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3 18: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劝学》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10课 劝学/《荀子》 师说/韩愈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荀子、韩愈、鲁迅等几位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同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句子翻译等文言文考点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作用 4.议论文写作 5.重点字音、字形、词语等
第11课 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
第12课 拿来主义/鲁迅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上图书馆/王佐良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可适当提醒学生注意。《劝学》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在说理中,巧妙地大量运用比喻进行论述,阐明深刻道理。作者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
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让学生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才能达到真正的“劝学”。
二、总体写作特色
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展开论述,指出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阐述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助力自己做到更好,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有贵在积累、重在坚持、用心专一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文章基本上每段阐述一个问题,一般都是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使用比喻进行论述,最后再照应自己的观点。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特点,学习这样的论述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于自己的表达实践。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主要特色是,善用比喻阐述道理。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蚯蚓与螃蟹。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将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述,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述。总之,设喻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富于变化,明白易懂,毫无板滞之感。
三、教学优势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用“法”治又兼用“礼”治。
《荀子》一书,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荀子》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其中的《劝学》为开篇第一篇,重点强调学习的意义,关注终身学习,这正是当下正在倡导的学习理念。
【学情整体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劝学》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篇文言文,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高一正是组建高中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在摸索探讨的时期。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方法引导,他们兴趣比较大,吸收比较好,对于后期自己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相对来说要弱一些,对于议论文也是刚接触,对议论的基本结构有所掌握,但论证方法的掌握还很欠缺。所以,本节课的最终目标就是在阅读中分析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对比论证产生的说服力量,在写作训练中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把握思路,学习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并联系自身的学习;
拓展延伸,体会语言特色;
总结扩展,体会性善论和性恶论。
二、教学目标设计
1.读懂文章,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理解本文的词类活用。
3.理解本文的特殊句式。
4.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5.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6.熟读全文,背诵有关段落。
三、教学策略设计
《劝学》:本篇教学设计以“荀子如何劝勉求学”为主线,先疏通文意,进行文言文必修的积累词汇和语感,理解文言现象。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领会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之后,出示同样是儒家经典的选文,比较体会不同的语言特色。最后,拓展补充性善论和性恶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意识与态度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方法建议
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
2.文言积累。
3.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难点:
1.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2.思辨能力的提升和迁移。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却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教学策略: 简介荀子,突出唯物主义、学生是法家代表,强调劝勉的含义,激励学习意义等,都是为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信息提取、批判赏析的驱动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导入语二: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鼓励”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导入语三:
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历经9年多学习生涯的我们,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但假如此刻我要让你们说说学习有何意义、作用,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习的态度应该如何,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给不了一个完整的答案的,而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曾经写下了一篇关于鼓励学习的文章,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一起来体验大师笔下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作具体的调整,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让学生感受到荀子深邃的思想,激发关注和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疏通文意——积累知识
1.先让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2.引导朗读,随机正音。
3.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多媒体展示】
通假字和易错字
通假字
鞣(róu)同“煣” 有(yòu)同“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字音相近)
生(xìng)同“性”
易错字
中(zhòng) 砺(lì) 参(cān)省 跂(qǐ) 舆(yú) 鳌(áo)
4.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多媒体展示】
“于”的用法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的用法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而”的用法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点拨 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点拨 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同“煣”,指古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 ”,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自然通于非凡的智慧,圣人的心怀也就具备了。
点拨 句中“神明”即“作风的智慧”;“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点拨 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点拨 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
教学策略:初读一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过程自然会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词句、篇章主题,增加文言语感。这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学习策略:通过结合语境解释文言字词,对字音、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进行汇总,增进积累,培养文言语感,提高观察记忆、发现汇总的能力。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是全册的重点,而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字面意思,通过对课文正音正字,疏通文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整理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领会“留”“换”“补”“增”“删”“调”的翻译六字诀,提高发现汇总、内化完善的能力,提升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二)把握思路体会写法
1.背诵课文。
2.分小组画出文章结构导图。
【多媒体展示】
《劝学》结构参考图
对照思维导图,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点拨 三个分论点。①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点拨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学习策略: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比喻和对比的作用,把握文章主旨和特点,从而增强信息提取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提升实证与推理、体验与感悟的素养。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 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借助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一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先反面后正面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言文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有效地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育欣赏与评价、意识与态度的核心素养,提高领会理解、批判赏析的能力。
3.重点探讨比喻论证。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以第三段为例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点拨 比喻论证。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文章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论证的效果。课文第三段首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的说法,从正面阐释要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然后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论证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主张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接下来用“骐骥”和“驽马”两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必须“不舍”,即有恒心。前一个比喻说明主观条件虽然优越,但学习不刻苦,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后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即使不好,但能持之以恒,也终究是可以成功的。作者为了把这个道理讲透彻,紧接着用“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两个比喻从反正两个方面对比说明,指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再容易的事也做不好;而气锐志坚,刻苦磨砺,再困难的事也能成功。作者为了强调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最后用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地说明先天条件差,如果能用心专一,也可以成就事业;先天条件好,如果心浮气躁,则将一事无成。这是论证了学习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三)拓展延伸——体会语言
教学策略:比喻论证和对偶、排比、对比是本课的重点,深入学习理解这些知识,体悟文章特点,感受作者的劝勉之心,有利于培育体验与感悟的素养,提高自主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拓展一 由此及彼,强化理解比喻论证
【多媒体展示】
劝学(片段)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上面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点拨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通过对比喻论证、排比、对偶的深入学习,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和作用,领会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主旨,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领会理解能力。
拓展二 由浅入深,体会本文的句式特点
1.反复诵读课文,想一想: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体现了文章怎样的语言风格?
点拨 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
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2.总结:体现了荀子散文怎样的艺术特色?
点拨 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教学策略:通过比照阅读,运用有助于理解行文特色的范例支架教学法,逐步实现预期效果,增强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领会理解能力,提升欣赏与评价、直觉与灵感的素养。
拓展三 比照阅读,彰显文学个性
1.引导阅读《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额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体会 孔子说理有何特色?
学习策略:理解选文的语言特色,就不能局限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要进行整体把握,从选文的整体表达意义上来理解。这个过程对提高深入领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也有利于培育体验与感悟的核心素养。
2.引导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片段。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体会 孟子说理有何特色?
3.比较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点拨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设计意图:三篇同是儒家代表作品,通过比照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迁移,感受观,点的异同,体会各自的语言特色,提升批判鉴赏能力,有利于发展欣赏与评价、直觉与灵感的语文素养。
(四)人性哲学扩展。
教学策略:以课文为例,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细细体会。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体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其内化完善的能力。
讨论比较“性善论”和“性恶论”。
1.关于“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为“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关于“性恶论”。
“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以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五)课堂总结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的活动学习,比较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更深入地理解儒家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提高批判鉴赏能力,培育直觉与灵感的核心素养。
三、板书设计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