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答案
1.D
2.A
3.B 4.C 5 C 6 C 7 A 8.BC 9 AD 10AC
11【答案】(1)低压交流 (2)0.02
(3)0.682
12①控制变量法;②CD;③A、如图所示;
13【解析】由题意得T3=Mg,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T1=T3cot60°,T2=T3/sin60°.即T1:T2:T3=1?:2?:.
14【解】(1)当斜面光滑时,物体受力如图1所示.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G1=mgsinθ,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gsinθ
(2)当斜面粗糙时,物体受力如图2所示.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合外力为零,所以有FN=G2=mgcosθ,此时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μFN=μmgcosθ,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1-f=ma,解得a=gsinθ-μgcosθ.
15【答案】(1) (2)
【解析】
【详解】(1)分解物体撞击斜面的瞬时速度,如图: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解得:,
则物体飞行的时间为:.
(2)由平抛的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得物体下落的高度为:.绝密★启用前
大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圈,回到原地,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A. B. C.0,2R D.
2.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C.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而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
4.物体在力作用下将物体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
B.与间的摩擦力大小随的增大而增大
C.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的增大而变化
D.相对的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
5.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图线如图所示, 则由图线可知
A.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 B.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6.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在蹬地过程中
A.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吸引力 B. 地面对人的弹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弹力
C.地面对人的弹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吸引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7.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二. 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下列物理量中,其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
A.力 B.时间 C.位移 D.速度
9. 如图所示,高为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现有一质量为的滑雪爱好者,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平台边缘滑去,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取重力加速度)由此可知正确的是
A. 滑雪者离开平台边缘时的速度大小是
B. 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
C. 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D. 滑雪者着地的速度大小
10.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拉力F的作用,弹簧伸长了10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
B.弹簧所受的合力为20 N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200 N/m
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第Ⅱ卷
三.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6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_电源(填“低压直流”、“低压交流”或“220 V交流”).
(2)若所接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3)图乙是绘出的小车速度—时间关系图线,根据图线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8分)
①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③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0.20 0.30 0.40 0.50 0.60
0.10 0.20 0.28 0.40 0.52
A.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2上作出图象________.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3.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三条细绳中的拉力之比为?(10分)
14.一个物体质量为,放在一个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12分)
(1)若斜面光滑,求物体的加速度;
(2)若斜面粗糙,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物体的加速度.
15. 如图所示,以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空气阻力不计,求:(18分)
(1)物体飞行的时间;
(2)物体下落的高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