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
A.四位数 B.三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D.两位数
2.18×50=( )
A.9 B.90 C.900 D.800
3.45×2□,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A.1、2 B.1、2、3 C.0、1、2 D.0、1、2、3
4.25×125×78×36×0=( )
A.32658 B.45237 C.0 D.123689
5.下面( )的积比780大,比920小.
A.39×23 B.29×18 C.41×32 D.25×40
6.李老师买了19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22元到2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可能在( )元之间。
A.200~400 B.300~400 C.400~600 D.600~800
二、填空题
7.62×39的积是( )位数;21×46的积是( )位数。
8.36个48的和是( )。
9.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 )个字。
10.估算37×33时,可以把37看作( ),33看作( ),大约是( )。
11.诚信粮店今天卖出黄豆75千克,卖出的大米的质量是黄豆的14倍,粮店今天卖出大米( )千克。
12.每套书有22本,王老师买了13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13.妈妈买了2箱奶粉,每箱6桶,每桶85元。一共买了( )桶奶粉,一共花了( )元。
14.每套校服定价82元,三年级的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4000元( )。(在空里填“够”或“不够”)
三、判断题
15.两个数相乘,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就没有0。( )
16.在25×34中,如果25增加5,则积也增加5。( )
17.□2×□4积的个位上一定是8。( )
18.30×24与60×4×6的结果相同。( )
19.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 )
四、计算题
20.用竖式计算。带※的题验算。
63×25= ※81×14=
30×68= ※26×92=
21.计算下面各题。
420÷7×15 (712-337)÷5 24×17÷4
22.236减去11个12的差是多少?
五、解答题
23.张爷爷家有35棵桃树,平均每棵桃树结桃子60千克,每千克桃子卖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4.6箱牛奶一共192瓶,东风学校食堂买了这样的牛奶14箱。该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个班有37人。
①平均每箱牛奶多少瓶?
②每人一瓶牛奶够吗?
25.《世界名人故事》每本24元,《新英语》每本32元,《百科全书》每本18元。王老师带了400元钱,买了21本同样的书,他买的是哪种书呢?
26.李叔叔种了93棵桃树,平均每棵可以采摘41千克桃,王老板要采购3500千克桃子,李叔叔种的桃够王老板采购吗?
2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蜜375千克。照这样计算,3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28.四年级715名同学去参观科技馆。一辆大客车能载客58人,13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同学吗?
参考答案:
1.C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因此分别计算出10与10,99与99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10×10=100,此时积是三位数;
99×99=9801,此时积是四位数;
因此一个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应分别计算出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最小积与最大积再选择。
2.C
【分析】先口算出18×5的得数,计算时注意进位情况,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是原算式的得数.
【详解】18×5=90,所以18×50=900
故答案为C
3.C
【分析】□里的数从0开始填,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依次求出各个算式的乘积。可知当填到3时,积是四位数,所以□里可以填0、1、2。
【详解】45×20=900,45×21=945,45×22=990,45×23=1035。
则45×2□,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0、1、2。
故答案为:C。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0在乘法运算中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由此解答.
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25×125×78×36×0=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5.A
【详解】A、39×23=897,780<897<920;
B、29×18=522,780>522;
C、41×32=1312,920<1312;
D、25×40=1000,920<1000;
所以,39×23的积比780大,比920小.
故选:A.
6.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书的价格是22元、29元时,19本书是多少钱,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22×19=418(元)
29×19=551(元)
400<418<551<600
所以,这些书的总价可能在400~600元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四 三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算式62×39和21×46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62×39=2418
21×46=966
所以62×39的积是四位数;21×46的积是三位数。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8.1728
【分析】计算36个48的和,用乘法计算。
【详解】48×36=1728,即36个48的和是1728。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600
【分析】根据题意,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用乘法计算出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计算时可将31近似看成30,18近似看成20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600)个字。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解答的关键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再结合题意计算。
10. 40 30 1200
【分析】估算37×33时,37接近整十数40,33接近整十数30,则把37看作40,33看作30,再相乘求积。
【详解】37×33≈40×30=1200
估算37×33时,可以把37看作40,33看作30,大约是1200。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乘数的近似数。
11.1050
【分析】用卖出黄豆的质量乘14,求出卖出大米的质量。
【详解】75×14=1050(千克)
则粮店今天卖出大米1050千克。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2.3;3
10;10
【分析】用每套书的本数乘套数,可以求出购买本数。计算22×13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3乘第一个因数22,表示3个一乘22,得到66个一。表示3套书有66本。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22,表示1个十乘22,得到22个十。表示10套书有220本。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关键明确箭头所指的数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13. 12 1020
【分析】每箱6桶,买了2箱,求一共买了几桶,就是求2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每桶85元,用85乘买的桶数,就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详解】2×6=12(桶);12×85=1020(元)
妈妈买了2箱奶粉,每箱6桶,每桶85元。一共买了(12)桶奶粉,一共花了(102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灵活应用,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4.不够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需要的总钱数,再和4000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82×51=4182(元)
4182>4000
所以三年级的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4000元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5.×
【分析】根据两数相乘,积的末尾有0的3种情况:一是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末尾有0;三是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据此解答。
【详解】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得末尾可能有0,如:15×2=3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数相乘积末尾有0的3种情况的灵活掌握。
16.×
【分析】25增加5是30,分别计算出30×34、25×34的积,再作差即可得出增加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25×34=850
(25+5)×34
=30×34
=1020
1020-850=170
所以如果25增加5,则积增加170,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增加5后的积减去原来的积就是增加的值,据此判断原题是否正确。
17.√
【分析】用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相乘,得到乘积的个位数就是□2×□4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
【详解】2×4=8,所以□2×□4的积的个位上一定是8。
故答案为:√
【点睛】两个整数相乘,两个因数个位上数字相乘的积的个位数就是两因数积的个位数字。
18.×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乘积,再进行解答。
【详解】30×24=720
60×4×6=1440
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最大两位数是99,最小两位数是10,然后把它们相乘即可判断。
【详解】99×10=990,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最大两位数和最小两位数是多少,再作进一步解答。
20.1575;1134
2040;239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验算乘法时,可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验算乘法。
【详解】63×25=1575 ※81×14=1134
验算:
30×68=2040 ※26×92=2392
验算:
21.900;75;102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详解】420÷7×15
=60×15
=900
(712-337)÷5
=375÷5
=75
24×17÷4
=408÷4
=102
22.104
【分析】计算11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此题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236-12×11
=236-132
=104
23.4200元
【分析】先用35棵桃树乘每棵桃树结的桃子60千克,算出桃子的总量,再乘每千克桃子的价钱2元,即可求解出总价。
【详解】35×60×2
=2100×2
=4200(元)
答:一共卖了420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实际运用,关键是掌握总价=单价×数量。
24.①32瓶;②够了
【分析】(1)用牛奶总瓶数除以牛奶箱数,求出平均每箱牛奶瓶数。
(2)用每个年级班级数乘年级数,求出班级总数,再乘平均每个班人数,求出同学总人数。用购买牛奶箱数乘平均每箱牛奶瓶数,求出牛奶总瓶数,再与同学总人数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①192÷6=32(瓶)
答:平均每箱牛奶32瓶。
②14×32=448(瓶)
6×2×37
=12×37
=444(人)
448>444
答:每人一瓶牛奶够了。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先理清量与量之间的观察,根据要求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答。
25.《百科全书》
【分析】分别用每本书的价钱乘购买本数,求出花费的钱数,再看哪种书花费的钱数小于等于400元。
【详解】24×21=504(元)
32×21=672(元)
18×21=378(元)
672>504>400>378
答:他买的是《百科全书》。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6.够
【分析】根据题意,用93乘41先算出李叔叔种的桃树的总重量,再和王老板要采购的3500千克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93×41=3813(千克)
3813>3500,所以够王老板采购。
答:李叔叔种的桃够王老板采购。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运用。
27.2700千克
【分析】用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蜜的重量除以5,求出平均每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蜜的重量,再乘36,求出3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蜜的重量。
【详解】375÷5×36
=75×36
=2700(千克)
答:3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2700千克蜂蜜。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28.能
【分析】用一辆大客车的载客量乘大客车数量,求出可载客总数量,再与同学总人数比较大小。
【详解】58×13=754(名)
754>715
答:13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同学。
【点睛】熟练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可载客总数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