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必修3单元检测: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必修3单元检测: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01 21: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岳麓必修3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3 000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便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而不中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汉字的推广无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你推测,西汉文书上的字体最有可能是(  )。
A.甲骨文 B.行书 C.隶书 D.楷书
3.“曲水流觞”,续写兰亭风雅。2011年4月,第二十七届中国兰亭书法节隆重举行。海内外众书法家身着晋朝服饰,兴致勃勃地参加曲水流觞活动,以纪念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4.《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5.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  )。
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 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
6.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集体舞蹈图 B.《人物龙凤图》 C.《女史箴图》 D.马王堆汉墓帛画
7.下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摹本),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下列对此画作的作者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B.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C.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D.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
8.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有人称赞苏轼的画作“与可能为竹写真,东坡解与竹传神。墨君有语君知否,须信黄华是何人。”这反映出(  )。21·cn·jy·com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1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11.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荷叶墨色淋漓,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
A.讲究工笔重彩 B.强调个性表现 C.重视气势雄壮 D.追求摹写逼真
12.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2011年6月,我国首个以诗经为主题的文化园,在十堰房县正式开建。《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风”是周朝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14.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其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
15.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21世纪教育网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16.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根据明朝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拍摄的,其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间接地反映出明代出现(  )。2-1-c-n-j-y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7.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18.下图为我国著名的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神庙。其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以下因素与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无关的是(  )。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B.文人的推动
C.统治者的因素 D.对外交流的加强
19.下图为杨建伟教授编著的名作《南戏寻踪》书影,该书收集了众多浙南民间戏曲现存的乡土资料,试图采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南戏进行追溯式的描述。如果我们对该剧种诞生的根本原因进行追寻时,答案应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20.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特别发行“中国京剧脸谱”系列金质纪念币之“包拯”。金币在手,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更显京剧作为中国国粹的精髓所在。京剧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无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www.21-cn-jy.com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材料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出处:21教育名师】
——王国维《人间词话》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www-2-1-cnjy-com
——《明清小说》
请回答:
(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无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外交官的感慨说明什么问题?(5分)
(2)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它繁荣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3分)
(4)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分)
22.书法、绘画、京剧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三者有相通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21·世纪*教育网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中,京剧获全票通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迎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21教育网
——新华网
(1)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6分)【来源:21cnj*y.co*m】
(2)材料二中的两幅绘画是哪一种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形成于何时,有哪些角色行当,在表现人物方面与材料二中的绘画有何相似之处?(3分)21*cnjy*com
23.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3分)
(2)图2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3)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3分)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3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D 点拨:中国文字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简化的,①错误,可由此排除A、C两项;④表述错误,故D项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2. 答案:C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是小篆,后来逐步开始使用隶书,汉朝广泛流行隶书。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
3. 答案:A 点拨: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晋朝”“兰亭”予以判断。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兰亭序》是其著名作品。
4. 答案:D 点拨:由“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及“代表字体”等信息可知,这里的“柳骨颜筋”与书法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骨”反映的是柳公权的书法,“颜筋”反映的是颜真卿的书法,柳公权、颜真卿是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所以答案为D项。
5. 答案:A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发展为自觉艺术,是文人意境的反映;而宋风俗画、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市民阶层崛起的体现。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A项。
6. 答案:A 点拨:注意题干关键词“新石器时代”,B、C、D三项均为新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故选A项。
7. 答案:C 点拨:《送子天王图》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
8. 答案:C 点拨: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
9. 答案:B 点拨:材料强调苏轼的画作注重神韵意趣而不重写形,故B项正确。
10.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特征的理解。宋代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11.答案:B 点拨: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故B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答案:D 点拨: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本题应选D项。
13. 答案:A 点拨:《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的风格是写实的,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
14. 答案:D 点拨: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笔下的“美人”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
15. 答案:A 点拨: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
16. 答案:A 点拨: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实际上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其头上的紧箍咒实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
17. 答案:B 点拨:杜甫被称为“诗圣”,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是“二程”,故C项错误;吴道子主要从事的是宫廷画、宗教画的创作,故D项错误;而“颜筋柳骨”正是唐朝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18. 答案:D 点拨:中国古代戏剧是在中国内部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推动而产生的,与外来因素无关。
19. 答案:A 点拨: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南戏形成。
20.D 点拨: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之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京剧。
21. 参考答案:(1)唐朝的统一和安定;科举制的推行;经济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佛教文化的影响。说明问题: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2)词。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数量不断增加;科技的发展;词更适宜抒发感情。
(3)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
(4)我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通俗化;古代文学不断继承并发展。
点拨: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教材分析原因,分析外交官的感慨时要联系其针对的主要问题。第(2)问,材料二明显使用的是词的表现形式,其繁荣的原因应联系教材分析。第(3)问,要紧扣材料进行归纳,注意几个关键词。第(4)问,从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
22. 参考答案:(1)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学习前代经验。
(2)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3)19世纪中期。生、旦、净、丑。用写意的手法塑造人物。
点拨:第(1)问从材料中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观察画作可知是文人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3)问,前两问为常识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最后一小问京剧与绘画的相似之处可从二者的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
23. 参考答案:(1)书体:楷书。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2)画种:年画。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
(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
点拨:本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第(1)问,图片中书法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应属于楷书。第(2)问,看懂图片并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应紧扣教材知识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第(4)问,注意结合三幅图片的时间及内容命制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