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 第19课 辛亥革命 同步备课分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 第19课 辛亥革命 同步备课分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4 15: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
1.如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该表客观上反映了( )
A.西学译著是宣传西学的主要途径 B.民众为爱国救亡开始进行积极探索
C.西学东渐的潮流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D.民族危机引发对制度的深刻反思
2.1881年,首批留美公派学生因逐渐洋化,被清廷视为大逆不道而提前召回;1905年后,新式学堂毕业或留学回国的学历却成为进入仕途炙手可热的凭证。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清政府全面推广新式教育 B.导致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清政府统治需要 D.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3.下表为近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活动。由此可知,这些活动( )
阶级 派别 宣传思想 实践活动
民族资 产阶级 维新派 设议院、开国会、君主立宪 维新运动
革命派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辛亥革命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C.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D.推进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的步伐
4.八国联军侵华之际,中华大地北方南方出现了“极为不和谐”的画面,一面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另一面却是太平自若,互通有无;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首义成功,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接下来两个月内南方诸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大清王朝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东南互保和武昌首义的连锁反应看似不太相干,实则千丝万缕,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腐朽、落后事物必然走向灭亡 B.新生、进步事物必然取得成功
C.量变积累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5.1912年2月,宣统帝发布退位诏书;不久,孙中山也发表辞职咨文,并将南北谈判中未能达成的两条愿望掺杂在辞职咨文中:临时政府所在地必须设立在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宣誓就职。这反映出革命派( )
A.不愿承认革命的失败 B.对袁世凯集团缺乏警惕
C.致力于维护共和制度 D.在政治建设中缺乏实践
6.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司法制度,颁布了《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和《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等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这反映出( )
A.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B.封建刑讯制度终结
C.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趋势 D.司法体系的成熟
7.面对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孙中山曾判断“成功之果”数年必至,“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事后他还说:“目前的发展,一切如我所料,只是事机来得快一些。”下列事件最能验证孙中山这一说法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四川保路运动 D.北伐战争
8.《真相画报》创刊于1912年6月5日,在第3期上刊登了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如图,画面中近处两只船正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左边船上的人齐心协力满帆前行;右边的船上两位掌舵者在闹“意见”,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这幅漫画主要想说明( )
A.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 B.民众对中华民国不看好
C.希望国人团结共御外辱 D.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
9.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中说,“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作者强调武昌首义( )
A.是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是三民主义在湖北武汉实践的结果
C.推动了近代中国新的进步力量发展
D.是湖北的革命党人长期奋斗的结果
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1.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对其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中国革命史》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之地已非一处。”上述史实说明( )
A.辛亥革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B.辛亥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1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说明( )
A.洋务运动依然维护封建统治 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D.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概括这种政体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含义。
(3)史料一和史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著由原来以自然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由原来学习西方科技转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项正确;西学译著是宣传西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还包括创办报刊等,排除A项;西学译著主要是知识分子的,不属于民众的行为,排除B项;西学东渐的潮流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时期提前召回公派留美学生,到清末新政时期,政府优先选择新式学堂或留学生进入仕途,反映出近代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清政府统治需要,C项正确;仅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不能促进新式教育全面推广,排除A项;导致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共识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非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排除B项;开启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是戊戌变法而非材料描述的教育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3.B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君主立宪,并掀起维新运动;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并进行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和活动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而且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经济原因,排除A项;在此之前救亡图存的运动就已经开始,排除C项;仅从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君主立宪向民主共和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4.C
根据材料“一面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另一面却是太平自若,互通有无;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首义成功,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接下来两个月内南方诸省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中央权威日趋下降,地方权力日趋扩大,从东南互保到南方诸省纷纷独立,反映了量变积累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在强调清政府的必然灭亡,排除A项;从来没有体现新生事物的成功,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5.C
根据材料可知,南北和谈后,孙中山坚持要求袁世凯远离北洋军阀盘踞地区,到革命派势力较强的南京出任总统,体现了革命派对袁世凯专制的警惕和捍卫革命成果与共和政体的愿望,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具有成功之处,排除A项;孙中山的两条愿望反映了革命派对袁世凯集团的警惕,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革命派在政治建设中缺乏实践,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C
根据材料信息“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 ”可知,司法制度改革废除了残酷的刑罚和刑具,重视证据,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将先进的司法理念和制度引进了中国,是反封建、建立民主制度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民众利益,有利于中国司法的近代化,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封建刑讯制度终结”属于中国法律制度走向近代化的体现,排除B项;“司法体系的成熟”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7.B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孙中山的这一说法与武昌起义胜利后的这种情形相吻合,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后,没有出现题干材料所述的情形,四川保路运动尽管涉及全国多个省区,但没有影响到这么大的范围,北伐战争进行时,孙中山已经去世,不可能“事后他还说”,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1912年6月,时值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面对国内的纷争与国外帝国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新生的民国能否实现安定和富强,一部分爱国人士十分关注。题目中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将新诞生的民国政府比作刚刚启程的帆船,船上装载着“内政”和“意见”,船外面临着“外患”的恶浪,船帆上书写着“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赋,以期同舟共济”,也即希望消除国内纷争、团结共御外辱,到达“完全共和”的彼岸,C项正确;漫画中象征中华民国的帆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表明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但这并非漫画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排除A项;漫画表现了对民国前途的关切和期望,并非不看好,排除B项;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并非漫画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A
据材料“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可知,作者旨在探讨武昌首义发生的原因,是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项正确;三民主义起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其单方面不可能推动武昌首义,排除B项;推动了近代中国新的进步力量发展属于武昌首义的作用,而材料强调的是原因,排除C项;。是湖北的革命党人长期奋斗的结果只是材料中的某一个方面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据材料“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有此现象,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与反对帝制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B项;当时民主与科学尚未在中国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根据材料“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之地已非一处”,可知辛亥革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A项正确;根据材料“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对其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可知辛亥革命以前报纸已经产生,排除B项;根据材料“开始持续报道”“刊载相关消息”,可知报纸只是宣传事实而没有表明人们对革命的赞成态度,排除C项;根据材料“1911年10月13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民国政府尚未成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根据材料可知,由维护封建专制的改良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但是革命尚未成功,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项正确;A项洋务运动依然维护封建统治的说法断章取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D是说明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
13.(1)变化: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2)原因:盲目照搬美国政体。含义: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3)不同:史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料二认为共和制度在中国缺乏根基,“民国”失败是必然的。原因:评价的着眼点不同。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能片面的、主观的评价它,而是应当从它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革命本身的历史事实出发,即用唯物史观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方能得出客观公正的、合乎历史本来面目的结论。
(1)
变化:根据材料“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可分析出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材料“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可分析出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2)
原因:根据材料“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可分析出盲目照搬美国政体。
含义:根据材料“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可分析出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3)
不同:根据材料“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可分析出史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可分析出史料二认为共和制度在中国缺乏根基,“民国”失败是必然的。
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评价的着眼点不同。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能片面的、主观的评价它,而是应当从它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革命本身的历史事实出发,即用唯物史观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方能得出客观公正的、合乎历史本来面目的结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