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蜀相》教学设计 备课思路
一、单元前言
学习本单元,要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还要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
思路: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学习阶段不同,所设立的教学重点方向也不同。初中属于基础语文知识积累时期,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字词的掌握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行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对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探讨,但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浅层。而在高中选用的课文里,一般的高中生都能够借助同步教辅、同步练习等工具书以及课下注释进行自主解读,除了一些非常艰涩的典故或者生僻的文化常识、词句之外,学生普遍能够通过任务明确的自主预习疏通文章大意。而单元前言的学习提示也告诉教师,应当引导学习往更深、更广阔的方面去学习。一方面,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重点在思想感情、文化精神、当代价值的体悟与思考;一方面,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连贯性。教学诗歌已经不满足于从作者生平、社会背景、创作背景去感悟诗歌本身,而且还指出了了解更有研究价值的文学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体诗的发展和特点。
2.学习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了解节奏韵律,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4.比较近体诗《蜀相》与乐府旧题《蜀道难》异同。
三、教学设计
(一)近体诗的产生和特点
自主预习: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思路:在正式上课之前印发学案,进行预习,回答问题,为上课做准备。
中国文字(指汉字)是单音字,过去许多人认为他是落后的文字。近来,许多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的语言学家认为:汉字比西洋的拼音文字不但不落后,而且有许多独具的优点。他的单字和词,既精炼,又准确,又涵义丰富。
中国的古典诗建筑在单音字和词上,很自然的产生了字数整齐的叶韵偶句,自然地产生了对仗之美。自然地由运用平仄变化和双声叠韵而产生音调音韵之美,对仗逐渐发展为律诗的美学基础之一。单就对仗的美学现象说,在上古的《诗经》和《楚辞》中就频频出现。自然地运用平仄协调与双声叠韵之美,也开始于《诗经》。《诗经》和《楚辞》中出现的对仗句,可称自然对仗。自然对仗与律诗讲究的对仗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萌芽、起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自然对仗的一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离骚》中自然对仗的一例。明白了汉语和汉字的特点,汉语单字(或词)具有平仄和讲究的对仗,就可以理解律诗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出现的自然规律。
这种为中国古典诗特有的美学现象,经过六朝和隋,到唐初有了更大发展,这就为近体诗(开始时称为今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历史准备。可以说,五、七言律诗是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在古典诗词形式方面出现的美学追求,最后达到的一种结果。这一历史运动,是在长时期中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逐步地发展为一个飞跃。一般地说,这一历史运动的最后阶段,是经过初唐时期的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到进入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等,向近体诗的格律化步步前进,成为风气。在盛唐诗人中,如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李白的五律《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又如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都是近体诗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千古名作,标志着一次历史飞跃的完成。至于绝句方面不用说了,在这次历史飞越中贡献最大的莫过杜甫。他写的近体诗不仅在当时数量最多,而且艺术的锤炼最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最深,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文学史上所谓初唐,是近体诗产生的前夜,也是摆脱不健康的齐梁柔靡文风和诗风而向刚健的“唐音”转变的过渡阶段,而四六句的骈体文也有了新的发展。王勃的骈体文就比较刚健,例如他的对仗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惟格调刚健,而且对仗有惊人之美。骈体文与近体诗,在发展上互为影响。
以汉字为统一文字的中国,幅员辽阔,方音复杂,必须有统一规定的音韵,才能有全国遵守的近体诗格律。隋、唐是中国第二次大一统后出现的朝代。这一次的大一统不是秦汉大一统的还原,而是向更高一级的发展。在北方的许多较重要的少数民族,从四世纪开始,分别在黄河流域相继建立政权,经过十六国纷争,前后一百三十五年,在经济生产和文化生活上逐渐发展,也逐渐汉化,到隋朝已统一到中国的民族混合的大家庭中。在长江中下游,即所谓江南地区,经过东晋和宋、齐、梁、陈,经济和文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隋、唐两朝,是在这样新的社会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伟大事业。
由于大一统国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上的要求,全国文字在音韵上必须统一。从隋朝的《切韵》作为统一全国音韵的雏形,到盛唐的《唐韵》出现,完成了统一的韵书。而在《唐韵》成书之前,在诗人(或有志于写诗的人)中必然对全国统一的音韵已经有了共识,否则将没法写近体诗。由此可见,近体诗的格律是建立在大唐帝国全国统一的音韵上,它是适应中国第二次大一统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唐朝打破了六朝门阀士族专政,改变为庶民地主参政,创立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一般人考中了进士即可做官,即可逐步成为显宦。这一政治制度的改变,适应着南北大一统国家的社会基础变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这新的政治制度中,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和文化艺术上成为主要力量,也大大的释放了他们的创造力。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凡是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政治黑暗的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必然遭到全面或局部破坏,至少是不能够正常发展。经过隋、唐之际的战乱后,接着出现了“贞观之治”,政治开明,物产丰富,阶级斗争大大缓和,为唐代封建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从唐高宗到中宗,虽然国内发生过短暂的局部战争,宫廷中也发生过两三次激烈的政权斗争,甚至武则天改国号为周。但全国形势基本安定,生产没有破坏,户口没有减少,所以接着出现了“开元之治”,可与贞观媲美。从贞观元年到开元末年将近百年,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一面吸收西域和印度佛教文化,一面又以长安为中心,将中国灿烂的封建文化辐射到邻近各国。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说,诗歌、散文、音乐、舞蹈、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等,都有较大发展。近体诗的出现不是孤立现象,它是从初唐到盛唐,笼罩着大唐帝国的文化与艺术的繁荣氛围(或历史条件)中形成的。而且诗在唐朝,上有帝王和宫廷的爱好与提倡,下有人民群众的热爱与重视,加上作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上下结合成为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成为诗歌发展的推动力量。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支柱。由于皇帝和宫廷的提倡,民间的吟诵和传播,而绝句多用于按拍歌唱,在平仄和押韵上有了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也推动了格律诗的发展。
律诗是一种很讲究格律的诗。每首诗规定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八句之中,一韵到底;两句成偶,共分四联。每联第二句押韵,韵脚多押平声。为使诗句具有音乐感,句中的平仄配合,既有严格规律,又有变化。律诗既是偶句成联,上下句要讲究对仗。四联之中,除首联和尾联可以不讲对仗外,中间两联(四句)必须对仗。中间四句不讲对仗便不是律诗。写律诗的诗人,他的学问修养、艺术功力、才华高低。以及他的苦心琢磨、炼字炼句、不同凡响,大部分表现在这中间的两联上。
律诗有七律和五律之分。七律虽然每句比五律只多了两个字,但音韵的变化,对仗的运用,比五律丰富,表现力较强,音乐性也较强。词的形式比律诗活泼得多,用韵也宽。为什么很多人遇到重大题材,又要用七律这种格律很严的诗体呢?关于这个问题,也只能从律诗所包含的特别诱人的(引人入胜的)美学力量作出解释。一首好诗必须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内容以及美妙的意境,对任何诗歌作品都是一样的,但七律具有独特的美学要求。它要求在很严的格律限制中做到平仄和谐,对仗精切,并于对仗中求警策。惯于写律诗的人都明白,一首律诗写成之后,必须要反复推敲。往往时隔数月或数年,重新吟咏,还要推敲和修改。这一创作现象既说明律诗写好不易,也说明创作艰苦中有无穷乐趣。要求严格遵守由盛唐诗人所确立的近体诗格律,达到内容和形式谐和与完美的地步。
(出自《姚雪垠先生漫谈近体诗的产生演进》,有删减)
1.概括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的成因和特点。(4分)
答:
原因:①文字因素:汉字的单音字和词自然产生队长、音调音韵之美。
②政治因素:大一统国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要求全国音韵的统一。
特点:①句数上,四联八句,超过八句称排律。
②韵律上,偶句成联,上下对仗,平仄配合。
③要求上,首尾两联可不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思路:以练代讲,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近体诗的成因和特点,了解杜甫在近体诗的发展上的地位及影响,课上随机点名回答。
反思:平仄是音调,用韵是韵脚,对仗是内容。在讲课的时候略略带过了一下古音四声:平上去入和普通话四声的不同。古代汉语中分为平、上、去、入 四声,而现代汉语则由 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构成。如果以现代汉语来看,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属于仄声,现在普通话里不存在的入声也属于仄声。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中的一些字,虽然在今天看属于平声,但是如果它们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入声转化来的,那么在古代就应该归入仄声,而非平声。而粤语方言里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和一些古汉语词汇,所以教学起来他们就很好的理解到了音调的变化。我举了“一”“七”的例子,在汉语普通话属于“阴平”,按照粗略的分类好像应该把它归入平声那里去,我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用粤语念了出来。我就趁机讲解了入声的特点,短而促,一发即收。然后在列出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进行对比,他们就明白了音调的变化。律诗的平仄要求非常复杂,涉及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平调”“粘对”“拗救”等等,属于大学学习的范畴。所以这里只是带领学生简单领略了一下杜甫在作《蜀相》的时候的平仄,让学生领会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匠心独运。
(二)近体诗的名称起源
格律诗的平仄规则成熟于唐代,对唐朝人而 言,唐代就是“当代”,就是“今”,所以唐人叫 它“今体诗”。但今体诗格律的研究和实践,则始 于齐梁时期,对唐人而言,那是“近代”,所以唐 人也叫它“近体诗”。唐人把不讲格律的诗叫古体 诗或古风。近体诗是中国诗歌的大宗,其基本要求 包括字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几个方面,其中 平仄的排列组合是格律的核心。
思路: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反思:格律诗的别称同学们经常搞不明白,所以顺便把名称的起源说清楚,让他们与古体诗清楚区分开来。
(三)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到了成都,终 于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在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 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 都是三国时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世称武侯祠。因诸葛亮在生前就被封为武乡侯,去世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760年春天,杜甫拜谒了武侯祠,写下了传颂千古的绝唱《蜀相》,但诗歌的题目没有提及他瞻仰的武侯祠, 而是涉及了诸葛亮生前担任的职务——蜀汉丞相。
(四)文本分析
1.学生独立思考,通读文本,理解大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杜甫探访游览武侯祠之作,为何标题不是“武侯祠”而是“蜀相”?
答:借古抒怀,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钦慕之情。
点拨: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唐代〕
解释:辅助君王使他超越尧舜,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赏析:此句高视阔步,意气风发,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大有踌躇满志、睥睨一切的气概。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居长安。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晚登瀼上堂 杜甫 〔唐代〕
解释:不再希冀有周公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只是希望有英雄人物,能够站出来洗涤污垢、扫荡乾坤。所谓“吕”,指的是吕尚,即辅助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 ;“葛”,正是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立足西川,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点燃了统一天下的希望的火炬。
赏析:杜甫到达成都,那里曾是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政治中心,抚今追昔,自然想去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瞻仰一番,于是就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史诗。
3.赏析“寻”字的妙处。
答:①“寻”:有目的地探访。②表明吊谒武侯祠的急切心情。③提问吸引读者注意,显得顿挫有韵致。
4.赏析“柏森森”的内涵和作用。
答:①渲染静谧、肃穆的氛围。②用柏树坚贞的品格衬托诸葛亮人格。
点拨: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论语十章 孔子及其弟子 〔先秦〕
解释: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赏析: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柏舟 佚名 〔先秦〕
解释: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
赏析: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
松柏:不选其他树木,指挑取柏树,借用其品格坚强、坚贞不屈的象征。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甘棠 佚名 〔先秦〕
解释: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赏析:召公在治西方的时候,治理得当,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了这首诗来纪念他。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体现了人民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古柏行 杜甫 〔唐代〕
解释: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赏析:诗比兴为体,一贯到底;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在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诗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
柏树繁茂:衬托诸葛亮的伟大人格。
5.赏析“自”和“空”的艺术效果。
答:①自:独自;空:白白地。②写出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③以乐景衬哀情,表达“感物怀人”之意。
点拨:
清人仇兆鳌说:“本诗写祠庙荒凉。“
碧草春色,黄鹏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二语但见祠堂而无丞相也。——金圣叹《杜诗解》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五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唐代〕
青草的生生不息常与时间的不断消长联系一起。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问取 一作:唤取)——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黄鹂的嘤鸣,常常被视为知音求友的象征。
石阶碧草,年复一年,只能顾影自怜,显得冷清寂寞。在欣欣向荣的碧草面前,英雄早已消没于历史尘烟中,寂寞春色无人观赏失去了意义。黄鹂啼鸣,欢快动听,可无人倾听无人相知,更显落寞。景色越是鲜活,惆怅越是益增。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解释: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恢复都城已成空谈。
解析: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杜甫仕途坎坷、请缨无路,颠沛流离:
时间
天宝六年 (747年) 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权相李林甫蒙骗玄宗“野无遗贤”,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科举落第,名落孙山。
天宝十年 (751年) 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 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 被授予一个叫做河西尉的小官。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没有赴任。
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年(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五年(756年) 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杜甫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 被俘虏,还被迫做了伪官。
至德二年(757年) 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任职左拾遗。
营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 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乾元元年(758年) 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年) 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 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 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不久杜甫又辞了职。
6.分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点拨:“频烦”,是频频劳烦的意思,是“频烦三顾”的倒装。开济:开创和有效地辅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前出师表》
史载,刘备曾三访诸葛亮,诚心向他请教如何对付当时战局的方略。当时,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根据他的政治理念,向刘备全盘提出逐鹿中原、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即西取巴蜀,北拒曹操,东连孙吴。
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他纵横捭阖、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的钦慕。
感慨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关系的融洽,引出他对君臣遇合的向往,与黄鹂啼鸣意象情感相应和。
他指导刘备开创蜀国的功勋,载入了史册。本来,刘备没有地盘,势单力薄,但诸葛
亮劝谏他凭借“天府之国”的富足和地势的险要,建立了“刘蜀”。刘备死后,作为老臣,他又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延续蜀国的统治。
盛赞诸葛亮忠心耿耿的品格。
从政治和伦理思想发展的轨迹看,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安史之乱”前后,看不惯许多主政者各怀目的,为争夺个人私利不择手段,因而高度肯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心,肯定他坚贞顽强的斗志。
7.分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点拨:
史载,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统一中原的愿望,率兵六出祁山,多次讨伐魏国,在
陕西一带与魏军对垒。而指挥魏军的司马懿,就是筑寨修垒,坚守不出。蜀兵则后劲不继,军心涣散,诸葛亮也操劳过度,不幸在五丈原病逝。可惜这盖世无双的英豪,出师未捷,赍志以殁。这永恒的遗憾,感动了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包括像杜甫在内的壮志未酬之人。写出了对历史上一切事业未成的英雄人物对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8.分析“沉郁顿挫“的风格在诗歌中的体现
①《蜀相》高度浓缩了诸葛亮的一生和他的高贵品德,但杜甫的目光,又不仅只注视在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而是放眼古今,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命运。显然,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和对历史深邃的思考,让他的目光显得阔大而沉郁。
②顿挫是指作品中所展现的意象和语言的节奏不断起伏变化,跌宕不定。这实
际上是作者感情激动和内心矛盾的外化。整首诗的韵味忽抑忽扬,忽起忽落,作者情感的曲折变化,在诗歌语调和节奏上,呈现出顿挫跌宕的韵味。
清幽繁茂的春景(柏树森森,鸟儿欢语)——人去祠空的落寞(春草自碧、黄鹂空啼)——两朝开济的功绩(功勋卓越、品格坚贞)——回天无力的结局(事业未成、工业未就)
板书:
(五)探究对比
1.概括分析《蜀道难》与《蜀相》的区别。
《蜀道难》 《蜀相》
诗歌体裁 杂言古体诗,乐府旧体 七言律诗
句式特点 七言为主,掺杂四言、五言、八言、九言等,长短不等灵活多变 结构严正,法度森然,字数对仗工整。
格律要求 不拘格律 用韵严谨,平仄相对,上下对仗
语言风格 奔放恣肆,散漫舒展,流畅轻快 沉郁顿挫、深沉含蓄
2.探究分析《书愤》和《蜀相》的区别。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蜀相》
诸葛评价 相才与军功 才略和品德
个人情感 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建业 追慕、惋惜功业未就、壮心未遂、壮志难酬
表现手法 今昔对比 融情于景
诗歌风格 慷慨激昂 沉郁顿挫
(六)拓展阅读
杜甫的一生 来源于公众号 一天一首古诗词 2017-06-19 06:45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参考文献:
1.诗圣杜甫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3-09-20]
2.《旧唐书·杜甫传》:“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3.杜甫.《全唐诗·壮游》.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杜甫.《全唐诗·壮游》.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杜甫.《全唐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唐代诗人杜甫简介 .中国华文教育网.2008-3-20[引用日期2013-07-19]
7.《旧唐书·杜甫传》: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文艺上·杜审言·孙甫》:《中华书局》,1997
9.《新唐书·杜甫传》: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10.杜甫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12-16]
教学设计参考文献:
1.说杜甫的《蜀相》出 处:《同舟共进》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作 者:黄天骥
2.杜甫《蜀相》:烈士暮年的怀古与悲叹阅读全文全文下载 出 处:《学语文》 2019年第1期79-80,共2页 作 者:苑万军
3. 近体诗格律的理论阐释 出 处:《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8-71,共4页
作 者:路伟
反思: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根据以上文献和网络资料进行整合整理,用丰富的文章资料进行参考、对比、思考,从文章的写作出路出发,配合背景资料和相关诗歌作品进行互证,领悟杜甫写作此诗的悲叹感慨,讲明白为何为叹,为谁而叹。它概括了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共同心态,道出许多人想要表达又没有办法准确表达的感情。并启发学生联系现实,体会这种事业未成、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