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09: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的质量比为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B.除去O2中混有的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水,将NO2溶解
C.NO2与溴蒸气的鉴别可用NaOH溶液,溶于NaOH溶液得无色溶液的是NO2,得橙色溶液的为溴蒸气
D.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3.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酸性氧化物
B.NO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C.NO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D.NO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的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5.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6.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7.将a mL NO、b mL NO2、x mL O2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口倒插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用a、b表示的x的代数式是 (  )
A.(a+b)/2 B.(2a+b)/3
C.(3a+b)/4 D.(4a+b)/5
8.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
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9.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0.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O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11.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NO与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植树造林 b.开发氢能源 c.使用电动车 d.控制汽车进城 e.使用无铅汽油
12.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
(1)在A、B、C三支试管中的原气体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三只烧杯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通入氧气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在B水槽中装有500 mL水,容积为a mL的试管A充满了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试管A倒插入B水槽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余下气体的体积为0.5a mL。
(1)将A倒插入B槽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通过导气管C向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 mL)。
14.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的质量比为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答案】C
【解析】N2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但在高温下N2与O2产生的NO易被氧化为NO2,故汽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N2与金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B.除去O2中混有的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水,将NO2溶解
C.NO2与溴蒸气的鉴别可用NaOH溶液,溶于NaOH溶液得无色溶液的是NO2,得橙色溶液的为溴蒸气
D.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D
【解析】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除去O2中混有的NO2,将混合气体通过水,NO2溶解的同时又生成新的杂质NO且NO又能与O2反应,故B项错误;NO2、溴蒸气分别与NaOH溶液作用均得无色溶液,所以NaOH溶液无法将NO2与溴蒸气区别开,C项错误。
3.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酸性氧化物
B.NO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C.NO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D.NO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C
【解析】A中,NO是不成盐氧化物,它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B中,NO可由N2和O2在雷雨天气获得;C中,由于2NO+O2===2NO2,3NO2+H2O===2HNO3+NO,故NO是大气污染物,能形成酸雨;D中,因NO易与O2反应,且密度和空气接近,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4.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的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D
【解析】CO、NOx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O+NOxCO2+N2(未配平),也可能是CO与O2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CO2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5.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答案】B
【解析】NO和N2O反应不可能生成NO2,因为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6.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答案】B
【解析】NO是一种极易被空气中O2氧化的气体,产物是红棕色气体NO2。
7.将a mL NO、b mL NO2、x mL O2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口倒插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用a、b表示的x的代数式是 (  )
A.(a+b)/2 B.(2a+b)/3
C.(3a+b)/4 D.(4a+b)/5
【答案】C
【解析】氮的氧化物与O2和H2O反应生成HNO3时,只要满足氮的氧化物中的N与氮的氧化物中的O和O2中O之和的物质的量比为2∶5即可全部转化,没有气体剩余。即:=,解得x=。
8.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
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根据4NO+3O2+2H2O===4HNO3可得,剩余气体应为NO,体积为 mL,试管内液面上升。
9.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C
【解析】设烧瓶的体积为V L,由4NO2+O2+2H2O===4HNO3又O2和NO2的体积比为1∶4,知NO2的体积为V L,所以最终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溶液的体积为V L,NO2的物质的量为V L÷22.4 L·mol-1=V mol,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 mol÷V L= mol·L-1。
10.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O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答案】D
【解析】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2V,则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V;当倒置于水槽中时:①中有反应:3NO2+H2O===2HNO3+NO,则剩余气体的体积V1=V;②中有反应:4NO2+O2+2H2O===4HNO3,则剩余O2的体积V2=V;③中气体与水不反应,故试管中气体体积V3=2V。综上所述,V3>V1>V2。
11.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NO与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植树造林 b.开发氢能源 c.使用电动车 d.控制汽车进城 e.使用无铅汽油
【答案】(1)2CO+2NON2+2CO2
(2)反应除生成了N2外,还生成了增加空气酸度的CO2和SO3 (3)bc
【解析】 汽车尾部排出的废气中主要含CO、NOx及碳氢化合物。CO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NOx是汽油爆裂时,由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而成。碳氢化合物中含有烃类,有的是汽油原有成分,有的是氧化产物。大城市中汽车多,大气中NO含量较高,这是因为汽车引擎在工作时产生高温使之发生如下反应:N2+O22NO,矿物油中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SO2,治理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用铂、钯合金做的催化转化器,使NO与CO反应生成N2和CO2,SO2被催化氧化为SO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方法中,植树造林这一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植树造林能控制CO2量的增加,但对消除汽车尾气中的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没有直接的效果,选bc。
12.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
(1)在A、B、C三支试管中的原气体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三只烧杯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通入氧气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O2 SO2 CO2 3NO2+H2O===2HNO3+NO 溶液均显红色,A中红色较明显
(2)①Cl2+SO2+2H2O===4H++2Cl-+SO
② mol·L-1
(3)溶液呈浅红色 溶液红色加深 2SO2+O2+2H2O===2H2SO4
【解析】 (1)SO2易溶于水,CO2微溶于水,溶解的SO2、CO2部分与水反应分别生成H2SO3和H2CO3。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进入试管的溶液体积为试管容积的=,A试管中原气体是NO2,B试管中是SO2,C试管中是CO2,试管中的溶液向烧杯中扩散,溶液均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NO2和O2,SO2和Cl2按一定比例可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4NO2+O2+2H2O===4HNO3,SO2+Cl2+2H2O===2HCl+H2SO4,而SO2溶于水只有部分SO2与水反应SO2+H2O??H2SO3,很少量的H2SO3消耗很少量的O2,2H2SO3+O2===2H2SO4。
设充满NO2的集气瓶容积为V L,n(NO2)== mol,倒置于水槽中通入O2形成 mol HNO3,溶液体积也为V L,故集气瓶中HNO3浓度为c(HNO3)== mol·L-1。
(3)H2SO3是中强酸,且浓度很小时酸性很弱,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浅红色,通入氧气后,H2SO3被氧化为H2SO4,酸性增强,石蕊试液所显红色变深。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13.如图所示:在B水槽中装有500 mL水,容积为a mL的试管A充满了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试管A倒插入B水槽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余下气体的体积为0.5a mL。
(1)将A倒插入B槽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通过导气管C向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 mL)。
【答案】 (1)3NO2+H2O===2HNO3+NO 1∶2 3∶1
(2)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后,试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
(3)
【解析】 (1)试管A倒插入B水槽水中后,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质量比为1∶2。根据题意有n(NO2)+n(NO)=[n(NO2)+n(NO)],n(NO2)∶n(NO)=3∶1。(2)试管A中剩余0.5a mL气体为NO,通入氧气后,发生反应
2NO+O2===2NO2,4NO2+O2+2H2O===4HNO3,可写为4NO+3O2+2H2O===4HNO3,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至全充满,继续通入氧气后,试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满无色气体(O2)。(3)试管中充满气体时,根据氮原子守恒,n(HNO3)=n(气体)=×
10-3 mol,c(HNO3)== mol·L-1。
14.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
【答案】 若剩余的气体是NO,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9.2 mL和0.8 mL;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 mL和3.6 mL。
【解析】 剩余2 mL气体可能是NO或O2,分两种情况讨论:
(1)剩余的是NO,可以看成先发生了反应:4NO2+O2+2H2O===4HNO3剩余的NO2又与水作用,最终有2 mL NO 产生。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剩余的NO2体积为2 mL×3=6 mL。则原有O2体积为(10 mL-6 mL)×=0.8 mL,NO2体积为10 mL-0.8 mL=9.2 mL。
(2)剩余的是O2,则有10 mL-2 mL=8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按反应4NO2+O2+2H2O===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6.4 mL,O2体积为10 mL-6.4 mL=3.6 mL。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