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第3课时)
一、算一算,照样子写一写。
考查目的:通过计算感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二、小鸽子送信。(连一连)
考查目的:在巩固计算的同时,初步渗透差相等算式间的关系。
三、 13—6—4 = 14—7—5 = 12 + 5—8 =
12—8 + 6 = 13—8—2 = 9 + 4—7 =
15—7—3 = 8 + 4—7 = 6 + 6—8 =
考查目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四、给小动物的卡片上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考查目的:通过计算的结果,比较算式的大小,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五、植物园的花开放了。
考查目的:用表格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分析信息找到解决策略,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培养读懂表格,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解决问题。
考查目的: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考查目的:通过练习发现规律,进一步探究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学会看列减法算式的图,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八、小蚂蚁回家。(连一连)
考查目的:综合性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序性。
九、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读懂图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十、
考查目的: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十一、填表。
考查目的:通过表格的形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由于所求的数量关系不相同,解决策略也就不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十二、把5、6、7、8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考查目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