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3 20: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
A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C .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
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B. 用改良的办法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C. 采用国有化形式来消除危机 D. 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
4.“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5.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写道“那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与坦率讨论这样一个可能性:西方社会的制度或许会垮台,再也行不通了。”这场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关于这段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出危机的主要办法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危机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成为废墟
C.危机使得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这场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再无危机
7.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实行粮食税,与之前相比,税额降低了近 一半;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等;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 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恢复发展经济 ③实施以工代赈 ④减少政府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9.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 D.转向社会主义
1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千疮百孔。人们在寻找西方文明的缺陷。普遍认为问题出在“制度”上,资本主义行不通,马克思的预言即将成为现实。而相信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人却认为制度可以从内部进行改革,判断准确的干预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只会刺激经济发展。罗斯福采取了这一方案,他执政的六年里,美国经济逐步好转。材料反映出
A.改革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B.资本主义制度阻碍其经济的发展
C.罗斯福和马克思在思想上根本对立 D.发展经济要采用正确灵活的方式
11.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该计划的作用是(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B.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 D.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12.“罗斯福无意发动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13.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 )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罗斯福新政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
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 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15.右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创立养老金制度
C.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颁布《农业调整法》中学历史
16.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7.“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也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18.图表4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导致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发展滞后苏联的原因( )
A.苏联模式弊端显现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D.二战的全面爆发
19.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这一观点( )
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主张一致 B.受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C.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D.鼓励各国接受社会主义
20.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
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21.有学者称:20世纪最大的反危机经典案例“罗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机中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罗斯福新政的“机遇”是( )
A. 遏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C. 颠覆了资本主义制度 D. 铲除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22.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23.20世纪20年代,在高速发展的美国经济中,最脆弱的环节是( )
A.汽车工业 B.房地产业 C.金融信贷 D.商品零售业
24.下列属于1929年——1939年的常用语是( )
A.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 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联合国
C.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国民公约 D.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二、非选择题
25、、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换言之,新政无非只是一种权宜的解决办法而已,这种权宜之计经不起严峻的考验,迟早总是要维持不下去的。 —(美)菲利普·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4).“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答案
1-5BCAAD 6-10AACCD 11-15DACCC 16-20CACBB 21-24BDCA
25、(1)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
(3)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5)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克服基本矛盾,无法根本解决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