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02 06: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下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福建省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分析其历史背景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
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热烈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祝贺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起来”
3.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2·1·c·n·j·y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4.“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  )
A.1954年宪法 B.《共同纲领》
C.1982年宪法 D.《临时约法》
5.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新中国成立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21·cn·jy·com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6.“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段话表明了(  )www-2-1-cnjy-com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D.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8.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9.“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cnj*y.co*m】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0.下图是一张历史照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受到接见的红卫兵脸上都带着狂热的崇拜,这张照片见证了那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但这也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主要是指(  )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参加政治协商
C.基层民主选举 D.依法治国
12.最近两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称不断涌现。这些称呼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出(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健全
B.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农村21世纪教育网
C.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D.村民已真正实现了自治
13.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14.下图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这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
15.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21cnjy.com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1957年4月,毛泽东公开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台湾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意愿。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这说明1979年以前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21·世纪*教育网
A.坚持和平统一,不主张使用武力解决
B.通过国共两党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
C.主张武力解决,但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努力
D.坚持和平方式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18.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21世纪教育网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19.下图是诗人余光中深情地朗诵《乡愁》的场景:“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www.21-cn-jy.com
A.民族区域自治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国两制”
20.“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向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该词反映的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2分,22题18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21*cnjy*com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6分)
材料二 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版权所有:21教育】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2)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8分)
材料三 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
材料四 2011年“两会”召开之际,CCTV新闻、新华网等连续第四年开设《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论坛,广大网友踊跃参与,总理则在记者招待会上深情回应网友们的提问。
(3)从海选村官到总理通过网络关注民意,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4分)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网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请说出你们的选题依据。(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6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材料三阐述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上取得了什么成就?(8分)
材料四 “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政治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台湾风云》
(3)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藏和平解放”“跨过鸭绿江”等信息可以确定“新宪法”是指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答案:B
6:答案:C 解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据此②③中“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说法错误,①④说法正确,选C项。
7: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中信息,理解生产发展与巩固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根本在于使当地生产力得到发展,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C项是正确的,与题意相符;而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修正主义”“无产阶级当权派”等可以判断这一场景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9:答案:D
10:答案:A 解析:“文化大革命”最大的教训就是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吸取教训,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化大革命”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
11:答案:C 解析:基层民主选举是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D 解析:解读图片信息,并结合题干时间限制解答。A、B两项时间不符合题意;C项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因此D项正确。
15:答案:C
16:答案:C 解析:1979年以前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解放台湾,也就是武力解决,故A项错误;B项是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方针。21教育网
17:答案:D 解析: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可判断是指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其根本保证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8:答案:B 解析:A项“普遍认同”过于绝对化;“一个中国”的共识是1992年达成的,C项错误;港澳回归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上不符合,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为解决海峡两岸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0:答案:C
21:参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变化:①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②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③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2-1-c-n-j-y
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3)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
(4)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反映民意,加强民主监督,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21*cnjy*com
22:参考答案:(1)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
(2)政策:“一国两制”。成就: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3)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