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节 平均数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坐过火车吗?买票时有这样一条1.2 m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只要身高不超过1.2 m,乘车就可以免费。你知道怎样确定这个标准吗?
六岁的孩子身高有高的,也有矮的,如何处理呢?1.2 m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环保小队4人收集的空水瓶如下图,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前面的情境图,你能找出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从情境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空水瓶。
★所求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探究新知
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空水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空水瓶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探究新知
你能想办法让每个人收集的空水瓶一样多吗
★用画一画的方法,小红给小兰1个,小明给小亮2个,这时候他们4个人的空水瓶数量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探究新知
小结:
把多的给了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的空水瓶数量同样多。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13就是他们收集的空水瓶数量的平均数。
探究新知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14+12+11+15)÷4=52÷4=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探究新知
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探究新知
在算式“(14+12+11+15)÷4=52÷4=13(个)”中,“5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52”表示4个人收集的空水瓶的总数量,把总数量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哪个队的成绩更好?
探究新知
前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你知道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吗?
★只要算出每个队踢毽个数,对比一下就知道哪个队成绩更好了。
男生队:19+15+16+20+15=85(个),
女生队:18+20+19+19=76(个)。
因为85>76,所以男生队的成绩更好。
探究新知
前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你知道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吗?
★这样也不太公平了,因为两队人数不一样。
在人数不一样多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比较更好。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85÷5=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数是76÷4=19(个)。
因为17<19,所以女生队的成绩更好。
探究新知
小结:
看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知道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平均数有可能比一组数中最大的数大。
( )
(2)知道一组同学每个人的体重,就可以求出平均体重。 ( )
(3)知道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就可以求出这四个数分别是多少。 ( )
×
√
×
课堂练习
2.小红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次做了11个,第二次做了10个,第三次做了12个。小红平均每次做多少个?
(11+10+12)÷3=11(个)
课堂练习
3.小明10天读完一本故事书,他前6天一天读10页,后4天共读160页。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0×6+160)÷10=22(页)
课堂练习
4.小明和小红进行投篮训练,每人每次投30个球,下面统计表中分别是两个人投中的个数,谁投得准?
小明:(13+17+16+15+19)÷5=16(个)
小红:(19+15+16+18)÷4=17(个)
因为16<17,所以小红投得准。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请同学们相互分享一下。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