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前复习
中东所处的“三洲五海之地”分别指的是哪里?
中东的是有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产油国?
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有哪些?
中东主要的人种和宗教是什么?
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五海:阿拉伯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
波斯湾。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
东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中国、日本、韩国
西线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西欧、美国
西线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非洲好运角—西欧、美国
白种人。伊斯兰教
燃烧,尸体,战车
战机轰炸
浓烟,燃烧,四散逃命
抢救伤员
关键词:
火焰,爆炸,燃烧,尸体,浓烟,受伤,战车,飞机,人员受伤
关键的词语会让你联想到哪里?
战争,战场
世界上发生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在哪?
中东
据统计,在二战后的短短60年时间里,中东地区爆发了70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和武装冲突。比较著名的冲突有:中东战争、约旦危机、石油危机、阿以冲突、巴以冲突、黎以冲突、阿富汗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空袭加沙……
思考:
中东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战争?
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 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
1.知道并说出能够学习地理的常见媒体;
2.能够通过媒体找到与中东战争冲突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运用地理信息说出中东战争频发的地理原因;
3.认识到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不易。
课堂问题:
常见的媒体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通过媒体获取中东战争频发的原因?
借助媒体学习地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今世界,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我们不仅要善于捕捉这些地理信息,还要学会利用地理思维,来分析事件背后的地理背景,透过现象看本质。
常见的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
一、关注平面媒体
报纸,刊物使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途径。常言说“会看的看门道”,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专题文章,或者图片资料,往往都包含着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五大基本要素,简称5个W。
阅读:“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
通过读图我们发现,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经阿曼湾联通阿拉伯海。再进一步阅读相关信息我们还了解到,波斯湾和阿曼湾附近的中东国家,都是世界上著名的产油国,全球30%左右的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这里是著名的“石油海峡”。
议一议:
阅读材料中凸显出了5个“w”中的哪一个?
你还能从材料中找到哪些信息能够帮我们找到中东冲突频繁的原因?
地点、地理位置(where)
石油资源
二、关注电视媒体
电视作为比较常见的媒体,在日常生活中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在传播的信息的同时既补充了对我们的认知的不足,又改变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表达的正确观点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1.视频中出现了哪几个国家?
2.黎巴嫩、伊拉克、伊朗要报复谁?
以色列、黎巴嫩、伊拉克、伊朗
报复以色列
3.以色列背报复的原因是什么?
以色列侵犯了黎巴嫩的领土主权
思考:
三、关注网络媒体
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矛盾,也有民族、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冲突,还有大国实力的介入等,除了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互联网是学习地理的好帮手,不仅信息量丰富,而且内容更新快。
中东焦点
中东问题专家:促成沙特、伊朗复交展现中国大国担当
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民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和宗教内部矛盾(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体现。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戈兰高地却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每年年降水量约500-800毫米,以色列国内使用的40%的水源都来自这里。戈兰高地西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陲的战略要地,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海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战略地位可想而知。高地上公路交通网密布,库奈特拉城为此地重镇,有公路直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路程。
偷石油是要付出代价的,拜登刚掀起战火,美军中东基地就遭到袭击
阅读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中部的犹地亚山,面积不足 20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万。犹太人称耶路撒冷为“和平之城”,而阿拉伯人则称其为“尊贵的圣城”。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历史上,犹太人曾在公元前10世纪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国家。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上修建了圣殿,圣殿山因此成名。此后,犹太人的圣殿多次被巴比伦人和罗马人毁坏,仅剩下一段城墙,这就是今天的“哭墙”。拜占庭时代时,犹太人被容许每年一次于圣殿被毁周年日到西墙来,为国度复兴哭泣祷告,"哭墙"之名不胫而走。七世纪时,回教徒占据圣地,犹太人容许在圣殿入口附近祷告,但在1948-1967年间,哭墙落入约旦手中,不容许犹太人到哭墙祷告。哭墙无人哭达19年之久。。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人在圣殿山先后建起岩石清真寺和远寺(即阿克萨清真寺),穆斯林称这里为先知穆罕默德登天接受真主启示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而基督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基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地方。
耶路撒冷地位特殊,被称为阿以争端的焦点。1947年11月,联合国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将首都定在特拉维夫,1950年又迁都耶路撒冷。以色列还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通过法案,宣布其为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独立宣言》中宣布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半个多世纪以来,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问题,成为巴以和谈迟迟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4.能从宗教的角度分析一下,巴以冲突的原因吗?
以色列信仰犹太教,中东大部分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之间矛盾尖锐
四、观点综述
冲突不断的中东
地理位置重要
石油资源丰富
宗教、民族矛盾尖锐
领土争端
大国等外部势力介入
水资源
文化差异显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活动课聚焦中东
通过网络收集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的信息,说说你心中的非洲是什么样的
本课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