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3 20: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单选题
1.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研究目标宏大,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政府、甚至多国政府资助和组织。这一现象
A.适应了现代工业发展需要B.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
C.表明企业成为科研的主体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2.日本在战后共制定了13次经济计划。下表是其中几次经济计划的实施情况。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二战后日本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1956—1960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实现经济自立;以重工业、化学工北和出口产业为中心,扩大第二产业。
1973—1977 经济杜会基本计划 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安定物价;促选国际合作。
1995—2000 结构改革经济杜会计划 创造自由的、克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剑造富裕、安定的经济社会;加入地球社会。
A.获得大国地位B.采用计划体制C.致力国际合作D.强化国家干预
3.有人说“21世纪,不是——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场产品的革命,而是——场观念的革命。……用电脑延伸人脑,用邮件延伸人腿,用语言延伸人嘴;光的速度、零的距离、海的容量,瞬间传到全世界。”材料意在说明信息技术革命
A.推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变革B.淡化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C.促进了资本与科技紧密结合D.改变了人们的交往交流方式
4.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硅谷”,集中了1700多家电脑、半导体的生产厂家,占美国同类工业产值的96%。美国西部、南部的人口随着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猛增,1980年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北部和东部。这说明
A.科技革命引起经济布局的变化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美国实现战后经济的持续增长D.发达国家增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5.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国家 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时间
南斯拉夫 1966
波兰 1967
罗马尼亚 1971
匈牙利 1973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B.“滞胀”改变世界的经贸关系
C.冷战的经济对抗逐渐消解D.东西方经济关系有所缓和
6.二战后,意大利GDP一度年平均增长5.9%,在1961年达到8.3%的峰值,工业产值年增长率最高达到10%以上,仅次于日本和西德,其研发的打字机和菲亚特汽车在短短几年内就主导了世界市场,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经济奇迹”。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
A.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格局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形成D.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7.二战后,法国财政部定期对企业进行商情调查,提供有关价格、生产、外贸行情方面的信息;财政部的预算司则对6~18个月的经济形势作预测,以此作为年度预算的依据;预算司还对财政、税收、金融、就业、工资、社会保障和国际环境进行研究,制作宏观计量经济模式,提出政策建议。这反映出二战后的法国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C.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D.大力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以瑞典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完善各种保险制度,建成了“福利国家”。这一政策
A.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B.消除了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C.解决了收入分配的不均现象D.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9.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全球六地的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现代物理中的黑洞理论正是建立在爱因斯坦提出的适应非惯性系的相对论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黑洞现象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预见性②通过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③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的思想④质能相当理论成为打开核理论的一把金钥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1946-1948年间,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材料说明当时
A.世界贸易制度化趋势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C.贸易自由化得以实现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11.1919年11月7日,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赫然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由此可知在当时
A.经典科学开始向现代科学转变B.物理学界的基础理论已被否定
C.物理学研究取得革命性的进步D.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12.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科学伟人,他在物理学诸多领域都有重大发现。下列关于其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C.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D.以其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完成了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13.从关贸总协定的内部联系看,由于GATT条约中含有较多的“例外条款”,往往使得“贸易规则已不再被看作是充分有效,也得不到普遍遵守”。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A.解决争端取消了强制性B.组织原则具有松散性
C.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D.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
14.19世纪末,麦克斯韦方程组总结了电磁现象规律,热力学成为研究热现象的理论,人们坚信物理学大厦的基本框架已经建成。20世纪初,随着一系列新发现,一些科学家产生危机感,他们感叹“原理普遍毁灭了”,还有一些科学家开始酝酿新的科学革命。这一变化说明
A.人类认识尚未进入微观世界B.物理学界的基础理论已被否定
C.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峻挑战D.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15.“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就像“世界中央银行”那样,享受着中央银行能够享受的大多数利益。这是因为该货币体系(  )
A.给美国提供发动战争的权力B.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C.完成了世界货币的最终统一D.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
16.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强福利服务管理,削减福利项目,除了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济等基本项目,其他项目逐步削减,并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这反映了西方国家
A.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D.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
17.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普遍把消费者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向学生灌输市场、商品、法律、卫生、安全等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这一举措
A.会带来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泛滥B.适应了二战后经济发展需要
C.推动战后各国福利政策实施D.提倡节约支援战后重建
18.“互联网+”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进行全面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说明“互联网+”
A.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促进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使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D.运用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19.1948年,英国颁布的《国民救济法》规定,没有收入或收入较低而无力缴纳国民保险金者,可申领的救济金额要少于参与保险的国民;此后,又颁布了《国民医疗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这表明英国
A.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减少B.防范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
C.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D.重视国家救济体系的建构
20.西方福利国家认为:让每一个人都能生存绝不是一种恩赐,也不是慈悲,生存是一种权利,是人的生存权;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是一种社会道德,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社会要对每一个人的生存负责,而国家作为社会的管理人,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A.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反映了自由竞争理论
B.强调政府的作用与责任,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
C.实现了全民的基本覆盖,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D.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资本主义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等主持编制的。该计划一面编制和开始执行,一面继续讨论修改,至1954年9月基本定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社会经济改革方面,肯尼迪作为一位采纳凯恩斯理论的美国总统,不顾企业界的强烈反对.在1962年改变了对申请设备折旧补贴和投资信贷的企业所加的限制,第二年又提出了全面减税的建议,并在1964年把它变成法律,带来了和平时期持续最长的繁荣。从1961年起.他开始实施区域发展条例及有关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一系列计划。这一工程从宾夕法尼亚到亚拉巴马,穿越十一个州;此外,国会还拨款50亿美元来建造综合住宅,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 25美元。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其实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肯尼迪社会经济改革的措施,并结材料一指出中国“一五”计划与美国肯尼迪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22.近代大国崛起中,德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败;有过深刻的教训,也有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的德国,被认为是思想和智慧的国度,已经并还在继续为人类供应着精神产品。正如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所形容的那样,德国的历史就像是一辆双层公共汽车,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着各自的发展道路。尽管汽车由德国的统治者们把握着方向盘,也曾使德国历史上的政治生活长期处于滞后状态,但是德国还是成了许多伟大诗人、作家、作曲家和孜孜不倦的思想家的诞生地,成了“整个世界的教师”。
——摘自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历来的政治预言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德国若实现统一,将革新欧洲各民族关系。1870年以后,他们的预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德国人实现统一以后,就着手进行工业革命。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人口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了。例如,在钢产量方面,到1900年就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且理应得到“阳光下的地盘”。这暗示着要获得如英国那样的霸权。而另一方面,英国人看到,德国的推销商已出现在他们的国外市场上;德国人作为争夺殖民地的对手已经在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出现;其他的欧洲国家由于期待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能够成为朋友来推进他们的利益,都被吸引到柏林的轨道上去。
——据(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下)》改编
材料三 2014年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提问:“现在中日关系很困难,外界也有一些担心的声音。您认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一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说:“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据《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014年3月8日)》改编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德国“文化生活”中一些“孜孜不倦”的思想家成为“整个世界的教师”的史实,并简要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政治生活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的表现。
(2)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德国人实现统一以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概括“一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逐步激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的史实依据。从和平与发展的视角,指出这些史实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答案
1.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二战后的科学研究需要由政府或者多国政府资助和组织,说明的是当时科学研究对资金、条件的要求较高,适应了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与打破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突出企业的作用,排除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非科学研究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D
【详解】
根据“日本在战后共制定了13次经济计划”以及表格中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通过制定经济发展的计划,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日本并没有获得大国地位,排除A项;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彩计划体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日本与其他国家合作,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D
【详解】
根据“用电脑延伸人脑,用邮件延伸人腿,用语言延伸人嘴;光的速度、零的距离、海的容量,瞬间传到全世界”可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明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交往交流的方式,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科学技术领域的变革,没有提及资本和科技的紧密结合,排除AC项;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没有提及对情感交流的影响,排除B项。故选D项。
4.A
【详解】
材料关键语句为“电脑、半导体”“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西部、南部的人口猛增”“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北部和东部”,人口的变化、新兴产业区的发展都代表着经济布局的变化,电脑、半导体则代表着第三次科技革命,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速度与过去比较的信息,B项错误;美国战后经济持续增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布局的变化是由于政府干预的信息,而且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减少了干预,美国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发达国家,D项错误。故选A项。
5.D
【详解】
关贸总协定是美国主导组建的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加入说明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关系有所缓和,D项正确;南斯拉夫等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A项;表格信息不能说明“滞胀”的影响,排除B项;冷战时期的经济对抗并没有消解,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
意大利经济快速发展,其部分产品主导世界市场,这有助于冲击原有的经济格局,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项正确;意大利经济的发展面向的是世界而非仅仅资本主义世界,而且当时资本主义的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到欧洲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
由材料“法国财政部定期对企业进行商情调查”“财政部的预算司则对6~18个月的经济形势作预测,以此作为年度预算的依据”“预算司还制作宏观计量经济模式,提出政策建议”可知,二战后的法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法国政府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没有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也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没有体现其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
据题意可知,二战后英国、瑞典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造就了“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出现有利于保障和稳定社会秩序,A项正确;福利国家的出现并不能消除贫富差距,也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排除BC项;“根治”的说法也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爱因斯坦提出的适应非惯性系的相对论”指的是广义相对论,故①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故②错误。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的成立,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发展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在此之前就已经形成,排除B项;贸易自由化得以实现是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排除C项;美国在二战后通过组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经济的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1919年”“字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可以判断,“科学革命”是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不足并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C项正确。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在19世纪末即已发生,A项错误;物理学界的基础理论即经典力学虽然存在不足,但并未被否定,B项错误;物理学领域众多问题深奥,至今仍未解决,D项错误。故选C项。
12.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是麦克斯韦对电磁场理论,故D项不是爱因斯坦的成就,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故ABC三项都是爱因斯坦的成就,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3.B
【详解】
据材料可知,关贸总协定的“贸易规则已不再被看作是充分有效,也得不到普遍遵守”,这说明关贸总协定的一些规则不能有效地实行,体现了组织原则的松散性,故选B项;关贸总协定解决争端问题采取协商的方式,原本就无强制性,故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成立以后起到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关贸总协定的原则是自由贸易精神,故D项错误。故选B项。
14.C
【详解】
根据新的物理学理论的发现、“危机感”和“科学革命”等信息可知,随着新的物理学理论的发现,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C项正确;人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微观世界,排除A项;经典物理学面临挑战并不意味着物理学界的基础被否定,排除B项;“全部解决”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D项正确;该货币体系有利于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A项未体现,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确立美国在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非该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并没有完成世界货币体系的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削减福利项目,削减福利开支,并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体现了西方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D项正确;削减福利项目,削减福利开支,表明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二战后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调整福利制度,排除B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而材料反映的是减少国家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7.B
【详解】
西方国家把消费者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帮助学生明确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材料举措适应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需求,B项正确;A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各国福利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节制消费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
根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可得出,互联网+的模式,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渠道,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A项正确;根本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是两个概念,排除C项;“开始”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9.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二战后英国先后颁布《国民救济法》《国民医疗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说明的是当时英国防范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与民主化程度提高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重视国家救济体系的建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0.B
【详解】
根据“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是一种社会道德,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社会要对每一个人的生存负责,而国家作为社会的管理人,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可得出福利制度之下,强调政府的作用与责任,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理念,B项正确;福利政策不是自由竞争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排除C项;矛盾没有解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1.
(1)特点:党和政府主导;边编制边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重视产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等。
意义: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等 。
(2)措施:放宽申请设备折旧补贴和投资信贷的限制;全面减税;制定并实施区域发展条例;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建造综合住宅;提高最低工资等 。共同之处:重视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采用计划手段;关注到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等 。
【分析】
(1)
特点:根据材料一“‘一五’计划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等主持编制的……”,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党和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该计划一面编制和开始执行,一面继续讨论修改,至1954年9月基本定稿……”,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边编制边实施;根据材料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重视产业协调发展;根据材料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等 。意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等方面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意义。
(2)
措施:根据材料二“在社会经济改革方面,肯尼迪作为一位采纳凯恩斯理论的美国总统,不顾企业界的强烈反对,在1962年改变了对申请设备折旧补贴和投资信贷的企业所加的限制……”,可得出,放宽申请设备折旧补贴和投资信贷的限制;根据材料二“……第二年又提出了全面减税的建议,并在1964年把它变成法律……”,可得出,全面减税;根据材料二“……从1961年起.他开始实施区域发展条例及有关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一系列计划。这一工程从宾夕法尼亚到亚拉巴马,穿越十一个州……”,可得出,制定并实施区域发展条例;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根据材料二“……此外,国会还拨款50亿美元来建造综合住宅,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 25美元”,可得出,建造综合住宅;提高最低工资。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重视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 定程度上采用计划手段;关注到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概括中国“一五”计划与美国肯尼迪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
【点睛】
22.(1)史实: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康德提出思想自由的主张(或道出了启蒙的真谛);黑格尔:提出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提出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表现:民主政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或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2)基本情况: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国。
主要原因:争夺世界市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德国的强大冲击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或德、意、奥三国同盟的形成)。
(3)依据: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实现与法国等国的和解,建立欧共体;领导人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默哀。
意义: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或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加强国际合作);勇于反省、修正历史错误(或重视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
【详解】
(1)史实: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德国“文化生活”中一些“孜孜不倦”的思想家成为“整个世界的教师”的史实可结合德国著名的思想家进行作答。如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康德提出思想自由的主张;黑格尔:提出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提出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政治生活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是指德意志的民主制度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民主政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2)基本情况:根据“德国人实现统一以后,就着手进行工业革命。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人口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了”可知“德国人实现统一以后”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国。主要原因:根据“英国人看到,德国的推销商已出现在他们的国外市场上;德国人作为争夺殖民地的对手已经在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出现”可知英德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争夺世界市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德国的强大冲击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3)依据:“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的史实依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国在二战后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实现与法国等国的和解,建立欧共体;领导人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默哀。这些史实的意义在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勇于反省、修正历史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