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课时
1 北京的春节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同学们歌曲《新年到》
听,喜庆的音乐响起来了;看,红
红的狮子舞起来了……听着喜庆的音乐,看着热闹的画面,请同学们大声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揭示题目: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的春节,感受其独特的民风民俗。
歌曲导入,揭示题目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 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热情 自傲 饺子 万象更新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1)读一读
每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观察下列词语的特点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空竹:用竹木等制成的玩具,在圆柱的一端或两端安上周围有几个小孔的圆盒,用绳子抖动圆柱,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变了样子,呈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
(3)词语解释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截然不同:指二者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元宵:用糯米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儿,多煮着吃,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忙乱、热闹、喜庆、团圆)
(4)小组交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找出文中体现“京味儿”的词语,读一读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不要读出声音来。
三体会“京味儿”语言
(1)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2.找出文中体现“京味儿”的句子,读一读
“闲在”是清闲、自在的意思。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儿来 ”
(2)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弄清结构,分清详略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时间 人们的活动
2. 默读课文,合作填表。关于北京春节不同时间不同活动
时间 人们的活动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所有人为过年作准备
祭灶王、吃糖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逛庙会
铺户开张、放鞭炮
赏灯、吃元宵
春节结束
腊八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内容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作者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几天。
4.分清详略:文中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
(1)自由练读。你觉得自己哪里读得好就读哪里。
(2)展示朗读。
5.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内容,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到了“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分清了文章的详略安排。
总结,
课后作业
1.读熟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
语言复述。
2.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至少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