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四部分 作文升格指导
第一节:一枝红杏出墙来
——中考作文之审题立意技巧
【主题解说】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所谓审题,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具体说来,作文的审题要求考生对作文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的审读,准确的理解,不偏不倚地按要求作文。审题的关键是立意。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作者见解的体现,是文章的灵魂。在历年来的中考作文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21教育网
【名师支招】
那么,临场作文,如何深刻立意呢?以下几种方法谨供借鉴。
二、由表及里,开掘意蕴。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要深远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这需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写文章,由现象触及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挖掘到深刻的本质,依赖于作者犀利的眼光,敏锐的思维。21·cn·jy·com
片段二: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游泳池游泳。当时我已经在游泳班学了一段时间,可如果让我一个人游的话,我却不怎么敢游了,所以我一步不落地紧跟着爸爸。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严肃地说:“爸爸不保护你了,你自己从这头游到那头。”我刚想向爸爸“讨价还价”,爸爸大声地对我说:“妞妞,快点儿游!”我不情愿地游了起来,可没游多远就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抓池边的栏杆。没想到爸爸马上野蛮地扒开我的手,还像狮子般地吼:“中途不许靠岸!”我委屈地大哭了起来。游泳池里很多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我,可是我惊天动地的哭喊声并没有打动爸爸。万般无奈下,我颤颤巍巍地独自游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二十米。
虽然老爸很“野蛮”,但是我知道:他很爱我,我正在他“野蛮”的爱中变得坚强、成熟!
——选自《我的“野蛮”老爸》
点拨:文段中的爸爸是“野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他不但大声地对“我”说话,并且“野蛮地扒开我的手,还像狮子般地吼”,但可贵的是,小作者从“野蛮”表象中,挖掘出深沉的父爱,体会到父亲用心的良苦,使得立意深刻。2-1-c-n-j-y
三、精选角度,突破定势。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个作文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立意不会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拟出多种立意方案后,要摒弃芜杂,多中选优,不拘于一孔之见,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来立意。如2008年常州中考作文题是“你在我心里”,一位考生作文如下。
片段二: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
那是你吗?语文。美丽、华贵、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柔……我无法用任何词藻来修饰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辛弃疾的双眼迷离了剑光,文天祥的激情回荡了整个零丁……因为你在我心里,语文,我读懂了抱负、执著、爱国!邀明月之满怀,举酒觥之高远,我徜徉在你的诗词之中,看落红化为春泥,叹国破山河,赞东篱之采菊,唱绝顶之豪情。在初中的怀抱里,我感悟你、体验你。
只因你在我心里,你把心灵之音化为翩翩翅膀,带我飞翔。
——选自《你在我心里》
点拨:大多数的考生会把题目中的“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为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而这位考生却打破定势,精选立意角度,把“语文”拟人化,采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抒情,给人眼睛一亮之感,文章自然脱颖而出。www-2-1-cnjy-com
四、反弹琵琶,独辟蹊径。
有些事物,若从正面着笔,则会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而从反面立意,逆向切入,却能让主题独到,新人耳目。【来源:21cnj*y.co*m】
片段三:奶奶已62岁,每天还在忙里忙外。但我却讨厌奶奶。
有一次,奶奶对我说:“云儿,你好久没有对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学校的新鲜事儿了,你陪奶奶说一会话好吗?”我不情愿,也不耐烦地找借口说:“我还有功课没做呢。学校又不是天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奶奶听后,眼里流露出一种失望与茫然的神情,轻轻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三步当两步走开了,心想今天终于可以不用听奶奶的唠叨了。我走到窗台开始写作业,看见邻居李奶奶正抱着宝贝孙女,手累了都不肯放她下来走走。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对我也是这般的疼爱啊!我突然明白了:奶奶在我写作业时唠叨,是让我把字写工整;在我吃饭时唠叨,是让我多吃一点免得饿着;在我睡觉时唠叨,是提醒我晚上不要踢被子着凉……而我却把奶奶对我的关心当成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唉!我真不懂事啊。【版权所有:21教育】
——选自《讨厌的奶奶》
点拨:选段以讨厌奶 ( http: / / www.21cnjy.com )奶开篇,以责怪自己不懂事结尾,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读到此,我们方才明白,所谓“讨厌奶奶”乃是作者正话反说,别有深情。
当然,反弹琵琶,必须做到进退有度,言之有理,不能犯原则性错误。
五、联系时代,折射现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事而作”,好的文章往往紧扣现实立意,要么针对某类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么突出时事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文章,因折射了社会热点,洋溢着时代气息,而显得深刻新颖,让人爱读。
片段四:2008年5月12日,随同着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阵地动山摇,我们的泪眼朝投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四川汶川。在那一瞬间,多少人家毁人亡,多少人在废墟中与失望在进行最后的抗争……
汶川告急,四川告急,中国告急!我们的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我们的温总理,两个小时后就赶到了地震现场,他说:“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必定能够度过难关,克服这场重大自然灾祸。”“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灾难无情,方见人间真爱。温总理用他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因为有了这样博大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
——选自《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点拨:汶川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文段以此为题材,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灾区人们的关爱,赞颂了人们不向自然屈服的精神,别有特色。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立意要以生活为本,以占有的材料为基础,所以平时只有对生活多思考,多分析,才能写出主题深刻的文章。
【作文升格】
◆文题设计
请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话题,写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病文展示
智斗小老板
一考生
那是一个星期天,正好是我的16岁生日。下午,我去买陶瓷玩具。街上琳琅满目,在向阳路的一个地摊上,我很快搜索到一对小娃娃,挺靓的。
“老板,这对小娃娃多少钱?”
老板马上笑脸相迎:“不还价,25元。”
我说:“老板啊,你真当我是孩子好欺负,开口就要这样的价?”
“好,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便宜点,二十块钱好了,我只赚两块钱。”老板说的十分诚恳。
“老板,你看这对瓷奔马身上的色彩,有点褪色了,而且似乎不是一对的。”我努力寻找降价的理由。
“好吧,18元,照进价卖给你,算是为人民服务。”老板显得很爽气。
“老板,我今天带的钱不多,能不能再少点?”我慢慢跟他周旋。
“小丫头,亏本的生意我不做。”老板马上“晴转多云”,换成一副杀鸡宰牛的模样,伸手夺过我手中的小娃娃,“18就18,少一分也不卖。” www.21-cn-jy.com
“不卖就不卖。”说罢,我转身要走。
老板马上露出和颜悦色:“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我再优惠一点,15元。好了,要就要,不要就走。”
我见这一招还真灵,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装出十二分的无奈:“老板,我身上只有10元钱,不买了。”说完真的转身就走。
老板一见,急了,连忙说:“好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块就十块。”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从老板手里取过小娃娃,暗自高兴,可当打开钱包准备付钱时,我愣住了:里面只有一张50元的票子。我满脸通红,递过钱,结结巴巴地说:“老板,这里只有我10元钱,其余40元是同学的。”
老板讪讪地笑了,递给我40元钱,冒出一句:“小丫头,特精!”
一场“智斗”结束了,接过钱和瓷奔马,我心中无比自豪。啊,我也学会了讨价还价,世人啊,你忽悠不了我!
【病情诊断】这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材独特,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叙述简洁,人物个性鲜明。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立意不够深刻,“我”学会了讨价还价,使精明的小老板败在我的手下,写了“成功”之后的窃喜,似乎在告诉人们做人无需诚实,这样的立意显然是浅显的,甚至是错误的。其次,叙述单调,有言行记录,而缺少适当的心理描写和提示;写出了人物说什么、做什么,没有写出人物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样做。三是平铺直叙,章法略显简单。
◆成功升格
成长的困惑
一考生
那天是星期日,正好是我16岁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16岁,再不是与小狗小猫为伍的时候了。下午,我准备到地摊上买几件“大器”点的工艺品来替换房间里陪我多年的布娃娃。(点出布娃娃,为下文插叙的被骗一事作伏笔。)走出家门,来到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满地的摊贩,满地的人流,满耳的叫卖吆喝之声,生活的真实充塞着眼前的每一个角落。(环境描写,增加现场感,商业化气氛便于烘托主题。)在向阳路的一个地摊上,我很快搜寻到一对瓷奔马,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让人顿生爱意。 21*cnjy*com
“老板,这对瓷奔马多少钱?”我探问价钱。
老板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马上笑脸相迎:“不还价,25元!”
他说得那样坚决,似乎没有半点讨价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的余地。25元是不是被宰了?其实自己并无多少把握,甚至觉得这样漂亮的工艺品25元一对也不算贵,但是几次陪母亲购物的经验告诉我,砍价是购物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会讨价还价不是白痴,就是憨大!对店主的喊价最起码要对折砍价,胡乱地砍,疯狂地砍,昏天黑地地砍,砍得越狠越能证明你是个成熟有经验的消费者。(详细地展现心理活动,真实可信。)
“老板,你真当我是孩子好欺侮啊,开口就要这样的价!”我装出十分老练的样子。
“好,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份上,便宜点,二十块钱好了,我只赚两块钱。”老板说得十分诚恳,可是经验告诉我,商贩的诚恳常常包藏着奸诈。 (写己之心理感受。)
我记起三年前买布娃娃的情形来。那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我相中一个布娃娃,老板要价15元,我嫌贵,她向我“漏底”:进价每个13元,别人卖20,她只卖15。她得意地说:“他们半天卖不出一个,我一天可以卖出几十个,这就叫薄利多销。”我感受着她的真诚,一下子用30元买了两只。可是妈妈晚上带回同样的两只,总共才花了10元钱。这位“崇尚薄利多销”的老板不但多赚了我的二十元钱,而且也“赚”走了我对她的信任,从此我不再轻易相信商贩。现在,眼前这位老板又在重演别人反复使用过的伎俩,我还会上当吗?(借心理活动写丢弃诚信的社会原因,值得肯定。)
[顺叙中有插叙,结构紧凑,曲折有变。]
“老板,你看这对瓷奔马身上的色彩,有点褪色了,而且似乎不是一对的。”我努力寻找降价的理由。
“好吧,18元,照进价卖给你,算是为人民服务。”老板显得很爽气。
他越是爽气,我越觉得他的话里诚信不多。“老板,我今天带的钱不多,能不能再少点?”我慢慢跟他周旋。 【出处:21教育名师】
“小丫头,亏本的生意我不做。”老板马上“晴转多云”,换成一副杀鸡宰牛的模样,伸手夺过我手中的小娃娃,“18就18,少一分也不卖。”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的“凶狠”其实是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理攻势。你有长枪,我有短炮,(写出自豪)在他“强硬”的表态之后,我立即还他一句“不卖拉倒”,转身要离开。
老板一看,马上又和颜悦色起来:“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我再优惠一点,15元。好了,要就要,不要就走。”
见这一招还真灵,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努力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老板,我身上只有10元钱,不买了。”说完真的转身就走。
老板一见,急了,连忙说:“好吧好吧,十块就十块。”
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板手里取过小娃娃,暗自高兴。可当打开钱包准备付钱时,我愣住了:里面只有一张50元的票子。我满脸通红,递过钱,结结巴巴地说:“老板,这里只有我10元钱,其余40元是同学的。”
老板讪讪地笑了,找给我40元钱,冒出一句:“小丫头,特精!”(记人物言行,亦记人物之心理。)
拿着瓷奔马,穿过层层叠叠的叫卖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次点染环境,强化现场感),一路往家中走去。想着自己的“出色”表现,颇感得意,我想起《沙家浜》里“智斗”那场戏,心中不由得升起了阿庆嫂战胜刁德一的那种快慰。可是在高兴之余,我又似乎觉得自己丢失了一点什么。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妈妈,妈妈夸我:“到底16岁了,静儿长大了,不再天真了。”(通过母亲之口点出16岁,首尾呼应,且便于突现成长的主题。)天哪,做人必须工于心计,巧于周旋,成长竟要以丢失真诚为代价!我真不想长大。 (“天哪”是顿悟,是否定,更是困惑,是成长的困惑,更是人性的困惑。)
[从“得意”到“似乎觉得自己丢失了一点什么”,再从母亲的夸赞到顿悟,情感转变自然,主题得以升华。]
【亮点扫描】文章通过一次讨价还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叙,写出了成长困惑:做人要工于心计,巧于周旋,成长竟要以丢失真诚为代价。这种困惑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悖论,我们欣赏纯洁和真诚,但是,生活又常常逼着我们放弃纯洁和真诚,人生真有些无奈。这样的主题就相当深刻。文章写人,不是单纯记录人物的言行,而是将人物的言行和活动结合起来写,不仅写人物说什么、做什么,还写出人物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写出人物言行的思想基础,这样人物就更为丰满而真实可信。另外,环境烘托、伏笔照应,插叙的运用,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升格启示
写一篇立意深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深入挖掘材料蕴含的主题,在普通、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的事件中发现重大、深刻的社会意义,升华主题。“事实”只有一个,事实所蕴含的意义却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必改变既定事实来人为地拔高主题,却可以通过倾向性的叙述或是对事实的反思来表现最深刻的主题。主题是文章之“神”,无“神”或是“神采”黯淡之文是难以成为佳作的。即如本文,不会讨价还价,固然够不上精明,但也未必不美丽;学会讨价还价,固然是一种“成长”,其间未必没有遗憾。这样去思考,就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2·1·c·n·j·y
其次,优秀的记叙文,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言行,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写出人物的心理;不仅要写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要写人物当时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从而展现人物言行的思想基础,立体地展现人物。原文对话比较成功,在保留对话的同时,可以或前或后地增加一些心理描写或心理提示,揭示人物的心理基础。言行是骨架,思想是灵魂;文无思想难存,人无思想不立。21·世纪*教育网
再次,文章要较好地传“神”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应恰当地运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和烘托、铺垫等多种表现手法,尽可能增强一些艺术性。
【小试牛刀】
中考真题
(2013·浙江宁波)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夏天如约而至。2013年的夏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特殊的夏天,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之旅。这个夏天,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请以“2013,我的夏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思路点拨】写作此题,在审题时,我们抓住这么几个字眼:
一是“2013”,这明确指出了文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效性,需要我们同学们关心2013年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宣传的大方向,准确把握宁波发展的脉搏。一个地方的中考,总是与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气息紧密联系,作为宁波考生,应该要了解宁波的社会环境。从“三思三创”,到“中国梦”,再到“美丽宁波”,这都让我们对外来充满了憧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是要紧扣“我”,要求作者从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实际出发,不要脱离实际。“我”是谁?是一名参加中考,即将踏入高中段学习的莘莘学子。因此,文章中的“主人公”,不能脱离自己是一个中学生的身份。不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谈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是要理解“夏天”的真正含义,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常说,单纯从“夏天”这个季节来讲,寓意着“收获”,如果只谈收获,似乎有点太浅。因此,必须要挖掘“夏天”的深层次含义,站在一个中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夏天意味着成功、意味着梦想的实现、意味着梦想起飞、意味着苦尽甘来、也意味着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等等。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发性。
二、扣住“为何突围”立意。例如: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对陈旧僵化意识进行剔除,创新意识才有生存的土壤;②只有挣脱繁冗的束缚,人生才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更加自信;③“突围”是自我独立成长的开始,只有这样“我”才能变得坚强自信;④“突围”是自我精神的奋起,只有这样,“我”的生活才能变得更有价值。 21*cnjy*com
三、围绕“怎样突围”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如:①突围,需要信仰作灯;②突围要有理性冷静的心境;③突围,需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④突围,不仅需要毅力,还需要生活智慧和思维创新;⑤突围,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须吹响“集结号”;⑥去除不必要的“突围”,需要宽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第一节
中考作文之 审题立意技巧
主题解说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具体来说,作文的审题要求考生对作文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的审读,准确的理解,不偏不倚地按要求作文。审题的关键是立意。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作者见解的体现,是文章的灵魂。在历年来的中考作文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
名师支招
一、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所谓“以小见大”,即由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由一片枯叶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作文,不一定非要去写那些重大的事件,有时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个细微的动作,一种微妙的表情,一声轻轻的问候,都能从中发现深刻的内涵,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
那么,临场作文,如何深刻立意呢?以下几种方法谨供借鉴。
片段一:有一次,我看见一只蚂蚁正奋力攀爬一段矮墙,或许是墙面过于光滑的原因,它每爬到接近一半就滑了下来,后来渐渐摸索着越爬越高,可总也达不到顶点,看得不耐烦了,我就转身去观察其他的蚂蚁。过了一段时间后,正欲起身离开,却惊异地发现,那只蚂蚁正伏在墙头悠闲地梳理自己的触须。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坚持不懈方能成功”的含义。于是,多年来我始终没有被困难所击垮,而是坚定目标永不言弃。
——选自《生活给我智慧》
点拨:蚂蚁攀爬矮墙的事例虽然微小,但反映了一个人生的哲理:“坚持不懈方能成功”。文段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得立意深远。
二、 由表及里,开掘意蕴。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要深远得多,这需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写文章,由现象触及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挖掘到深刻的本质,依赖于作者犀利的眼光,敏锐的思维。
片段二: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附近的一个游泳池游泳。当时我已经在游泳班学了一段时间,可如果让我一个人游的话,我却不怎么敢游了,所以我一步不落地紧跟着爸爸。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严肃地说:“爸爸不保护你了,你自己从这头游到那头。”我刚想向爸爸“讨价还价”,爸爸大声地对我说:“妞妞,快点儿游!”我不情愿地游了起来,可没游多远就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抓池边的栏杆。没想到爸爸马上野蛮地扒开我的手,还像狮子般地吼:“中途不许靠岸!”我委屈地大哭了起来。游泳池里很多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我,可是我惊天动地的哭喊声并没有打动爸爸。万般无奈下,我颤颤巍巍地独自游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二十米。
虽然老爸很“野蛮”,但是我知道:他很爱我,我正在他“野蛮”的爱中变得坚强、成熟!
——选自《我的“野蛮”老爸》
点拨:文段中的爸爸是“野蛮”的,他不但大声地对“我”说话,并且“野蛮地扒开我的手,还像狮子般地吼”,但可贵的是,小作者从“野蛮”表象中,挖掘出深沉的父爱,体会到父亲用心的良苦,使得立意深刻。
三、 精选角度,突破定势。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个作文题而言,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立意不会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拟出多种立意方案后,要摒弃芜杂,多中选优,不拘于一孔之见,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来立意。如2008年常州中考作文题是“你在我心里”,一位考生作文如下。
片段三: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
那是你吗?语文。美丽、华贵、优柔……我无法用任何辞藻来修饰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辛弃疾的双眼迷离了剑光,文天祥的激情回荡了整个零丁……因为你在我心里,语文,我读懂了抱负、执著、爱国!邀明月之满怀,举酒觥之高远,我徜徉在你的诗词之中,看落红化为春泥,叹国破山河,赞东篱之采菊,唱绝顶之豪情。在初中的怀抱里,我感悟你、体验你。
只因你在我心里,你把心灵之音化为翩翩翅膀,带我飞翔。
——选自《你在我心里》
点拨:大多数的考生会把题目中的“你”理解为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而这位考生却打破定势,精选立意角度,把“语文”拟人化,采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抒情,给人眼睛一亮之感,文章自然脱颖而出。
作文升格
请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话题,写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题设计
◆病文展示
智斗小老板
一考生
那是一个星期天,正好是我的16岁生日。下午,我去买陶瓷玩具。街上琳琅满目,在向阳路的一个地摊上,我很快搜索到一对瓷奔马,挺靓的。
“老板,这对瓷奔马多少钱?”
老板马上笑脸相迎:“不还价,25元。”
我说:“老板啊,你真当我是孩子好欺负,开口就要这样的价?”
“好,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便宜点,二十块钱好了,我只赚两块钱。”老板说得十分诚恳。
“老板,你看这对瓷奔马身上的色彩,有点褪色了,而且似乎不是一对的。”我努力寻找降价的理由。
“好吧,18元,照进价卖给你,算是为人民服务。”老板显得很爽气。
“老板,我今天带的钱不多,能不能再少点?”我慢慢跟他周旋。
“小丫头,亏本的生意我不做。”老板马上“晴转多云”,换成一副杀鸡宰牛的模样,伸手夺过我手中的瓷奔马,“18就18,少一分也不卖。”
“不卖就不卖。”说罢,我转身要走。
老板马上露出和颜悦色:“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我再优惠一点,15元。好了,要就要,不要就走。”
我见这一招还真灵,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装出十二分的无奈:“老板,我身上只有10元钱,不买了。”说完真的转身就走。
老板一见,急了,连忙说:“好吧,十块就十块。”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从老板手里取过小娃娃,暗自高兴,可当打开钱包准备付钱时,我愣住了:里面只有一张50元的票子。我满脸通红,递过钱,结结巴巴地说:“老板,这里只有我10元钱,其余40元是同学的。”
老板讪讪地笑了,递给我40元钱,冒出一句:“小丫头,特精!”
一场“智斗”结束了,接过钱和瓷奔马,我心中无比自豪。啊,我也学会了讨价还价,世人啊,你忽悠不了我!
这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选材独特,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叙述简洁,人物个性鲜明。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立意不够深刻,“我”学会了讨价还价,使精明的小老板败在“我”的手下,写了“成功”之后的窃喜,似乎在告诉人们做人无需诚实,这样的立意显然是浅显的,甚至是错误的。
其次,叙述单调,有言行记录,而缺少适当的心理描写和提示;写出了人物说什么、做什么,没有写出人物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样做。
三是平铺直叙,章法略显简单。
◆病情诊断
成长的困惑
一考生
那天是星期日,正好是我16岁的生日。16岁,再不是与小狗小猫为伍的时候了。下午,我准备到地摊上买几件“大器”点的工艺品来替换房间里陪我多年的布娃娃。(点出布娃娃,为下文插叙的被骗一事作伏笔。)走出家门,来到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满地的摊贩,满地的人流,满耳的叫卖吆喝之声,生活的真实充塞着眼前的每一个角落。(环境描写,增加现场感,商业化气氛便于烘托主题。)在向阳路的一个地摊上,我很快搜寻到一对瓷奔马,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让人顿生爱意。
“老板,这对瓷奔马多少钱?”我探问价钱。
老板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马上笑脸相迎:“不还价,25元!”
他说得那样坚决,似乎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25元是不是被宰了?其实自己并无多少把握,甚至觉得这样漂亮的工艺品25元一对也不算贵,但是几次陪母亲购物的经验告诉我,砍价是购物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会讨价还价不是白痴,就是憨大!对店主的喊价最起码要对折砍价,胡乱地砍,疯狂地砍,昏天黑地地砍,砍得越狠越能证明你是个成熟有经验的消费者。(详细地展现心理活动,真实可信。)
◆成功升格
“老板,你真当我是孩子好欺侮啊,开口就要这样的价!”我装出十分老练的样子。
“好,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便宜点,二十块钱好了,我只赚两块钱。”老板说得十分诚恳,可是经验告诉我,商贩的诚恳常常包藏着奸诈。(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我记起三年前买布娃娃的情形来。那一次,我相中一个布娃娃,老板要价15元,我嫌贵,她向我“漏底”:进价每个13元,别人卖20,她只卖15。她得意地说:“他们半天卖不出一个,我一天可以卖出几十个,这就叫薄利多销。”我感受着她的真诚,一下子用30元买了两只。可是妈妈晚上带回同样的两只,总共才花了10元钱。这位“崇尚薄利多销”的老板不但多赚了我的二十元钱,而且也“赚”走了我对她的信任,从此我不再轻易相信商贩。现在,眼前这位老板又在重演别人反复使用过的伎俩,我还会上当吗?(借心理活动写丢弃诚信的社会原因,值得肯定。)
[顺叙中有插叙,结构紧凑,曲折有变。]
“老板,你看这对瓷奔马身上的色彩,有点褪色了,而且似乎不是一对的。”我努力寻找降价的理由。
“好吧,18元,照进价卖给你,算是为人民服务。”老板显得很爽气。
他越是爽气,我越觉得他的话里诚信不多。“老板,我今天带的钱不多,能不能再少点?”我慢慢跟他周旋。
“小丫头,亏本的生意我不做。”老板马上“晴转多云”,换成一副杀鸡宰牛的模样,伸手夺过我手中的瓷奔马,“18就18,少一分也不卖。”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的“凶狠”其实是一种心理攻势。你有长枪,我有短炮,(写出自豪)在他“强硬”的表态之后,我立即还他一句“不卖拉倒”,转身要离开。
老板一看,马上又和颜悦色起来:“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我再优惠一点,15元。好了,要就要,不要就走。”
见这一招还真灵,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努力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老板,我身上只有10元钱,不买了。”说完真的转身就走。
老板一见,急了,连忙说:“好吧好吧,十块就十块。”
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从老板手里取过瓷奔马,暗自高兴。可当打开钱包准备付钱时,我愣住了:里面只有一张50元的票子。我满脸通红,递过钱,结结巴巴地说:“老板,这里只有我10元钱,其余40元是同学的。”
老板讪讪地笑了,找给我40元钱,冒出一句:“小丫头,特精!”(记人物言行,亦记人物之心理。)
拿着瓷奔马,穿过层层叠叠的叫卖声(再次点染环境,强化现场感),一路往家中走去。想着自己的“出色”表现,颇感得意,我想起《沙家浜》里“智斗”那场戏,心中不由得升起了阿庆嫂战胜刁德一的那种快慰。可是在高兴之余,我又似乎觉得自己丢失了一点什么。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妈妈,妈妈夸我:“到底16岁了,静儿长大了,不再天真了。”(通过母亲之口点出16岁,首尾呼应,且便于突现成长的主题。)天哪,做人必须工于心计,巧于周旋,成长竟要以丢失真诚为代价!我真不想长大。(“天哪”是顿悟,是否定,更是困惑,是成长的困惑,更是人性的困惑。)
[从“得意”到“似乎觉得自己丢失了一点什么”,再从母亲的夸赞到顿悟,情感转变自然,主题得以升华。]
文章通过一次讨价还价的记叙,写出了成长困惑:做人要工于心计,巧于周旋,成长竟要以丢失真诚为代价。这种困惑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悖论,我们欣赏纯洁和真诚,但是,生活又常常逼着我们放弃纯洁和真诚,人生真有些无奈。这样的主题就相当深刻。文章写人,不是单纯记录人物的言行,而是将人物的言行和活动结合起来写,不仅写人物说什么、做什么,还写出人物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写出人物言行的思想基础,这样人物就更为丰满而真实可信。另外,环境烘托、伏笔照应,插叙的运用,都为文章增色不少。但是这样修改,文章的篇幅过长,不适合作为考场作文,考生需慎重。
◆亮点扫描
写一篇立意深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深入挖掘材料蕴含的主题,在普通、平凡的事件中发现重大、深刻的社会意义,升华主题。“事实”只有一个,事实所蕴含的意义却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必改变既定事实来人为地拔高主题,却可以通过倾向性的叙述或是对事实的反思来表现最深刻的主题。主题是文章之“神”,无“神”或是“神采”黯淡之文是难以成为佳作的。即如本文,不会讨价还价,固然够不上精明,但也未必不美丽;学会讨价还价,固然是一种“成长”,其间未必没有遗憾。这样去思考,就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升格启示
其次,优秀的记叙文,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言行,还要写出人物的心理;不仅要写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要写人物当时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从而展现人物言行的思想基础,立体地展现人物。原文对话比较成功,在保留对话的同时,可以或前或后地增加一些心理描写或心理提示,揭示人物的心理基础。言行是骨架,思想是灵魂;文无思想难存,人无思想不立。
再次,文章要较好地传“神”立“人”,不能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应恰当地运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和烘托、铺垫等多种表现手法,尽可能增强一些艺术性。
◆升格启示
小试牛刀
(2013·浙江宁波)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夏天如约而至。2013年的夏天,是一个特殊的夏天,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之旅。这个夏天,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
请以“2013,我的夏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中考真题
【思路点拨 】
写作此题,在审题时,我们抓住这么几个字眼:
一是“2013”,这明确指出了文章的时效性,需要同学们关心2013年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宣传的大方向,准确把握宁波发展的脉搏。一个地方的中考,总是与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气息紧密联系,作为宁波考生,应该要了解宁波的社会环境。从“三思三创”,到“中国梦”,再到“美丽宁波”,这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二是要紧扣“我”,要求作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脱离实际。“我”是谁?是一名参加中考,即将踏入高中段学习的学子。因此,文章中的“主人公”,不能脱离自己是一个中学生的身份。不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谈问题。
三是要理解“夏天”的真正含义,我们常说,单纯从“夏天”这个季节来讲,寓意着“收获”,如果只谈收获,似乎有点太浅。因此,必须要挖掘“夏天”的深层次含义,站在一个中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夏天意味着成功,意味着梦想的实现,意味着梦想起飞,意味着苦尽甘来,也意味着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等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突围”本是军事用语,指“突破对方的包围”。其实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包围”,需要我们去突破。你有过或见过身陷“围城”的苦恼、困扰和“突围”的经历吗?你对“突围”有什么感悟或看法?请以“突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014模拟】
【思路点拨】
话题“突围”既可以写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也可以就“突围”发表议论,考生思维和倾吐的空间较大。写好这篇话题作文,须把握下列三点:
一、准确理解概念。“突围”是一个比喻性文题。“围”所喻指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是阻碍人前行的事物,如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内心的束缚,也可以是不利于人自立自强和和谐生活的事物,如舒适的生活、优越的环境、狭隘的心胸,甚至父母的溺爱、亲友的帮助等等。“突”这一动作,可以理解为摆脱、走出、消除、战胜等。“突围”不是无意识行为,而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主动出击,并有一定的突发性。
【思路点拨】
二、扣住“为何突围”立意。例如:①只有对陈旧僵化意识进行剔除,创新意识才有生存的土壤;②只有挣脱繁冗的束缚,人生才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更加自信;③“突围”是自我独立成长的开始,只有这样“我”才能变得坚强自信;④“突围”是自我精神的奋起,只有这样,“我”的生活才能变得更有价值。
三、围绕“怎样突围”构思。例如:①突围,需要信仰作灯;②突围要有理性冷静的心境;③突围,需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④突围,不仅需要毅力,还需要生活智慧和思维创新;⑤突围,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须吹响“集结号”;⑥去除不必要的“突围”,需要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