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1.(2023三上·泗阳期末)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会变少了,这是 现象,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 。
2.(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 、 等方法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2023三上·泗阳期末)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 流动产生的。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
4.(2023三上·泗阳期末)我们给瘪了的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 空间,用手按压轮胎能按下去,说明空气能被 。
5.(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6.(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 )。
A.水中没有产生气泡
B.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水面之上不能看到“白气”
7.(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图的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湿
B.奔跑时感觉凉快
C.转动的风筝
8.(2023三上·泗阳期末)分离食盐水和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过滤
9.(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B.
C.
10.(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 )
A.活塞不能推动
B.活塞可以推到底
C.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1.(2023三上·泗阳期末)热气球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受热上升
C.空气会流动、无色、无味
12.(2023三上·泗阳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为( )个等级。
A.8 B.12 C.13
13.(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变化中,还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木头燃烧
B.面包发霉
C.湿衣服晒干
14.(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图的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A. B. C.
15.(2023三上·泗阳期末)加热后的烧杯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是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
16.(2023三上·泗阳期末)空气是可以看的到、摸的到、没有质量的物体。
17.(2023三上·泗阳期末)除了水之外,食用油、酱油、醋等也都是液体。
18.(2023三上·泗阳期末)从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读出的温度不同。
19.(2023三上·泗阳期末)温度的单位是度,写作°。
20.(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21.(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沸腾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22.(2023三上·泗阳期末)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23.(2023三上·泗阳期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4.(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屋檐下。
25.(2023三上·泗阳期末)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
26.(2023三上·泗阳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而成的。
27.(2023三上·泗阳期末)请将以下测量仪器和它们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测量气温 测量风速 测量风向 测量降水量
28.(2023三上·泗阳期末)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回答问题。
注射器内物体的体积 向下压活塞时物体的体积 向上拉活塞时物体的体积
15毫升 7毫升 20毫升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向下压活塞时,物体被 了;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 了。如果这种物体是水和空气的一种,你认为它是 ,因为空气 (选填“容易被压缩”“不容易被压缩”)
29.(2023三上·泗阳期末)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蒸发;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会变少了,这是蒸发现象,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2.【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用加热、搅拌、研碎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答案】空气;吹来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因此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的。
4.【答案】占据;压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我们给瘪了的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用手按压轮胎能按下去,说明空气能被压缩。
5.【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6.【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7.【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对流
【解析】【分析】倒扣在水槽中的纸团不湿掉,说明的是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A。
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沙。
9.【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仰视、俯视读数都不准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读数。
10.【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容易被压缩,但不能被完全压缩,所以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橡胶塞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1.【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12.【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力是风的力量,即在任意风级上的某一定数。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1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
A.木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是物理变化。
所以此题选C。
14.【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A.它表示的是阴天,正确;
B.它表示的是阴转晴,错误;
C.它表示的是小雨,错误;
所以A符合题意。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加热后的烧杯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是烫的,因为热量的散发需要时间,因此短时间我们不能不要用手触摸。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空气是不可以看的到、能摸的到、有质量的物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除了水之外,食用油、酱油、醋等也都是液体。题干正确。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用温度计测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面,不能接触水银部分。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根据对温度的认识,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用肉眼看不见。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平常见到的水在空气中的气化过程可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类。蒸发是在水的表面进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同时发生气化的过程。水蒸气是气态,水沸腾时先是水沸腾汽化,从壶嘴里出来,然后遇冷凝结成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盐、砂糖都能溶解于水、沙子不能溶解在水里。
【分析】本题考的是常见的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糖、盐、味精、奶粉等。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由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可知,熄灭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且要盖两次,不能用嘴吹灭。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空旷的地方,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气温测量要求的范围大致在-20℃~50℃,远大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所以用体温计测量气温不合适。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27.【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风向标测量风向;温度计测量气温;风速计测量风速;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此连线即可。
28.【答案】压缩;扩张;空气;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当向下压缩活塞时物体被压缩了,当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扩大了。如果这种物体是空气和水中的一种,你认为它是空气,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9.【答案】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由下往上分别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一般我们用外焰加热。
1 / 1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1.(2023三上·泗阳期末)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会变少了,这是 现象,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 。
【答案】蒸发;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会变少了,这是蒸发现象,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2.(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 、 等方法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用加热、搅拌、研碎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2023三上·泗阳期末)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 流动产生的。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
【答案】空气;吹来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因此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的。
4.(2023三上·泗阳期末)我们给瘪了的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 空间,用手按压轮胎能按下去,说明空气能被 。
【答案】占据;压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我们给瘪了的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用手按压轮胎能按下去,说明空气能被压缩。
5.(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6.(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 )。
A.水中没有产生气泡
B.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水面之上不能看到“白气”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7.(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图的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湿
B.奔跑时感觉凉快
C.转动的风筝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对流
【解析】【分析】倒扣在水槽中的纸团不湿掉,说明的是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A。
8.(2023三上·泗阳期末)分离食盐水和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过滤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沙。
9.(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仰视、俯视读数都不准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的是温度计的读数。
10.(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 )
A.活塞不能推动
B.活塞可以推到底
C.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容易被压缩,但不能被完全压缩,所以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橡胶塞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1.(2023三上·泗阳期末)热气球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受热上升
C.空气会流动、无色、无味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12.(2023三上·泗阳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为( )个等级。
A.8 B.12 C.13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力是风的力量,即在任意风级上的某一定数。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13.(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变化中,还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木头燃烧
B.面包发霉
C.湿衣服晒干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
A.木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是物理变化。
所以此题选C。
14.(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图的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A.它表示的是阴天,正确;
B.它表示的是阴转晴,错误;
C.它表示的是小雨,错误;
所以A符合题意。
15.(2023三上·泗阳期末)加热后的烧杯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是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加热后的烧杯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是烫的,因为热量的散发需要时间,因此短时间我们不能不要用手触摸。
16.(2023三上·泗阳期末)空气是可以看的到、摸的到、没有质量的物体。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空气是不可以看的到、能摸的到、有质量的物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7.(2023三上·泗阳期末)除了水之外,食用油、酱油、醋等也都是液体。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除了水之外,食用油、酱油、醋等也都是液体。题干正确。
18.(2023三上·泗阳期末)从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读出的温度不同。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用温度计测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面,不能接触水银部分。
19.(2023三上·泗阳期末)温度的单位是度,写作°。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根据对温度的认识,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用肉眼看不见。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21.(2023三上·泗阳期末)水沸腾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平常见到的水在空气中的气化过程可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类。蒸发是在水的表面进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同时发生气化的过程。水蒸气是气态,水沸腾时先是水沸腾汽化,从壶嘴里出来,然后遇冷凝结成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22.(2023三上·泗阳期末)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盐、砂糖都能溶解于水、沙子不能溶解在水里。
【分析】本题考的是常见的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糖、盐、味精、奶粉等。
23.(2023三上·泗阳期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答案】正确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由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可知,熄灭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且要盖两次,不能用嘴吹灭。
24.(2023三上·泗阳期末)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屋檐下。
【答案】错误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在测量降雨量时,应该放在空旷的地方,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25.(2023三上·泗阳期末)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气温测量要求的范围大致在-20℃~50℃,远大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所以用体温计测量气温不合适。
26.(2023三上·泗阳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而成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27.(2023三上·泗阳期末)请将以下测量仪器和它们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测量气温 测量风速 测量风向 测量降水量
【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风向标测量风向;温度计测量气温;风速计测量风速;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此连线即可。
28.(2023三上·泗阳期末)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回答问题。
注射器内物体的体积 向下压活塞时物体的体积 向上拉活塞时物体的体积
15毫升 7毫升 20毫升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向下压活塞时,物体被 了;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 了。如果这种物体是水和空气的一种,你认为它是 ,因为空气 (选填“容易被压缩”“不容易被压缩”)
【答案】压缩;扩张;空气;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当向下压缩活塞时物体被压缩了,当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扩大了。如果这种物体是空气和水中的一种,你认为它是空气,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9.(2023三上·泗阳期末)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由下往上分别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一般我们用外焰加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