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史学视野
【主题1】对“魏晋风度”的再认识
材料 在汉代“儒道合一”对情欲的长期遏制下,魏晋时期产生了要求打破这种束缚、挣脱这种压制的玄学思潮,形成了“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的根本特征是“逍遥适性”。“逍遥”是《庄子》的首篇篇名,意即生命的自由放飞。“适性”是庄子的用语,意即适应、随顺生命的本性。由对人的生命本性的不同理解,魏晋风度分蘖出两种“适性”形态。一种是庄学形态。庄子认为人性无情无欲,所以“适性”的结果是“志无所尚,心无所欲”(嵇康),口不臧否人物,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方寸不乱,《世说新语》谓之“雅量”。另一种是现实形态。事实上,人性是有情有欲的。“人性以从欲为欢。”(嵇康)于是,后期玄学提倡“适性”的另一种实际形态,是纵情纵欲。《世说新语》谓之“任诞”。“雅量”是对情欲的克制,“任诞”是对情欲的放任。二者源于“适性”,同为“魏晋风度”,但内涵大不相同乃至截然对立。“魏晋风度”后来的发展,以放纵情欲为人生追求,声称“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戎)。于是“情”不再像在汉代那样被认为是“恶”,而成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善。于是诞生了“缘情”的山水诗、宫体诗和格律诗,催生了情感美学和形式美学两大美学潮流。人生而具有情欲,给情欲松绑,无疑具有解放人性的积极意义,也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的繁荣。但魏晋玄学在给情欲解禁的同时,又矫枉过正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要求否定一切理性规范,将人性仅仅等同于情欲,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于是,人成了任诞而为、醉生梦死的酒囊饭袋、两脚动物。
——摘自祁志祥《中国思想史若干重大问题的反思与构想》
【解读】人既有自然情欲,又有理性意识。理性意识使人不仅可以客观地认知外物属性,也可以反观自身,认清自我本性。“人的觉醒”就是人类对人自身的理、欲二重本性以及人的作用、地位的认识与自觉。魏晋玄学追求“从欲为欢”,主张“逍遥适性”,一方面推翻了汉代思想界压在人的自然情欲上的理性磐石,具有解放人欲、彰显人性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超越一切礼教规范,无拘无束地满足情欲,又存在背离理性、放纵兽性的偏颇与迷妄,值得反思与戒备。因此,将魏晋说成“人的觉醒”时代是不准确的。如果以放浪形骸、醉生梦死为“人的觉醒”,在现实生活中仿效,轻则受到道德指责,重则触犯法律。显然,这种对人性的理解是片面的,是对人性认识的新的遮蔽,会带来兽性放纵、道德失范等严重社会问题。正是在这个消极意义上,“魏晋风度”有违背人性的反面教训,值得总结和防范。
【主题2】魏晋至隋唐儒学的发展
材料 曹操对天命、鬼神、儒学的否定,有重大的意义。在东汉章帝召集的白虎观会议上,把儒学神学化,完成了神人合一的过程。神学与儒术的合一,是东汉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基石。以“三纲六纪”为核心的东汉神学唯心论,把君、父、夫以及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抬到了“天地”、“六合”的地位。以为“以纪纲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白虎通德论》卷三《三纲六纪》篇)。似乎天地间除了这些东西,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一切都被“三纲六纪”一网打尽。圣人包括皇帝在内,“所以能独见前睹,与神通精者,盖皆天所生也”。(《白虎通德论》卷三《圣人》篇)圣人就是神,它撒下的三纲六纪的罗网,就是神的意志。假如有谁起来反对天命、鬼神、儒学,那就是“疯子”,就是大逆不道,就要为天所镇(《白虎通德论》卷四《天地》篇:“天之为言镇也。”)。在汉朝一切都被禁锢住了。对这种禁锢的最大的震撼是黄巾大起义。而曹操以他所取得的政治地位,起来反对天命、鬼神、儒学,则为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神学化的儒家三纲六纪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起了首创的作用。此种解放,导致了这个时代文化的长足发展。
——摘自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它和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采取的相同方式,越过汉唐诸儒,回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这个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
【解读】儒家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包括先秦儒家思想,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理学思想,“心即理”——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学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二、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
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在教与学中能够体现此期间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的表现,能够多角度认识这些新成就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分析其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如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历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新成就。
3.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新成就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继承了前代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
4.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内容。
第一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讲述西汉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与交流,尤其是儒学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吸收佛道思想谋求发展的努力。教学中需要厘清西汉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融合的变化关系。
第二个子目文学艺术和第三个子目科技,讲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中需要列举归纳新成就的具体内容。
第四个子目中外文化交流,讲述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讨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有关三国至隋唐时期相关史实知识,对于此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已有了解。
本单元前3课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变迁,为本课文化方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与借力。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新成就的表现去认识新成就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价值,进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文化自信心。
五、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有关儒释道发展融合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概括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2.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列举出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新成就。
3.通过研读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认识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新成就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4.通过研读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认识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心。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右图是三教合一图,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一。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汉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是如何发展的?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有哪些?这些新成就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价值是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对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此期间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学习新知
1.儒学式微,主动求变。
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子目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经学在两汉享有“国宪”地位,士人“咸资经术”。然而,魏晋间“汉师拘虚迂阔之义,已为世人所厌”,结果是“公卿士庶,罕通经业”。……衰弱的经学已经无力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做出理论论证,名教危机成为必然。……魏晋南北朝间的朝代变换和社会动荡,使贵族们“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再加上佛教人生观、社会观的影响,纲常名教受到空前强劲的冲击。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儒学危机形成的原因。
学生活动1:阅读材料一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原因:①儒学自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不足;②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缺乏精神寄托,儒学理论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③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设计意图】纵向梳理儒学发展的轨迹,补充教材中对于儒学危机分析的不足,通过材料分析魏晋时期儒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师活动2:展示材料
材料二 佛教进入中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相当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信仰,是对神祇的祭祀与对祖先的崇敬。……神祇与祖先的信仰,没有深刻的教义,对人生种种终极关怀,不足以提供普世超越的解释。来自印度的佛教填补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空间。……自此以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儒、道、佛三家激荡,互相影响的后果。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东晋时期在辽东地区就流传一则丁令威修道化鹤的神话传说。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来化作白鹤飞回家乡,落在城门华表柱上,被一少年发现。少年不识,举弓欲射,于是化作白鹤的丁令威在空中一边徘徊一边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然后高飞冲天而去。丁令威看到荒冢垒垒,感慨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劝人修道学仙的四句歌谣,反映了当时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无奈和渴望安宁的美好愿望。
——张春鹰《三国至隋唐时期的辽东诗歌》
材料四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宗教的讨论已经完全停息,所有的人同时成为孔子、老子和佛陀的徒众。
问题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的原因。
学生活动2:阅读材料二、三、四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原因:①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②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③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经济;④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⑤道教在民间的传播,成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⑥佛教和道教关注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精神需求。
【设计意图】史料教学,针对教材中对于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不足,通过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的原因。
教师活动3:结合所学知识,讲解反佛思想产生的原因,隋唐时期儒释道发展关系。
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学生活动3:归纳反佛思想产生的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文学艺术,争奇斗艳。
教师活动4: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子目二:文学艺术。要求学生列举出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新成就。
学生活动4: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此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新成就。见表1和表2。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表1:三国至隋唐时期主要文学成就
时期 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东汉末年至三国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东晋 陶渊明的田园诗
南北朝 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
唐朝 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表2:三国至隋唐时期主要艺术成就
书法 绘画 雕塑 舞蹈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隋唐时期 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 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特色。
3.科学技术,推陈出新。
教师活动5: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子目三:科技。要求学生列举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学生活动5: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此时期科技领域的新成就。见表3。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表3:三国至隋唐时期主要科技成就
数学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
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地理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建筑 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火药 ①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①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②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教师活动6:展示材料
材料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
材料六 视文化高地论门第,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作为名门望族,必须依赖文化凝聚家族成员,以学养培育子孙后代。……而久有绵延的书法艺术,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又是当时社会时尚所钟之一,因此自然很受重视,这也是书法艺术繁盛的又一因素。……此外,魏晋时期,通过书法博取功名,获得社会荣誉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现象。
——柳称《略论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书法传承与革新》
材料七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问题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社会现实状况。
问题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原因。
问题5: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
学生活动6:阅读材料五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状况:①战乱频繁,社会动荡;②民族交融加强;③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④儒学、道教与佛教思想并立。
阅读材料六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原因:①视文化高地论门第的社会价值观念;②书法艺术成为社会时尚;③名门望族凝聚家族,维护门第的现实需要;④书法博取功名,获得社会荣誉的作用;⑤汉代造纸术的改进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阅读材料七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奠定物质保障;②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繁荣的主要新兴力量;③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④统治阶级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⑤民族交往密切,中外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吸收外来优秀成分。⑥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史料教学,通过补充史料,帮助学生认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时期文学艺术繁盛的原因。
4.中外交流,兼收并蓄。
教师活动7: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子目四:中外文化交流。要求学生完成表4知识连线。
学生活动7: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表4知识连线。见表4。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关联信息的能力。
表4:中外文化交流知识连线
教师活动8:展示材料
材料八 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的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文化更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
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抵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
唐代中国与各国频仍的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文物典籍,并参加了唐招提寺的建筑,至今鉴真仍为日本人民所怀念。日本人念念不忘唐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津津乐道唐人、唐乐、唐诗和唐代书法等。
——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的开放性》
问题6: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
学生活动8:阅读材料八和所学知识,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影响:①文化开放性促进唐朝的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②文化开放性扩大唐朝文化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③文化开放性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④文化开放性促成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史料教学,通过补充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唐朝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三)思维拓展
1.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特点
(1)三国至隋唐期间文化发展特点:
①从区域差异到统一开放。
②从传承到借鉴。
③从共生到交融。
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分裂动荡,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南北区域性差异。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隋唐时期政权稳固,思想文化上表现为统一开放。魏晋时期传承两汉儒学发展成果,同时受到本土和外来思想的挑战,至隋唐时期儒学吸收借鉴佛道思想,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多元化、多样性地域文化交融等。
(2)三国至隋唐时期与汉以前文化发展的对比
①思想文化领域异常活跃。三国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交融合流发展,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②文学艺术繁盛。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空前繁盛,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领域成果异彩纷呈。
③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等。
④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同亚洲各国的思想文化联系有了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发展,各种宗教思想相继传入与发展,加强了东亚文化圈的联系。
⑤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增加。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思想文化领域一面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警惕外来宗教对本土儒学带来的冲击,批判反思。
2.文化自信
材料九 历史上的中国曾作为亚洲最强大的文化主体,因此使之滋生起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可是在受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后,却因为失败而一度失去昔日的文化自信心,乃至鄙弃自身文化而提出“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能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比较中外文化……因为理智的理论认识表明,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而成功地存在并发展到今日,与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支撑有着莫大关系。中国民族曾经拥有的伟大、辉煌的梦想,仍蕴藏于其历经几千年之久积累下来的文化精粹之中……可以说,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存在的,否认自己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把在与列强争胜过程中的失败推诿于自己的先人更是可耻的……我们既要克服一味倒向西方的文化偏弊,也要力避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妄自菲薄。必须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在认识上正本清源。我们要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要看到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于世界民族竟争中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可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潜力,相信它终将托挺中华民族决然迈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葛志毅《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材料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论述摘选
问题7:根据材料九、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自信的认识。
参考答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不盲目滋生文化优越感,不妄自菲薄鄙弃自身文化,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审视中外文化,取长补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潜力,凝聚中华儿女走向未来。
(四)归纳小结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呈现创新、智慧活跃和多元的局面,体现古代中华文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规律的重要历史时期,即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再度走向隋唐中央集权统一时期。这个过程是中华民族不断攀登文明高峰走向盛唐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不断内生传承创新及不断与世界其他文明互动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不断被各民族认同及中国统一国家的统一深度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一时期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宋元,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启了后世一千多年佛道扎根中华文化内核的序幕,产生了突破界限与束缚的多元文化格局,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为亚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学业评价
1.(水平1-2)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中国古代政府的“反佛”活动主要是因为佛教( )
A.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B.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导致道德沦丧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评价目标: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佛教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答案解析:本题选B。佛教盛行,广建寺院,耗费了社会资源,僧人不从事社会生产,影响了政府的利益,B项正确。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原因,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佛教没有导致道德沦丧,C项错误;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儒家思想的精髄,不断与时俱进,D项错误。
2.(水平3-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评价目标: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隋唐时期三教融合并行。
答案解析:本题选C。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信息联系不大,排除A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排除B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排除D项。
3.(水平3-4)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B.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
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评价目标: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推断能力,联系所学,得出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答案解析:本题选A。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道教非常流行,与儒家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儒家思想遭到冲击,A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其他思想流派的传播情况,也没有社会动荡的信息,B、C两项错误;儒家思想始终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D项错误。
(水平1-2)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评价目标: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答案解析:本题从科举制度的影响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兴盛原因出发,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材料一中“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等信息反映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材料二中“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广等特点。
参考答案:(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5. (水平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的思辨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以及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因此,到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当然,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构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耶稣教士利玛窦发现士大夫在中国具有特别的影响力,乃选择上层路线,注意与官僚、士大夫接触,以扩大自己的影响。由于儒学是当时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还采取“合儒”的传教策略:“知儒教之不可攻破,则附会六经中上帝之说以合于天主,而特攻释氏以求胜。”利氏确立的这些传教策略在当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传教士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明清鼎革之后,耶稣会迅速与清朝合作,但在遭遇“康熙历狱”,尤其是礼仪之争后,罗马教廷否决了利玛窦的传教路线,造成官方的禁教,乾隆以后,天主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渐次式微。
——摘编自邹小站著《西学东渐:迎拒与选择》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佛教在华传播的历程,并简析其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时期佛教与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手段的相似之处,并简析天主教在华传教结局与佛教相异的原因。
评价目标: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佛教和天主教在华传播的历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佛教在华传播的历程,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因此,到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构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文化、政治、人们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来回答。(2)汉唐时期佛教与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手段的相似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和“知儒教之不可攻破,则附会六经中上帝之说以合于天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天主教在华传教结局与佛教相异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罗马教廷否决了利玛窦的传教路线,造成官方的禁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君主专制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来回答。
参考答案:(1)历程: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迅速;隋唐时期逐渐本土化;宋明时期,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三教合流局面。影响: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或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2)相似之处:通过吸收儒家思想,借助传统儒学在华传教。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天主教与儒学的文化冲突;罗马教廷传教策略的失误;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