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和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春·广西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2.(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足球将( )
A.向下做加速运动 B.向上做减速运动
C.水平匀速运动 D.保持静止状态
3.(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
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过程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4.(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安全气囊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D.在草地上滚动足球,越滚越慢
5.(2022春·广西河池·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中学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50s
B.足球比赛时,守门员作用主要是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越来越大
D.竖直上抛的排球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力大于球受到的重力
6.(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行车时要车内乘客要系好安全带
B.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洗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
7.(2022春·广西河池·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B.C. D.
8.(2022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静置在水平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所受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它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它所受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它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22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这个事例说明(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1.(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的齿轮加润滑油 B.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 D.要让自行车更快停下来,用力捏车闸
12.(2022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13.(2022春·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研究摩擦力时,小龙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一样大
二、填空题
14.(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用洗衣机给湿衣服脱水时,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衣服”或“水”)具有惯性;货车超载会使货车的惯性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降低车的灵活性,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15.(2022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有一辆小车重1200 N,受到的牵引力是200 N,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______N。
16.(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起重机吊着一个重为1000N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起重机的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_N;当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送上预定轨道。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_____重力;飞船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8.(2022春·广西河池·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6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N。
19.(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个木块在12N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拉力增大为15N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___________N。
20.(2022春·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班级清洁大扫除时,小东用力把扫帚压在地面上去擦扫,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来增大对地面的摩擦,使地打扫得更干净;用力拍打衣服时灰尘会从衣服上脱落,主要是由于灰尘具有________的缘故。
三、实验题
21.(2022春·广西百色·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中的“阻力”主要是指___________;
A.小车在斜面上时受到的阻力
B.小车在水平面上时受到的阻力
C.小车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时受到的阻力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从实验中观察到,小车运动到水平面后,还能滑行一段距离,原因是小车具有___________。随着阻力的减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速度减小得越来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的运动速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向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5)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
22.(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小车从斜而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圈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_________,这种探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
(4)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它将__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23.(2022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时,小车运动;砝码质量相等时,小车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_____。
(2)接着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车会转动回来,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
(3)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_____运动,这样,根据同学们学习过的_______知识,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就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
(2)在乙实验中砝码随着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砝码受到_____个力作用;
(3)由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4)若顺利完成甲、乙两次实验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某同学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顺利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C。
2.C
【详解】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都有速度,当足球到达最高点时,向上的速度为零,但还有水平向的速度不为0,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保持水平方向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力,故A错误;
B.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故B错误;
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车内人员带来的危害,故C错误;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是因为滑板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属于惯性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汽车的前部遇到撞击时,汽车迅速减速而人由于惯性会前后倾,安全气囊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属于惯性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不属于惯性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初中学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约8s,故A错误;
B.足球比赛时,守门员作用主要是改变足球的运动方向,即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的方向向下,故C错误;
D.竖直上抛的排球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汽车驾驶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当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到挡风玻璃而造成伤害,故A符合题意;
B.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速度,车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上坡,这是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除去尘土,拍打衣服,尘土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使尘土和衣服分离,达到除尘的目的,这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洗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甩手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使手和水分离,达到快速手干的目的,这是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A.图中两个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都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力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当自行车静止时,依然具有惯性,故A错误;
B.由于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所以,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惯性的认识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9.D
【详解】AC.冰墩墩所受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它所受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C错误;
BD.它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击打冰球,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C.运动员用冰球杆沿不同方向击打冰球上的不同部位,冰球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都有关,故B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详解】给自行车的齿轮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增大摩擦;要让自行车更快停下来,用力捏车闸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CD不符合,A符合。
故选A。
12.A
【详解】A.刹车时用力捏紧刹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C.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速度和增大接触面积都不能增大摩擦,故BC不符合题意;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但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
故选A。
13.C
【详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由图可知,甲乙为滑动摩擦力,甲乙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乙中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则;丙为滚动摩擦力,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F3最小。综上所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水 变大
【详解】[1]洗衣机中衣服脱水时,水与衣服高速转动,衣服被滚桶挡住,而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离开了衣服。故洗衣机中衣服脱水时,是利用水具有惯性。
[2]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货车超载会使货车的惯性变大,降低车的灵活性。
15. 200 1200
【详解】[1]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故车受到的阻力是
f=F=200N
[2]在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故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
F支=G=1200N
16. 1000 等于
【详解】[1]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可知
F=G=1000N
[2]当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可知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重力。
17. 大于 惯性
【详解】[1]火箭加速升空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力方向向上,故火箭推力大于重力。
[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有让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飞船脱离火箭时,飞船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8. 6 0
【详解】[1]图甲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把A、B看作整体,对它们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推力F1、桌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作用,这两力平衡,大小相等,则
图乙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6N,由于A、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
拉力F2的大小为6N。
[2]图乙中,A、B一起匀速运动,则A、B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A、B间无摩擦力,即A所受的摩擦力为0。
19. 12 3
【详解】[1]木块沿粗糙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受力平衡;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为12N。
[2]当增大拉力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木块和水平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为12N;当水平向右拉力增大为15N时,根据木块水平方向的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
20. 压力 惯性
【详解】[1]用力压扫帚在地面上擦扫,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2]用力拍打衣服能将上面的灰尘去掉,是因为衣服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从衣服上脱落。
21. B 粗糙程度 惯性 变长 慢 不变 不变 转换法
【详解】(1)[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在水平面上时受到的阻力。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由图可以看出,改变接触面材质,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进而改变阻力。
(3)[3]物体保持运动不变的性质为惯性,所以小车还能滑行一段距离,原因是小车具有惯性。
[4][5]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4)[6][7]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不变,方向也不变。
(5)[8]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将无法测量比较的物理关系他通过其他方式比较,是转换法。
22. 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控制变量法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小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详解】(1)[1][2]之所以让小车都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2)[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
(3)[4][5]实验中发现: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木板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4)[6]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7] 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由于不存在不受力的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23. 大小相等 同一条直线 相等 相反
【详解】(1)[1] 实验中发现两边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时此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不等,小车保持运动;而砝码质量相等时小车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此时小车能够保持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大小要相等。
(2)[2]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此时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到小车会转动回来,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3][4]从上面的2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转换法 2 压力的大小 见解析
【详解】(1)[1][2][3]只有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水平拉力大小才等于木块与长木板摩擦力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4]砝码随着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砝码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因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与木块施加的支持力作用为平衡力。
(3)[5]由甲乙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
(4)[6]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某同学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需要将丙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