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4 06: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 课 题 总课时
课 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主备人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进而把握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运用肖像、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鉴赏一个典型到懂得一类人,由一个典型反观世态百相。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设想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思考: 1.别里科夫只是个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2.别里科夫的结婚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悲剧,说明了什么 3.埋葬了别里科夫,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4.柯瓦连科姐弟出现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5.“套子”是怎样决定了别里科夫一生的命运? 6.别里科夫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二、字词预习 诃hē:契诃夫。 降xiánɡ服:投降屈服。 辖xiá制:管束。 噩è梦:可怕的梦。 孤僻pì:孤独怪僻。 怂恿sǒnɡyǒnɡ: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促狭cùxiá:刁钻,爱捉弄人。 筋jīn疲力尽:又作精疲力竭,非常疲劳力气用尽。 讥诮qià:冷言冷语地讥讽。 怔zhènɡ住:发呆。/怔忡zhēnɡchōnɡ:心悸。 滑稽jī:言行引人发笑。/稽qǐ首:一种礼节。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在生活里,人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开枪自杀,悬梁自尽,谈情说爱,都在谈聪明话,人们不过是吃饭而已,仅仅在吃饭时,他们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们的生活毁掉了。” ——契诃夫 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也可以说是规矩,它实际上是指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生活圈子),它对人的要求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王诚良 《套子之我见》 作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毕业后,一边行医,一边写作。 契诃夫一生活了44岁,有25年的创作活动。写下了七百余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作品揭露沙皇专制的残暴,讽刺市侩的庸俗,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取材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者、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事件里发现具有意义的人和事,以反映社会的问题。 他的小说简练朴素,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投机善变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中篇小说《第六病室》抨击沙皇专制暴政,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受到很大震动。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契诃 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樱桃园》)等,曲折反映了俄国大革命前夕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小说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19世纪末,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发展。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三世加强专制统治。 时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 沙皇制下,警察林立,特务出没,冤狱遍布,俄罗斯大地恐怖笼罩。受欧洲进步潮流的影响,俄国进步的知识分子,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反对专制统治。出身。 平民的契诃夫同情劳苦大众,憎恶专制制度 导入 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有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塑造人物形象(虚构),具有故事情节(完整),描写活动环境(具体)。小说表达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指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或事;作家通过艺术形象使作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被称作艺术的真实。 二、方法指导 从人物入手解读文本(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 分析人物言行 (内心世界)比较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 把握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了解社会环境 (活动舞台) 揣摩作者态度 (创作意图) 思路:自读—解读—品读—悟读 三、阅读鉴赏 1、自读: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对别里科夫的初次印象。 在最晴朗的日子里,穿雨鞋,带雨伞,穿着暖和棉大衣…… 走在街上,带着墨镜,低着头,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走路低着头,猫着腰,把脸藏在衣领里,恍恍惚惚的一个人……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日常生活和恋爱故事) 描写角度摘 要点 评 外貌雨靴 大衣 雨伞 套子 衣领 眼镜 典型带夸张的描写。 套子种种无时无处不在。行为堵耳朵 支车篷 造套子 隔绝人世语言歌颂过去 古代语言 不祥叹息思想禁止就行 别闹乱子 套子式论调 通宵做噩梦环境当局的耳朵 全城受辖制 卧室像箱子 床上挂帐子 被子蒙脑袋
别里科夫的恋爱故事 故事内容言行心理婚姻契机校长太太撮合 华连卡招人喜欢 五等文官的女儿 有田产决定结婚昏了头漫画事件人们全接到别里科夫恋爱的漫画:穿鞋 卷裤 挽女人脸色发青 嘴唇发抖难堪极了单车事件华连卡骑车 嚷:多可爱脸色发白 搓手 打哆嗦心神不定 滚楼事件了却心事:没一点关系 给您忠告:政府没有通告悲凉的声调脸色苍白 恐怖的神情 滚下楼遇女士心慌意乱 别人取笑 闹出乱子
2、解读:典型语言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祥林嫂)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阿Q)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莱特) 别里科夫的经典语言是什么?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怎么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 语速、重音 体会人物心理 3、品读:人物形象的塑造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药》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 《祝福》 提问:契诃夫刻画别里科夫的传神之笔是什么? 脸色 提问:小说中多次刻画别里科夫的脸,最能表现别里科夫心理变化的是哪几次? “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沉。” “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她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 提问:脸色变化说明什么? 对新生事物的畏惧程度不断加深。 提问:能否对别里科夫的“脸”换成对眼睛的刻画? 答案预设:(1)不能。眼睛是心理的窗户,他僵死的心灵早已把这扇窗户关闭。 (2)不能。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眼睛能透露内心世界,戴着墨镜藏起来更符合他的形象。 (3)能。由别里科夫的性格决定,他的眼神应该是胆怯、多疑、呆滞、无神…… 语言训练 “她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请把原文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内容补充出来。 4、悟读:主题把握 提问:小说题目“套子”仅仅是指雨衣雨鞋甚至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吗?为什么?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 若有,你怎么看? 答案预设:古文教师别里科夫性格怪僻、虚伪、变态,是一个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新思想、新事物包括生活中任何一点变化的“套中人”式的人物。生活里,别里科夫为自己为他人和社会造了形形色色“套子”,成为可笑可憎而又可悲可怜的人物。 作者能抓住能揭示人物性格的外貌、心理、语言、行为等诸多细节,简练、生动、夸张而又合乎情理地进行描述,因而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别里科夫的“套子”也是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也是社会民主、思想进步、生活美好的反面。 人物的典型意义:别里科夫生活的那个小镇实际上就是当时俄国社会的缩影。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时期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执行者,是落后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他生活在知识界,更多地从思想上辖制民众,起到了沙皇警探所起不到的作用。作者通过别里科夫的习性、言行及其遭遇,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道理:一切维护旧制度、旧秩序且阻碍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反动人物及其思想,是注定要被扬弃的。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依然有其生命力。 5、艺术特色 讽刺艺术 小说自始至终用幽默讽刺甚至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别里科夫出场时,小说对其装束和生活习惯的描述,就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恶。 别里科夫“婚姻事件”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戏谑和幽默。为追求讽刺效果,作者有时用了一种含蓄的对比描写。如写别里科夫白天辖制得“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而到晚上,他却“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夜,深刻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吓人实则虚弱的本质。 四、课堂训练 1.选出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降xiánɡ服 塑suò造 辖xiá制 筋jīn疲力尽 B.噩è梦 孤僻bì 怂sǒnɡ恿 垂头丧sànɡ气 C.怔zhēnɡ住 撮cuō合 讥诮qià 战战兢兢jīnɡ
D.滑稽jī 讥诮qiào 祈祷dǎo 促狭xiá鬼 D 塑sù造 孤僻pì 怔zhènɡ住 附:1、别里科夫只是个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故与其说别里科夫“辖制”全城,毋宁说沙皇专制通过腐朽思想的渗透而无处不在。重要的还在于思想的禁锢远比武力的征服来得可怕。 首先是社会因素,在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的统治下,正直、善良、思想进步的人们受到压制,他们难以同强大的专制政府抗争;其次是个人因素,在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即使追求自由、进步的人们,也或多或少带有某种奴性,他们的抗争很软弱,往往会屈服于黑暗政治。 2、别里科夫的结婚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悲剧,说明了什么 借助婚姻的故事,小说深刻揭开了别里科夫深藏不露而尚有活人感情的灵魂,想爱,却无法接受。随故事的展开,我们进一步看到别里科夫性格中的保守、阴暗、脆弱。他实际上是一个丢失了灵魂及生活权利的某种工具。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这是小人物悲剧的深刻性。 3、埋葬了别里科夫,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小说结尾意蕴丰富而深刻。“大快人心”表现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恢复旧样子”却是告诉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专制社会的矛盾还在延续。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 “套中人”不是个别,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4、柯瓦连科姐弟出现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套中人”的一切事情结束于大笑声中,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最终胜利。 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别里科夫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有民主自由的思想,有正常的人类情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敢于和守旧者对面交锋。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更进一步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反动、腐朽和虚伪。作者不遗余力地鞭挞守旧势力,甚至借华连卡的笑声对“套中人”进行了无情地嘲弄。 5、“套子”是怎样决定了别里科夫一生的命运? 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他整天生活在一个套子里,竟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他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最终成为专制统治的鹰犬。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他与华连卡婚姻的失败,实际是被扒下了套子,没有了套子,他便死掉了。 五、能力训练
  1.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车蓬  天方夜谭  胆怯    难堪
  B.憎恶  恶梦    没精打彩  周济
  C.辖制  孤僻    唉声叹气  讥诮
  D.撮合  怂恿    体统    消谴
  2.选出读音全对的一组( )
  A.和谐(xié)  浑浑噩噩(hùn)  怔住(zhèng)
  B.滑稽(ji)   契诃夫(kē)    搓手(cuō)
  C.谗言(chán)  黑黝黝(yǒu)   傩送(nuó)
  D.胡诌(zhōu)  船舷(xián)    悖乎(bó)
  回答下列关于课文理解的几个问题。
  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为什么全城的人都受他辖制呢?
4.别里科失与科瓦连科的交锋实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冲突?
  阅读小说的最后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5.文中\'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哪样的人?
  6.为什么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回来时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7.文中的\'旧样子\'指的是什么样子?
  8.\'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C(A.篷,B.噩,采,D.遣)
  2.C(A.hún, B.hē,D.bèi)
  3.首先别里科夫的一言一行无不与当时残暴的沙皇制度相一致,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旧思想旧制度。其次,他乐于告密,人格卑劣,给全城的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4.科瓦连科是一个敢做敢当、具有新思想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们之间的交锋,实质上是新旧两种思想的交锋,是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冲突。作者借科瓦连科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5.别里科夫是一类人中的一个代表,即顽固保守、害怕变革、人格卑劣、阻碍社会发展的一类人。
  6.因为长期生活在专制统治之下,那种完全自由快活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此其一,其二专制统治没有推翻,人们不敢也不可能享受完全的自由。
  7.郁闷、无聊、乱糟糟的生活样子。
  8.只要沙皇专制还存在,在这块土壤上会不断滋生出新的套中人,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反动专制统治是扼杀人性、制造\'奴隶\'的根源。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