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6.1乒乓球(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基本站姿及简单的步法移动; 2、初步掌握移动要领; 3、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 重点 掌握移动要领;
教学 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基本站姿及简单的步法移动;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体委集合,整队,检查人,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 ★★★★★ ◎◎◎◎◎ ◎◎◎◎◎ 做到快、静、齐。 新授课: 热身运动 1、慢跑 2、徒手操 ①伸展运动 ②体侧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扩胸运动 ⑤振臂运动 ⑥腰部运动 ⑦压腿运动 ⑧跳跃运动 ⑨整理运动 队形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乒乓球步法基本准备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三、步法种类 单步。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一般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应用,是对付各种近网球和追身球的有效步伐。因为移动的范围小,动作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身体重心转换的比较平稳。这种步伐适用于各种不同打法的球员。 并步。这种并步比跳步移动范围要小,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性也比跳步好的多。这是削球所运用的重要步伐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快攻和弧圈型打法在实战中,做小范围内的移动,来对付削球的一种快捷移动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在处理来回球的相持过程中常用的有效步伐。 跨步。一脚蹬地另一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 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主要应用在近台快攻过程中,击打来回球比较好。跨步在以横向移动时,和并步或跳步结合应用效果最佳,但与自身连续运用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跨步与跨步衔接后,身体重心越来越低,不利于下一板击球。 跳步。跳步一般多用于来球速度不快,而又与身体距离较远的来球。弧圈型打法的球员,一般是在中台左右转移或侧身转移的两中情况下运用跳步。 交叉步。在运动中击球,可见其稳定性要比前四种步伐要很低。作为快攻和弧圈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进攻后,再扑左(右)角空档时或在走动中拉冲削球时,就会常常运用这种交叉步伐。 集合整队下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师生再见
板 书 设 计 一、热身运动 二、乒乓球步法基本准备姿势 三、步法种类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