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目标】
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及其成果,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了解当代中国法律制定的广泛性和规范性,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
【基础知识】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
(1)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
发展: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4、完善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②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④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拓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法治”是法律的运行状态和过程,表达了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之下,不允许有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一字之改,体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④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b.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c.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时间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d.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典。
拓展: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第一,法治建设要随社会需求相机而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21世纪以来几部重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便是明证。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品安全法》《选举法》的修改,《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
第二,法治建设因法律自身的局限和反法治因素的存在而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法律本身具有阶段性特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公职人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对社会主义法治造成损害;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第三,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为根本原则、政府主导、上下结合、渐进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参与的依法治国的步骤、方式、过程和路径的总称。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2)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以后
(1)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3)公民道德建设:2001年,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提出: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发展: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拓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其产生与社会存在密切相关,其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存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全面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