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课时
回忆往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人离别时,多作送别诗。今天,你们即将小学毕业,大家很快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你们想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呢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好的活动计划才能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了解活动,制作方案
(1)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活动内容。
(2)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活动重点、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3)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采纳课本中提出的一些建议。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课本。
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思考:从“活动建议”中你知道了什么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学生讨论活动应如何开展,还可以补充哪些活动。
1. 学生汇报活动内容。教师相机提示:围绕“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 如何开展活动
明确内容,突出重点
①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②回忆并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成长的足迹”。
③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说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填写时间轴。
④搜集、筛选成长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分类,制作成长纪念册。
(1)回忆往事。
①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母校、师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②为老师和同学写毕业赠言。
③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④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2)依依惜别。
在这么多的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有两个:
一个是搜集、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
另一个是举办毕业联欢会。“综合性学习”中的其他学习也都是围绕这两大活动进行的。
四 小组合作,制订计划展示表格。
3,归纳活动重点。
呈现形式
书刊式、网页式……
制作步骤
收集、筛选成长资料,并进行分类。
按照成长纪念册的内容进行编排,做好封面、扉页、正文等。
制作成长纪念册
编排要点
突出主题,体现真情。
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图文并茂,美观大方,富有创意。
(5)展示成长纪念册,进行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回顾本板块的活动过程,
从整理资料的方法、印象深刻的地方、感受、改进和建议等方面交流自己的收获。
1.总结:合理、科学地制订计划能更明确我们的目标,能更有效地节约我们的时间。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吧!
2.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尊师重道的故事。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共38张PPT)
第2课时
回忆往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老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上节课,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尊师重道故事的作业,下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
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和老师有关的文章,看一看文中的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现在,我们先来学习《老师领进门》。
老师领进门
刘绍棠
例如:谁领谁进什么门 “门”指的是什么 是怎样领进门的
2.提问: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刘绍棠(1936-1997),中国作家。河北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1954 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 年在团中央工作。同年回家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写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等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2. 作者简介。
3.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好奇刘绍棠是怎样成为一名作家的吧 是怎样的老师运用了怎样的“绝招”使幼小的刘绍棠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呢
(田老师用讲故事的“绝招”让刘绍棠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请同学们读文章,思考:田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田老师讲的故事打动孩子们了吗 从哪里能看出来
1. 交流: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谓一绝,你能用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
研读课文,感受师恩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1)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话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同桌交流
(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我”人迷的样子
①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
(入迷)
“入迷”是什么意思
专注某种事物到了沉迷的程度)
(恍如身临其境、发呆、惊醒)
(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我”喜欢听田老师讲故事;“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爱上了文学)
②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①作者从田老师动人的故事中收获了什么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田老师培育了“我”,他的故事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使“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②田老师讲故事和“春雨点点人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不仅把“我”引入了令人神往的境地,还大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激发了“我”编故事的欲望,也就是这样,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像春雨悄悄地滋润大地一样,田老师默默地培育着“我”)
③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作比喻呢 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时会有怎样的情景 种子会有怎样的感受
(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3.田老师“春雨点点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
春夜喜雨(节选)[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4.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当“我”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四十年的田老师,“我”是怎样做的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作者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这个“门”指的是什么 你想对田老师说些什么
(文学创作之门)
(田老师,您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您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5.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说的
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拓展: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小组讨论)
①田老师非常谦虚。
②田老师认为当年他只不过是讲讲故事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要刻意去培养一名末来的作家。
④田老师认为作者的成功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作者自己努力的结果。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表达了什么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田老师心意的理解,应该选哪一个 (
(第4个)为什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6. 指名读重点句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1)如何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2)如何理解“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会忘记;即使是小小的恩情,“我”也不会忘记)
(3)学生齐读这句话,思考: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田老师怎样的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对田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7.作者认为田老师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一直在他的作品里赞美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向您祝福!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1.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学习黄蓓佳所写的文章《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这位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小结过渡,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3)当“我”听说“我”的作文《补考》被贴在报栏上时,“我”有怎样的表现
(4)“红双圈”给“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文章写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我”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我”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的事情,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作文《补考》的经历:贴在报栏上一刊登在县办刊物上一发表在地区刊物上一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3.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3)“我”的表现是“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
(4)“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作家。
4.总结写法,体会感情。
(1)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作文《补考》可以说是作者成长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大门。可见,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一点小小的鼓励。
文章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我”人生的引领作用。(板书:以小见大)
1.总结:当你长大成人,面临如何选择职业的难题时,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后来的选择。当然,要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总结,课外延伸
2.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以忘怀的老师吧,你最想感谢哪位老师呢 请你在"感恩卡”上写几句向老师表示祝福或感谢的话,并将“感恩卡”亲手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