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4 16: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具体原则是:以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科研院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建一个工业党组织,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农业院所及相关农业加工企业等归属于农业体系的生产单位联合起来建一个农业党组织。这一主张客观上( )
A.扩大了基层的管理自主权 B.加剧了管理上权责不清
C.破坏了苏联共产党的团结 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为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往往会对其中一些国家给予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两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均大为减少,甚至联手反对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提案。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第三世界的发展受制于大国关系 B.美苏合作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冷战局势决定第三世界国家地位 D.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3.1957年3月,加纳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加纳的独立庆典。1960年刚果独立时,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军拒绝与刚果合法政府合作并软禁了刚果总理卢蒙巴。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
A.敌视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 B.争夺非洲大陆的政策
C.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的野心 D.玩弄门罗主义的伎俩
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 )
A.美苏斗争的激烈 B.公有经济的衰败
C.西方渗透的加强 D.思想理论的僵化
5.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 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 D.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会议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 )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建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C.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间题 D.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
7.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又一次激烈抨击斯大林模式,但同时规定近十年在工业产量方面要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伏尔加河以东地区生产的军用产品要占到总数的20%。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重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B.经济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
C.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改革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8.1963年,31个非洲独立国家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对殖民统治下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大力支持;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发展为非洲联盟,大力推动非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以实现非洲大陆的复兴。这一演变反映了非洲( )
A.追求全面现代化的努力 B.清除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
C.实现了非洲一体化目标 D.成为当代区域集团化的典范
9.据统计,自1976年之后,苏联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大国地位。1976至1980年苏联的年均粮食进口量已超过2100万吨,1981至1983年达到3500万吨,1984年仅从发达国家就进口了3633万吨粮食。这种趋势说明( )
A.农庄农场体制改革已成必然 B.美苏冷战在对峙中存在缓和
C.滞胀危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苏联已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10.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他还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但很多地区却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表明苏联( )
A.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 B.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
C.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 D.注重引进国外技术
11.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1950年发布一份报告指出,拉美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源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以及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使得拉美国家无法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首要动力。该报告( )
A.指出冷战是影响拉美发展的重要因素 B.认为拉美无法完成工业化任务
C.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拉美落后原因 D.强调西方国家应承担一定义务
12.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我国党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B.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C.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D.完善中共纪律检查法律体系
13.1973年,墨西哥政府颁布的《促进墨西哥投资和管理外国投资法》规定:外国资本份额不得超过企业资本的49%,并具体规定了引进外资的条件和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触犯墨西哥法律时,不得祈求本国政府的保护。该法反映出墨西哥( )
A.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民族主义色彩 B.争取国家主权独立的信念坚定
C.注意将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结合 D.以法律保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4.南斯拉夫联邦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几乎把全部经济管理权下放到各个共和国,全国统一市场变为相对独立的8个封闭地方市场,甚至像铁路、电信、邮政等必须统一的行业也被人为分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①南斯拉夫推行权力下放,试图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②南斯拉夫地方自主权大,联邦中央较难有效调控
③放权易使地方主义抬头,客观导致苏联扼杀改革
④作为市场经济改革尝试,启示后世遵循经济规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捷克斯洛伐克在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前经济先进、政治制度规范,但在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在政治的干预下逐渐陷入困境。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想要扭转国家经济发展局势,酝酿改革,但最终被苏联出兵镇压。由此导致的影响是( )
A.造成社会主义国家衰败 B.促使中美两国的结盟
C.助长了苏联的霸权主义 D.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时间 形式 简介
始于1929年 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 倡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
始于1935年 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 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始于1941年 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 倡导建立支援前线生产队,保障卫国战争军需物资供应。
始于1967年 推广“谢基诺工作法” 提倡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节余资金由企业自行支配,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摘编自侯宝泉《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材料二 下为图张凡夫《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述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演变。
(2)某学习小组计划举办“新中国的劳动竞赛”主题展览活动,拟将材料二中的宣传画作为展览内容,请结合历史知识为该宣传画撰写一段简介。
1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经验与教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状况,肯定了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斯大林肯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候的商业特征时说:“苏维埃商业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这是特种商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在70年代初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虽然在70年代至80年代的前几年,它的一些重工业部门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由于其传统的产业部门得不到高技术的支持,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
——摘编自伏广存《冷战与苏联解体关系论析》
材料三 1986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要求以新技术装备的机械设备全面更新生产性能低下的老朽设备,然后用这些新的机械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为此,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这实际上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摘编自赵文飞等《大国角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联商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商业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20世纪70—80年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新的经济政策”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新经济政策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摘编自舒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再探》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实力,实施“超越遏制”战略,……结果,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摘编自黄宗良等《斗争·合作·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的表现,分析造成“严重挫折”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可知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对工农业进行分类管理,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工农业是有部分重叠环节的,这一主张会加剧管理上的权责不清,B项正确;材料中的调整,是对苏共领导机构的调整而不是基层管理权的调整,排除A项;“破坏团结”,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为拉拢第三世界国家,会给予一些国家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但美苏关系缓和后,两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均大为减少,甚至联手反对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提案,可以看出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影响到第三世界国家,这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受制于大国关系,A项正确;材料“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并不意味着合作,“两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均大为减少,甚至联手反对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提案。”也不能得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排除B项;决定国家地位的是综合国力,排除C项;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出现多个力量中心,材料中反映的是两极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二战后美国的大部分外交政策可以通过冷战的视角来看待,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对加纳与刚果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美国执行的是争夺非洲大陆的政策,B项正确;加纳宣布独立时,美国参加了独立庆典,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美国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的野心,排除C项;材料与门罗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反映苏联从官方到媒体把市场经济体制当成洪水猛兽,苏联一直无法冲破“苏联模式”的弊端,很重要原因在于理论创新不够,思想僵化保守,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未涉及美苏斗争的激烈,排除A项;材料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讨论,没有体现公有经济的衰败,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苏联思想理论的僵化,没有指明当时西方渗透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法、荷、比、葡等欧洲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海外殖民地通过和平或是暴力方式,纷纷独立,主要反映了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高涨,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整个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的事实,排除C项;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D项正确;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外开放,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虽然批判了斯大林,但在制定计划与指标时,仍然以斯大林模式的高指标、高速度为标准,反映出赫鲁晓夫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工业的发展,只是定了指标,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数据表明位于欧洲第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并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从非洲统一组织大力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到非洲联盟大力推动非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这一演变反映了非洲国家从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到实现国家富强、追求全面现代化的努力,A项正确;“清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而且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在非洲依然存在,排除B项;推动非洲国家的一体化,不等于实现了非洲一体化目标,非洲一体化仍然任重而道远,排除C项;当代区域集团化的典范是欧盟等区域集团或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自1976年之后,苏联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大国地位”“1984年仅从发达国家就进口了3633万吨粮食”可知,苏联1976年至1984年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表明苏联国内的农业发展受阻,农庄农场体制必须进行改革,A项正确;美苏冷战在对峙中存在缓和与粮食进口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滞胀危机不利于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表明苏联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苏联是否已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盲目提出赶超美国的口号,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严重忽略了苏联的国情和经济规律,导致改革失败,表明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C项正确;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与玉米运动的失败不符,排除A项;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苏联注重引进国外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以及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可知,该报告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拉美地区落后的原因,根据材料“而资本积累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首要动力”可知,该报告认为拉美国家因为缺少资本积累而缺乏工业化动力,这从现实角度分析了拉美国家落后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冷战对拉美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此项说法是对该报告的误读,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西方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1986年”可关联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严禁和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实质是对党政机关权力的约束,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并非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材料中“外国资本份额不得超过企业资本的49%”“外国投资者在触犯墨西哥法律时,不得祈求本国政府的保护”是对外国资本的限制,体现了墨西哥维护本国经济主权的要求,具有民族主义色彩,A项正确;1973年墨西哥早已经独立,“争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将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结合,排除C项;对外国资本的限制不等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几乎把全部经济管理权下放到各个共和国”可知南斯拉夫推行权力下放,试图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根据“全国统一市场变为相对独立的8个封闭地方市场,甚至像铁路、电信、邮政等必须统一的行业也被人为分割”可知南斯拉夫地方自主权大,联邦中央较难有效调控;由此材料内容可知作为市场经济改革尝试,启示后世遵循经济规律。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苏联对南斯拉夫改革的扼杀,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苏联强行镇压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助长了苏联的霸权主义,C项正确;苏联的行为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衰败,排除A项;苏联的行为客观上促使中美关系的缓和,但中美两国没有结盟,排除B项;冷战是指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不适用于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演变:①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开始实行五年计划推进工业化,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积极性,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成为主要形式;②20世纪3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体制)在苏联确立,倡导技术革新,加快经济发展,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成为主要形式;③20世纪40年代,苏联进行卫国战争(或苏德战争、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支援前线、保障军需供应的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成为主要形式;④20世纪60年代,苏联经济体制僵化,进行经济改革,加强企业自主权,提供工人积极性,谢基诺工作法推广运动成为主要形式。
(2)示例: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华南、西南等地,人民解放战争和肃清土匪的工作还在进行,经济上也是百废待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侵入台湾海峡,军事威胁新中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开赴朝鲜。面对当时内外困难居民,中国人民没有退缩,全国自发兴起劳动竞赛和支援前线运动。张凡夫的漫画《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漫画中一个工人全神贯注操纵机器,背后的产量统计表直线上升,图片题字也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保卫祖国三者统一。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具有时代性、阶段性特点,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国内外形势紧密相关。结合所学知识,1928年至1932年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成为20世纪20年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主要竞赛形式;根据材料“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始于1935年”“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顿巴斯煤矿年轻的掘煤工人斯达汉诺夫,改进了掘煤方法,大幅提高采煤生产定额,被最高苏维埃政府作为先进典型推广全国,全国工业各领域普遍推行以斯达汉诺夫名字命名,以掌握新技术、改进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人民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而忘我工作、主动进取精神的体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这说明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旗帜是“斯达汉诺夫运动”;根据材料“ 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始于1941年”及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境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因此20世纪40年代,支援前线、保障军需供应的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成为主要形式;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进行改革,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20世纪60年代谢基诺工作法推广运动成为主要形式。
(2)首先提取材料二信息,时间是195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华南、西南等地,人民解放战争和肃清土匪的工作还在进行,经济上也是百废待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侵入台湾海峡,军事威胁新中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开赴朝鲜。从图片内容上可知,漫画中一个工人全神贯注操纵机器,背后的产量统计表直线上升,图片题字也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保卫祖国三者统一,最后可从图片的内涵及创作背景上组织答案。
17.(1)特点:排除私人经营。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
(2)问题: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
原因:冷战的影响;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
(3)说明: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即消费资料的生产,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投资重点是机械制造业,仍旧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排除私人经营。历史原因:根据材料“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联系所学可得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根据材料“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商业的特征时说”等,可得出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根据材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可得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联系所学,这一历史原因还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有关。
(2)问题:紧扣产业发展回答,根据材料“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可得出高新技术产业落后;根据材料“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可得出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原因:根据材料“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可得出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时期”联系苏联改革的历史,可知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根据材料“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可得出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联系所学,可得出冷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可知,戈尔巴乔夫没摆脱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是消费资料。
18.(1)“刚性有余”,余粮收集制利用国家权力无偿征用农民的收入所得,“柔性不足”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积极影响:逐步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局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西方的和平演变;没有很好的从实际国情出发。
【详解】(1)从战时共产主义农业政策的积极与消极角度分析,得出“刚性有余”,余粮收集制利用国家权力无偿征用农民的收入所得,“柔性不足”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积极影响:依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得出逐步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局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依据材料“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得出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表现:依据材料“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结合所学可知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原因:从苏联模式分析,得出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依据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得出西方的和平演变;依据材料“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得出没有很好的从实际国情出发。
19.(1)影响:一方面,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另一方面,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单一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受到严重束缚;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任答一点即可)
(2)根本原因∶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认识;改革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与时俱进;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与政治体制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
影响:根据材料“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可分析出一方面,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结合二战相关史实可分析得出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根据材料“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可分析出另一方面,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单一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受到严重束缚;根据材料“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可分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任答一点即可)
(2)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可分析出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认识:根据材料“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可分析出改革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与时俱进;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可分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与政治体制相结合;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可分析出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任答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