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选修4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来源:21cnj*y.co*m】
1.下图所示历史人物原籍属于今( )
A.湖南省 B.湖北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2.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而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马克思写《资本论》也耗尽了他们几乎一生的心血。这一切说明( )
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B.善于写书立传能使人取得卓越的成就
C.自强不息是人通向成功的阶梯
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的目的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方法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替人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 ②到南洋与其他医生交流 ③博览群书 ④搜集药物、标本和药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徐光启是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5.下列中国古代著作中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的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6.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下列最能体现近代科学曙光的是( )www.21-cn-jy.com
A.《农政全书》 B.《四库全书》
C.《天工开物》 D.《红楼梦》
7.下列各项联系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抽象的理论概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大庆油田的发现
C.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的方法——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
D.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原子弹的研制
8.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9.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www-2-1-cnjy-com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21世纪教育网]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10.他的著作一直被称为“最难看懂的书之一”,但对看得懂的人来说,它是一盏明灯。它不仅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天体的轨道,而且指出了天体运行的引力。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2-1-c-n-j-y
A.莱布尼茨 B.笛卡儿
C.牛顿 D.爱因斯坦
11.下图人物为爱因斯坦与普朗克,二人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
①推动经典物理向现代物理转变 ②提出相对论与量子理论 ③改变了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向与角度 ④引导人们研究的领域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中的男主角从21世纪穿越时空隧道到了秦朝统一前。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盛行一时,为这类作品盛行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13.电视连续剧《天仙配》中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忍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2·1·c·n·j·y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14.“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恩格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5.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之所以被看做是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
B.牛顿力学采用了数学的方法
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16.下列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①哥白尼 ②牛顿 ③法拉第 ④爱因斯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詹天佑在美国专门学了四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 )
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
B.清政府的腐败
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21世纪教育网
D.詹天佑参加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18.下图为各国发行的部分纪念牛顿的邮票,在邮票画面上出现的内容有哪些( )
①微积分 ②二项式定理 ③牛顿经典力学 ④研究《圣经》,寻找上帝存在的依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
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是( )
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学习得来 ②都有政府的大力协助 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 ④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获得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释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的原因。(4分)
(2)图2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怎样评价当事人?(8分)
(3)如何评价图3中科学家的科技成就及其地位?(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材料二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就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是努力工作,Z是少说废话!这个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21教育网
材料三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19世纪的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出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庙堂”。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可知,“A=X+Y+Z”带给爱因斯坦巨大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伟大成就。(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普朗克的老师对他的告诫?近乎完美的物理学存在什么局限性?(8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位科学家给你怎样的启迪。(8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是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21·世纪*教育网
2. 答案:C 解析:李时珍、达尔文、徐霞客、马克思完成各自的著作都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完成著作的。
3. 答案:C 解析:李时珍没有到南洋与其他医生交流,排除含②的选项。
4. 答案:B 解析: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农学方面,被称为“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答案是B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 答案:A 解析:《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它“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体现了进化演变的思想。故选A项。
6. 答案:A 解析:近代科技的特征是注重实验,属于实验科学,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农政全书》,故选A项。【出处:21教育名师】
7. 答案:A 解析:李时珍提出“医者贵在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而非理论概括,故选择A项。
8. 答案:D 解析:A项与题干无关,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 21*cnjy*com
9. 答案:D 解析:“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即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贡献,A项没有体现此内容,B、C两项分别为李时珍、詹天佑的成就。故选D项。
10. 答案:C 解析:注意提取关键信息,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天体的轨道”“天体运行的引力”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1. 答案:D 解析:题目中要求的是物理学方面的影响,③不属于物理学方面,故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为D项。
12. 答案:C 解析:穿越时空体现的是相对论,而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13. 答案:A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空间、质量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本题中只是假设,其年龄、青春都是变化的。
14.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光学、数学和力学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只有牛顿。
15. 答案:C 解析:人的认识受时代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在当时人们的研究领域还未深入到高速运动状态的宏观宇宙和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故把经典力学当做绝对权威,答案为C项。
16. 答案:B 解析:哥白尼的贡献主要是在天文学方面,由此排除含①的选项。
17. 答案:B 解析:詹天佑在回国前已经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学士学位,故A项错误;中法战争开始于1883年,清政府被迫应战,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C项错误;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而詹天佑回国是在1881年,故D项也可排除,故答案为B项。
18. 答案:D 解析:“研究《圣经》,寻找上帝存在的依据”反映了牛顿晚年的困惑,不属于应该纪念的理由,故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D项。
19. 答案:B 解析:正确理解“科学改变世界”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①②③④都体现了科学对世界的改变。
20. 答案: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②符合爱因斯坦,与牛顿不符,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项。
21. 参考答案:(1)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做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故称牛顿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
(2)意义:京张铁路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评价:詹天佑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深为中国人民所敬仰,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3)成就:李四光在冰川学、古生物学、地质力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创立了新的理论——地质力学;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受中央委托组建地质机构,规划地质科学研究与勘探工作,并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还用自己的理论指导了中国几个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
地位: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创设新情境,问题都比较简单,主要依据牛顿、詹天佑、李四光三位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对国家、社会产生的影响等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22. 参考答案:(1)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于20纪初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世纪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物理学似乎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②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到了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3)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只有勇于探索、不懈追求,才能有所成就。
解析:第(1)问属于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主要回答其最杰出的成就——相对论;第(2)问要结合19世纪物理学领域的状况理解普朗克的老师对他的告诫,19世纪物理学的局限性即牛顿经典力学存在的缺陷;第(3)问属开放性题目,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