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023三上·金湖期末)( )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无关。
A.雅丹地貌 B.沙漠 C.绿洲
2.(2023三上·离石期末)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
A.岩石 B.土壤 C.腐殖质
3.(2023三上·金湖期末)可以用( )的方法将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
A.沉淀 B.蒸发 C.过滤
4.(2023三上·金湖期末)肺活量大了呼吸的次数就( )
A.多了 B.少了 C.不多不少
5.(2023三上·金湖期末)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有( )
A.橡皮 B.食盐 C.白糖
6.(2023三上·金湖期末)厨房里的排风口设在高处,是为了( )
A.方便热空气排出 B.节省空间 C.美观
7.(2023三上·金湖期末)常温下,同样温度的100毫升水能溶解的小苏打和食盐的多少( )
A.一样多
B.小苏打多一些
C.食盐多一些
8.(2023三上·金湖期末)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
A.空气 B.醋 C.石头
9.(2023三上·金湖期末)为了增强体质,成成计划每天跑1500米,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
A.人体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10.(2023三上·金湖期末)将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的是( )
A.铁块 B.玻璃 C.木头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
11.(2023三上·金湖期末)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面临 和 的危机。
12.(2023三上·金湖期末)口腔是人体的主要 器官之一。
13.(2023五上·坡头期末)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
、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运动。
14.(2023三上·金湖期末)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15.(2023三上·金湖期末)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这一袋空气很 (选填“轻”或“重”), (选填“能”或“不能”)用手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16.(2023三上·济南期末)毛毛虫死后,会变成土壤中的 。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7.(2023三上·金湖期末)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
18.(2023三上·金湖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19.(2023三上·离石期末)食盐可以在100毫升水中无限溶解。( )
20.(2023三上·金湖期末)在冬天盐湖湖面会出现“硝花”,说明湖水中的硝随温度降低,溶解能力变小。
21.(2023三上·金湖期末)每个人的肺活量大小都是一样的。
22.(2023三上·金湖期末)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了各处。
23.(2023三上·金湖期末)胃酸的气味非常难闻,但是有助于消化食物。
24.(2023三上·金湖期末)黏质土适合种花生、西瓜等。
25.(2023三上·金湖期末)呼吸时吸进的空气依次经过我们身体的鼻、气管、咽、支气管、喉、肺。
26.(2023三上·金湖期末) 土壤里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7.(2020四上·兴仁期末)请将下列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8.(2023三上·金湖期末)请分析如表格中的数据(体积分数),谈谈你的发现。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人体的气体 78% 16% 4% 2%
(1)从表格中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中大量 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和 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 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
(2)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小空间空气中的 在不断减少。
(3)学校体检时,小强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经常锻炼身体
六、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6分)
29.(2023三上·金湖期末)请你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至少写3条)
30.(2021五上·丰县期末)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1.(2023三上·金湖期末)填图,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32.(2022四上·龙岗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人每天摄取最多的应该是 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位于宝塔的第 层。
(2)人每天摄取最少的应该是 ,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位于宝塔的第 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雅丹地貌、沙漠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系;绿洲的形成取决于水源,与风的作用无关。
2.【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复杂、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3.【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糖是溶解于水的,根据溶解的特征,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常用分离糖与水的方法是加热蒸发。
4.【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大了呼吸的次数就少了。
5.【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白糖等:有的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橡皮等。
6.【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厨房里的混有油烟的热空气会随着上升,厨房里的排风口要设在高处是方便通过排风口排出去。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9.6克的小苏打。说明同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强一些。
8.【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空气是气体,醋是液体,它们都可以流动。石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它是固体,无法流动。
9.【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运动后,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安静时要多;那么此时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比安静时要多。造成运动后呼吸次数及吸入气体多的现象,是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B符合题意。
10.【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可以少量溶解在水里,多余的气体将会溢出去。因为铁块和玻璃中没有空气,所以,放入水中不会有气泡冒出。而木头中有空隙,其中含有空气,所以把木头放入水中,空气被水排出所以看到木头上有气泡冒出。
11.【答案】流失;沙化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等方法来保护土壤。
12.【答案】消化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
13.【答案】心脏;血管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14.【答案】3.62;70.8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15.【答案】轻;能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很轻,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这一袋空气很轻。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用手能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16.【答案】腐殖质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毛毛虫死后,就会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题干正确。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溶解,物质在水中是存在溶解的限度的,并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硝花现象一般是在冬天因为温度降低而硝的溶解能力变小产生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所以,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了各处。题干表述正确。
2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酸是一种酸性液体,酸性较强,具有酸性气味,胃酸的气味很难闻,胃酸是人体的主要消化液,主要用来消化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7.【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进入口腔磨碎,初步消画;然后通过食道运输到胃里;胃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和消化,并运输到小肠中;小肠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并将食物残渣运输到大肠中;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28.【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氮气
(2)氧气
(3)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从表格中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中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其他气体和氮气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氧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
(2)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小空间空气中的氧气在不断减少。
(3)学校体检时,小强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经常锻炼身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29.【答案】⑴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
⑵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
⑶使用新型抽水马桶;
⑷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
⑸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地球主要是海水含量多,而人类日常用的是淡水,淡水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如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使用新型抽水马桶;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30.【答案】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保护原有生物,制定法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被人类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当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保护原有生物,制定法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1.【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32.【答案】(1)谷类;糖类;一
(2)油脂类;脂肪;五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宝塔”第一层是各种谷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能量;“宝塔”第二层是来类和水果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糖类和维生素;“宝塔”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肉类、豆类和奶制品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人每天摄取最多的应该是谷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位于宝塔的第一层。
(2)人每天摄取最少的应该是油脂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位于宝塔的第五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023三上·金湖期末)( )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无关。
A.雅丹地貌 B.沙漠 C.绿洲
【答案】C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雅丹地貌、沙漠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系;绿洲的形成取决于水源,与风的作用无关。
2.(2023三上·离石期末)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
A.岩石 B.土壤 C.腐殖质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复杂、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3.(2023三上·金湖期末)可以用( )的方法将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
A.沉淀 B.蒸发 C.过滤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糖是溶解于水的,根据溶解的特征,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常用分离糖与水的方法是加热蒸发。
4.(2023三上·金湖期末)肺活量大了呼吸的次数就( )
A.多了 B.少了 C.不多不少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大了呼吸的次数就少了。
5.(2023三上·金湖期末)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有( )
A.橡皮 B.食盐 C.白糖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白糖等:有的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橡皮等。
6.(2023三上·金湖期末)厨房里的排风口设在高处,是为了( )
A.方便热空气排出 B.节省空间 C.美观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厨房里的混有油烟的热空气会随着上升,厨房里的排风口要设在高处是方便通过排风口排出去。
7.(2023三上·金湖期末)常温下,同样温度的100毫升水能溶解的小苏打和食盐的多少( )
A.一样多
B.小苏打多一些
C.食盐多一些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9.6克的小苏打。说明同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强一些。
8.(2023三上·金湖期末)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
A.空气 B.醋 C.石头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空气是气体,醋是液体,它们都可以流动。石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它是固体,无法流动。
9.(2023三上·金湖期末)为了增强体质,成成计划每天跑1500米,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
A.人体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运动后,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安静时要多;那么此时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比安静时要多。造成运动后呼吸次数及吸入气体多的现象,是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B符合题意。
10.(2023三上·金湖期末)将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的是( )
A.铁块 B.玻璃 C.木头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可以少量溶解在水里,多余的气体将会溢出去。因为铁块和玻璃中没有空气,所以,放入水中不会有气泡冒出。而木头中有空隙,其中含有空气,所以把木头放入水中,空气被水排出所以看到木头上有气泡冒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
11.(2023三上·金湖期末)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面临 和 的危机。
【答案】流失;沙化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等方法来保护土壤。
12.(2023三上·金湖期末)口腔是人体的主要 器官之一。
【答案】消化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
13.(2023五上·坡头期末)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
、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运动。
【答案】心脏;血管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14.(2023三上·金湖期末)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答案】3.62;70.8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15.(2023三上·金湖期末)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这一袋空气很 (选填“轻”或“重”), (选填“能”或“不能”)用手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答案】轻;能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很轻,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这一袋空气很轻。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用手能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16.(2023三上·济南期末)毛毛虫死后,会变成土壤中的 。
【答案】腐殖质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毛毛虫死后,就会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7.(2023三上·金湖期末)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题干正确。
18.(2023三上·金湖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19.(2023三上·离石期末)食盐可以在100毫升水中无限溶解。(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溶解,物质在水中是存在溶解的限度的,并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0.(2023三上·金湖期末)在冬天盐湖湖面会出现“硝花”,说明湖水中的硝随温度降低,溶解能力变小。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硝花现象一般是在冬天因为温度降低而硝的溶解能力变小产生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2023三上·金湖期末)每个人的肺活量大小都是一样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22.(2023三上·金湖期末)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了各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所以,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了各处。题干表述正确。
23.(2023三上·金湖期末)胃酸的气味非常难闻,但是有助于消化食物。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酸是一种酸性液体,酸性较强,具有酸性气味,胃酸的气味很难闻,胃酸是人体的主要消化液,主要用来消化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24.(2023三上·金湖期末)黏质土适合种花生、西瓜等。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沙质土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25.(2023三上·金湖期末)呼吸时吸进的空气依次经过我们身体的鼻、气管、咽、支气管、喉、肺。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6.(2023三上·金湖期末) 土壤里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7.(2020四上·兴仁期末)请将下列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进入口腔磨碎,初步消画;然后通过食道运输到胃里;胃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和消化,并运输到小肠中;小肠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并将食物残渣运输到大肠中;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8.(2023三上·金湖期末)请分析如表格中的数据(体积分数),谈谈你的发现。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人体的气体 78% 16% 4% 2%
(1)从表格中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中大量 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和 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 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
(2)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小空间空气中的 在不断减少。
(3)学校体检时,小强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经常锻炼身体
【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氮气
(2)氧气
(3)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从表格中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中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其他气体和氮气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氧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
(2)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小空间空气中的氧气在不断减少。
(3)学校体检时,小强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经常锻炼身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六、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6分)
29.(2023三上·金湖期末)请你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至少写3条)
【答案】⑴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
⑵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
⑶使用新型抽水马桶;
⑷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
⑸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地球主要是海水含量多,而人类日常用的是淡水,淡水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如浴室里不用长流水洗澡;厨房水池不用长流水洗菜,洗菜水可以冲马桶,一水多用;使用新型抽水马桶;洗脸盆接水洗脸刷牙,不用长流水;洗衣机用水冲马桶,一水多用。
30.(2021五上·丰县期末)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保护原有生物,制定法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土壤被人类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当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保护原有生物,制定法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1.(2023三上·金湖期末)填图,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32.(2022四上·龙岗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人每天摄取最多的应该是 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位于宝塔的第 层。
(2)人每天摄取最少的应该是 ,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位于宝塔的第 层。
【答案】(1)谷类;糖类;一
(2)油脂类;脂肪;五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宝塔”第一层是各种谷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能量;“宝塔”第二层是来类和水果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糖类和维生素;“宝塔”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肉类、豆类和奶制品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人每天摄取最多的应该是谷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位于宝塔的第一层。
(2)人每天摄取最少的应该是油脂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位于宝塔的第五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