三对足分别是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2)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其作用是既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能适应陆地干旱环境。(3)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鱼类称为脊椎动物。(4)带鱼是鱼类,墨鱼是软体动物,甲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鲨鱼是鱼类,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25. 蝗虫和家鸽都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它们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蝗虫腹部具有气门,相当于家鸽的鼻孔。空气通过气门和____被输送到组织中,最终为每个____供给氧气。而家鸽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____系统参与运输才能完成这项生命活动。
(2)蝗虫和家鸽获得的氧气参与完成____作用,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
(3)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____,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____,适应陆地相对干旱的环境;家鸽的皮肤表面覆盖羽毛,可以____,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
(4)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不仅可以辅助呼吸,还能____身体比重,这些特征都与____相适应。
【答案】
(1)气管 组织细胞 血液循环
(2)呼吸 能量
(3)外骨骼 防止水分蒸发 保温
(4)减小 飞行生活
【解析】
(1)蝗虫和家鸽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蝗虫腹部具有气门,相当于家鸽的鼻孔。空气通过蝗虫的气门和气管被输送到组织中,最终为每个组织细胞供给氧气。而家鸽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参与运输才能完成这项生命活动。(2)蝗虫和家鸽获得的氧气参与完成呼吸作用,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3)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家鸽的皮肤表面覆盖羽毛,可以保温,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4)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不仅可以辅助呼吸,还能减小身体比重,这些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26. 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____、[二]胸部、[三]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秋天则是黄褐色的,这有利于蝗虫的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
(3)蝗虫身体[一]部分集中了其____器官和摄食器官。[二]部分集中了其运动器官,[三]部分集中容纳了内脏器官。蝗虫的体表有____,用于呼吸。
(4)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防止____和____体内柔软的器官,但同时也限制蝗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生长过程中会定期____。
(5)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
【答案】
(1)头部 腹部
(2)适应
(3)感觉 气门
(4)体内水分蒸发 保护 蜕皮
(5)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等
【解析】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动物的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蝗虫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腹部是蝗虫的生殖中心。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4)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5)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等。
27. 某同学发现了三只外形相似的昆虫,通过比较形态结构等特征查到种名,并绘制如下分类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
(1)观察发现,三者均身体分节、体表具有坚韧的____;停息时状态如图,[____]的翅平展,另外二者翅收拢。
(2)黄足蚁蛉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变态发育方式称为____。
(3)根据分类图可知,与红蜻亲缘关系较近的是[____],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____。
【答案】
(1)外骨骼 ②
(2)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
① 属
1第二节昆虫
一、单选题
1. 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 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2.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丁是变温动物
B. 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 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3.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B. 都有触角
C. 都有外骨骼 D. 运动器官都是分节的
4. 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能力强
C.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水中用鳃呼吸,陆上用肺呼吸
D. 家鸽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5. 下列动物类群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B. 扁形动物—体壁有两个胚层
C. 软体动物—身体有外套膜 D. 节肢动物—身体里有脊柱
6.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 蜈蚣、蝗虫—节肢动物 B. 涡虫、绦虫—扁形动物
C. 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 大鲵、扬子鳄—两栖动物
7.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 鱼类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 软体动物大多在外套膜外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8. 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 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 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9. 冷水江波月洞5月初举办了百花节,多种多样的鲜花引来的许多蜜蜂、蝴蝶.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蜜蜂、蝴蝶都属于昆虫 B. 蜜蜂、蝴蝶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C. 蜜蜂、蝴蝶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D. 蜜蜂、蝴蝶都以花瓣为食
10.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蚕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
B. 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 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11. 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 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D. 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12. 下列"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实例中,表述不科学的是( )
A. 植物的根生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鸟类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13.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恒温动物的心脏有四个腔
C. 过着寄生生活的动物体表都有角质层
D.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14. 下列关于外骨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在身体外面 B. 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C. 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15. 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C.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D. 没有触角,不属于昆虫
16. 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17. 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居于各类动物之首,它们能够成功生存是因为( )
A. 节肢动物能够保持稳定的体温,所以可以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B. 节肢动物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幼虫变为成虫,因此增加存活的机会
C. 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极为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D. 节肢动物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18. 下列关于昆虫的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昆虫的翅呈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B. 昆虫的翅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C. 翅对昆虫的避敌、觅食和寻找栖息地等有重要作用
D. 昆虫的翅在扇动的过程中需要的动力来自于腹部肌肉的收缩
19. 下列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骨骼的动物才有蜕皮现象
B. 青蛙抱对后,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
C. 临朐桑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海豚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胎生
20. 蝗虫的下列特征中,不属于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是( )
A. 蝗虫依靠气管完成呼吸
B.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蝗虫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在陆地上生活的范围
21.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只蝗虫,分别放进两支盛满水的试管中,将甲蝗虫的头浸入水中,露出胸、腹部;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只露出头部,一段时间后,乙蝗虫死亡,原因是( )
A. 甲蝗虫发生基因突变以适应水中生活
B.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进出的门户—气门
C.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交换的器官—气管
D. 蝗虫胸、腹部有气体进出的门户—气管
22. 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虫属于环节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B. 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C. 昆虫身体分节,有对足,对翅
D. 昆虫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人们应当研制有效的杀虫剂来消灭它们
二、填空题
23. 如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A体内有____。
(2)B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的特点是:体表有坚硬的____,足和触角分节。
(3)C与D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D没有____。
(4)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图____。有些这类生物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5)同学们喜欢吃的腐乳是利用毛霉的发酵作用制成的,毛霉与C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____生殖。
(6)F能净化污水,据统计,每个F个体一天大约能吞食个细菌,F吞食细菌的结构是[]____。
(7)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填字母),它们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图____所代表生物的细胞中。
24. 下面图甲、乙分别表示蝗虫示意图和鱼的骨骼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蝗虫身体分为[一]头部、[二]胸部和[三]____三部分.胸部生有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
(2)图甲中,蝗虫体表有____,其作用是既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图乙中,鱼的骨骼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称为脊椎动物。
(4)"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娃娃鱼"等名词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类的是____。
25. 蝗虫和家鸽都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它们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蝗虫腹部具有气门,相当于家鸽的鼻孔。空气通过气门和____被输送到组织中,最终为每个____供给氧气。而家鸽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____系统参与运输才能完成这项生命活动。
(2)蝗虫和家鸽获得的氧气参与完成____作用,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
(3)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____,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____,适应陆地相对干旱的环境;家鸽的皮肤表面覆盖羽毛,可以____,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
(4)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不仅可以辅助呼吸,还能____身体比重,这些特征都与____相适应。
26. 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____、[二]胸部、[三]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秋天则是黄褐色的,这有利于蝗虫的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
(3)蝗虫身体[一]部分集中了其____器官和摄食器官。[二]部分集中了其运动器官,[三]部分集中容纳了内脏器官。蝗虫的体表有____,用于呼吸。
(4)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防止____和____体内柔软的器官,但同时也限制蝗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生长过程中会定期____。
(5)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
27. 某同学发现了三只外形相似的昆虫,通过比较形态结构等特征查到种名,并绘制如下分类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
(1)观察发现,三者均身体分节、体表具有坚韧的____;停息时状态如图,[____]的翅平展,另外二者翅收拢。
(2)黄足蚁蛉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变态发育方式称为____。
(3)根据分类图可知,与红蜻亲缘关系较近的是[____],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