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家乡的小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家乡美食为契机点指导学生对色彩、线条、画面构成等知识有初步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家乡小吃色、香、味、形的描述,参照图片和相关视频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的绘画以及手工制作,提升学生观察与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力、通过对家乡美食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家乡小吃的味道、特点以及来源故事的了解,让学生对家乡小吃的传统饮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食物色彩、特点、结构进行认识并通过相应形式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体会及品味家乡小吃的外形、特色、味道以及故事从而思考采用多种形式将家乡小吃进行呈现和宣传。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黏土及模型道具、绘图纸张及文具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课程导入 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家乡小吃的视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回忆印象中的家乡美食。 2.互动:说出记忆中家乡美食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味道、故事、特点或者是与家乡美食有关的故事。 二、课程新授 1.了解家乡美食 (1)展示对各地区具有代表性小吃。 师:(展示展示钵钵鸡、龙须酥、蛋烘糕、酸辣粉等四川美食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美食来问问大家认识的,有没有自己家乡的美食。 (2)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不同学生家乡美食特点故事等。 师:老师问大家几个问题,邀请大家跟我一起思考。 ①你是哪里的人? ②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小吃?你喜欢哪种? ③你喜欢的家乡小吃是什么样子的?味道和样子如何? ④是否知道家乡的小吃的故事,或者你与家乡小吃的故事? 2.感受家乡小吃 (1)展示四川著名小吃——酸辣粉图片并进行示范描述。 师: “酸辣粉”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是一种在四川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小吃。酸辣粉是一种由农家传统手工漏制而成的条状粉条,搭配葱、姜、花椒、白芝麻、花生等多种配料,其味道与名字一样具有“麻、辣、鲜、香、酸”的特点,颜色鲜红,好吃不腻的,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大家喜爱。 (2)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感受家乡美食。 师:各个地方的小吃都是五花八门的,从做法到颜色再到小吃的味道、形状等都各有千秋,比如冰糖葫芦是沾糖的、小笼包是蒸的、酸辣粉是煮的,有甜的、辣的、咸的,形状上有条形的、圆形的、扁的,甚至有一些奇形怪状的,让我们一起在脑海里思考如何将他们的特点用不同的颜色、道具、线条从食物的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把自己最喜爱的家乡小吃表现出来吧! (3)邀请学生对家乡小吃味道、特征、颜色等进行语言表述。 师: 邀请同学们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对自己最喜爱的家乡小吃进行描述。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一:“制作”家乡小吃 (1)以“酸辣粉”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绘画或制作家乡小吃。(展示酸辣粉手绘图) 师:通过对家乡美食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他们进行制作,比如酸辣粉是条形的那么描绘的时候就要用比较柔和的线条,又因其味道是辣的,我们多采用红色来进行表达,再搭配其他的颜色来表现它丰富多彩的配料,我们可以通过绘画、黏土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现我们心中的家乡美食。 播放用黏土制作的小笼包视频,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动员学生搜索家乡美食的图片进行按图绘画或者是通过黏土的形式制作家乡美食。(展示家乡小吃图片以及黏土成品样例) 4.作业设计二:宣传家乡的小吃 为课堂上所完成的家乡的小吃作品进行推广,编写广告语,制作成小广告。如:四川酸辣粉——手工制作好味道,酸酸辣辣开胃口。 教师巡回指导 展评环节:教师点评,生生互评。
课程拓展 在社交平台上将课堂锁完成作品进行发布开展“集赞”活动,对家乡传统小吃进行宣传,对点赞数量最多的作品给予公示和表扬。
教学反思 在作业阶段对课堂秩序与安排进行严格把控,对制作起来有难度的学生可考虑进行分组制作,强调对作业细节的把握,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协作的过程中提升团队间的配合; 进一步注重对家乡小吃背景、故事,甚至是历史渊源的拓展,通过食物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获得情感的共鸣; 可在后期课程中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