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表明张伯伦思想发生根本性变化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尖锐化
D.表明张伯伦仍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3.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1940年,共有12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
B.这些国家与法西斯关系密切
C.美国退出了国联
D.法西斯国家的欺骗性宣传
4.从1945年11月开始盟国对纳粹战犯进行了为期长达10个多月的纽伦堡审判,其法庭起诉书指控被告犯有反人道罪的罪行。下列史实可以用作法庭证据的是( )
5.“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描绘的这一情景发生在( )2·1·c·n·j·y
A.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期间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
C.《慕尼黑协定》签订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6.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
B.使西班牙法西斯化的“绥靖政策”
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
7.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
①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 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来源: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41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9.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的联合
10.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转折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1世纪教育网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
①意大利投降 ②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 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1943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其间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政治成就应是( )
A.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中国与美、英、苏等国筹划成立联合国
D.美国修改“中立法”,开始援助中国抗战
13.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了德军
14.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写到:“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没有军事意义的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13万人伤亡。正如国务卿贝尔纳斯所说:‘炸弹扔在日本,正是为了在俄国收到效果。”’由此可见,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根本意图是( )
A.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B.威慑苏联
C.验证核威力
D.攫取世界霸权
15.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下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B.严重削弱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一八事件后,1931年11月英内阁决定英国的远东政策“应该是一种和解政策”。
外交大臣西蒙对此的解释是:“政策——对日和解。对中国——不要只是依靠别国,尽你们自己的责任,不要寻求转向盟军。对日本——我们不想实行制裁。”
——B·A·李《英国与中日战争1937~1939》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21cnjy.com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
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
材料三 他们(日本人)知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靠被征服国家千千万万人的血汗和眼泪建造起来的,为什么会突然显示出这些国际美德呢?正像松冈洋右一本正经地强调的那样,“西方国家教日本人打扑克,但赢得了大部分钱后,却又宣布这种游戏不道德,而改打合约桥牌了”。(按:扑克和合约桥牌是两种不同规则的纸牌游戏)在大多数日本政治家看来,西方人的良心像狗一样,是专门对陌生人叫的。21·cn·jy·com
——查尔斯·坦西尔《后门之虎》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和解”政策的实质。(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英、美在对待日本态度上有一定的差异?(8分)21·世纪*教育网
(3)尽管国际联盟有所妥协,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但日本方面仍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为什么?(4分)www-2-1-cnjy-com
1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1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图1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反映的时间及政策,并评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政策。(6分)
材料二 图2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中心印有“抗战救国”字样。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21*cnjy*com
图2
(2)图2反映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有何积极意义。(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2-1-c-n-j-y
——摘自新华网(2005年)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温家宝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
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概括日军侵华暴行。(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在德意志统一之前,普鲁士王国就具有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而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这一传统,这对德国法西斯上台产生了重要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
2.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说明当时英德之间已经存在矛盾,但张伯伦政府又未明确表明放弃绥靖政策。
3. 答案:A 解析: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政策,因而它名誉扫地。
4. 答案:D 解析: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在波兰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罪证,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属于反人道罪的罪行,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德国内政;B项属于德国的侵略行为,不符合“人道罪”;C项属于德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故排除A、B、C三项。
5. 答案:D 解析: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坐视波兰灭亡。材料反映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法对德的“静坐”状况。
6. 答案:D 解析:该法案的通过使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可以购买和运输军火。
7. 答案:D 解析: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排除含②的选项。
8. 答案:A 解析:B项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是直接原因;D项不符合史实。随着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美国对日本进行贸易限制。
9. 答案:D 解析:注意图中的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最终促成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21教育网
10. 答案:C 解析: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出现转折是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故①苏联,②美国,③中国,④英国均是当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 21*cnjy*com
11. 答案:C 解析:从1943年11月至1945年2月欧洲战场发生的重大变化包括②③,①发生于1943年9月,④发生于1945年4月。
12. 答案:A 解析:从题中时间信息“1943年11月28日”,可判断出蒋介石讲这番话的背景是开罗会议召开,而《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故A项符合题意。
13. 答案:A 解析:A项史实发生在1944年,依据图中所给的时间即可确定A项不能被读出。
14. 答案:D 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根本意图”,A、B、C三项从属于D项。
15.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故B项表述不严谨。
16. 参考答案:(1)纵容日本法西斯侵略。
(2)原因:①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打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共同建立的统治秩序;②损害了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③影响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差异: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②美国实力增强;③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是美日矛盾。
(3)日本方面认为:西方国家在侵略扩张方面奉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拒绝退出中国东北;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解。www.21-cn-jy.com
解析:第(1)问,结合1931年的国际环境和英国政策分析,当时英国政府实施“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纵容态度。第(2)问,第一小问,从美国在华的政策被打破、自身利益受损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根据美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实力等回答。第(3)问,根据“扑克”和“合约桥牌”的比喻可得出日本不满的原因。
17. 参考答案:(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政策:中立政策。
评述:这一政策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出处:21教育名师】
(2)变化:由中立政策调整为抗击法西斯侵略。
意义:加强中、美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方面的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8.参考答案:(1)暴行:研制化学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南京大屠杀。
(2)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地位: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1世纪教育网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