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4 08: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一家公司进口了近300万件瓷器,这些瓷器对欧洲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课堂导入】
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醋瓶
1690年左右荷兰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以前世界贸易
古代史上就有以贸易为途径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注: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
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
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1)特点:
①局限性:欧亚大陆之间西欧无法直接同亚洲进行贸易。
②间接性:中间转手贸易
③局部性:缺乏稳定的全球性航路;
④贸易量较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2)原因:
①自然地理环境的阻碍
②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落后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2、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初步形成
(3)影响
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原因: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②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③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3、两次工业革命之间(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最终形成
(1)原因:
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
4、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20世纪初——1991年)曲折发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②二战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影响;
③1947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表现: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发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5、冷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 突飞猛进
(1)原因:
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②冷战的结束;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
(2)表现:
①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
②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发展阶段 原因 表现
初步形成 (15末-18世纪)
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曲折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
突飞猛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阻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
1929-1933经济危机;冷战
促进因素:关贸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
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②交通工具革新
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洲际贸易扩展,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成立、跨国公司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增长100倍)
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发展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
变化趋势:总产值、销售额、出口总额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发展势头迅猛。
特征:
①经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 ②发展势头迅猛;
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影响:
积极: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③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
消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了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原因
①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买卖双方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纹章瓷:古代的一种外销瓷器
把纹章(即欧洲诸国贵族、都市、团体等的特殊标志)烧在瓷器上,故名。
约始于明代。据瑞典统计,有三百多家贵族曾到中国定烧过纹章瓷。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茶文化国际化
2、表现:
①茶文化地位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材料1: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字字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萧风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②茶文化传播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1)茶文化国际化
A、16世纪以前: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B、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a、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
茶炊,茶汤壶。一种金属制有两层壁四围灌水在中间着火的烧水壶,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等。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年产量已达66万只。
b、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英国形成“下午茶”。
英国贵族用中国瓷器喝茶的生活场景
c、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d、日本形成“日本茶道”。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1)茶文化国际化
②茶文化传播
B、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1)茶文化国际化
③茶叶对西方的影响
A、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的茶文化对欧美等地的日常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并引发了欧美大陆的“中国热”和东方文明在西方的落地生根。
B、茶叶推进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茶具的使用。
C、茶叶贸易带去了中国的礼俗、情操、修身、养性等,茶叶被赋予了诸多精神上的内涵,并形成了完整的茶文化体系。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2)服饰的变化
①法国
C、20世纪初,法国服装师设计的女装(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大胆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A、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B、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法国宫廷服饰上的中式花纹
18世纪,描绘路易十四装扮成中国皇帝、乘坐轿子的情形
杂糅日本和服的“午茶便装”
中国传统特色的“孔子服”
吸收中国裁剪方法的
自由套装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2)服饰的变化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西服在日本流行。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1887年时任首相的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举办大型化妆舞会,把欧化之风气推向了高潮。
③中华民国早期: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知识拓展】
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统一大义
口袋为倒笔架形,寓意是以文治国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寓意是“三省吾身”,严谨治国
思考:试结合材料说说民国中山装哪些地方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哪些地方借鉴了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国家统一大业;以文治国; “三省吾身”,严谨治国。
西方文化: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3)钟表技术
①传入
A、16世纪中期,诞生于欧洲的钟表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B、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
利玛窦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
更 钟
②影响:
A、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
B、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装有钟表。
C、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铜镀金葫芦式转花钟(清)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2、表现:
(4)其他文化交流
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卧虎藏龙》
第73届奥卡最佳外语片
郎朗获德国“联邦十字勋章”
【问题探究】P59
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2
(1)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
①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表达各国文化交流的理念;
④承认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2)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有何变化
①时间观念逐渐精准化;
②逐渐适应工业文明。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