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cn·jy·com
1.关于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
B.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C.苏联与美国形成争霸局面
D.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的标志是( )2·1·c·n·j·y
A.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B.雅尔塔体系的正式建立
C.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3.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拥有对重大问题否决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护美国的主张
C.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D.美国在两个组织中拥有绝对多数的投票权
4.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有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对它们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www.21-cn-jy.com
①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 ②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④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3·课标全国文综Ⅰ)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6.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 )www-2-1-cnjy-com
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7.《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含义是指( )【来源:21cnj*y.co*m】
A.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独占鳌头
B.接受关贸总协定
C.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8.雨果曾设想有朝一日能建立一个像美利坚合众国一样的“欧罗巴合众国”,设想“一种大陆的货币,建立在金属和信用的双重基础上,以全欧洲的资本作为支持,以两亿人口的自由活动作为动力,这样单一的货币将可以替代并吸收今天的种种荒谬的币种”。雨果的设想还没有实现的是( )
A.欧洲统一货币诞生
B.欧洲成为统一的合众国
C.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D.欧洲向经济政治联合方向迈进
9.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其中的“尊重多样文明”不包括( )
A.尊重各成员国不同的发展模式
B.尊重各成员国不同的文化传统
C.尊重各成员国选择的社会制度
D.尊重各成员国历史上的对华政策
10.在下列地区性集团中,就内部结构紧密程度和合作深度而言,一体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是( )
A.欧盟、东盟
B.欧盟、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
D.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11.(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12.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1*cnjy*com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21世纪教育网
7个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矛盾尖锐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13.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10年8月,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汽车的收购。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14.下列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和加快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②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又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起限制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2·课标全国文综)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6.印度尼西亚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网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17.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在强调( )21cnjy.com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8.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19.2010年8月15日,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这一禁令正式生效,随后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了剧烈震荡,小麦交易价格闻风上涨10%。这最能说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旱情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全球性粮食危机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
D.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
20.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会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那么,根本的出路在( )
A.不参与全球化
B.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采用武力方式解决
D.寄希望于发达国家政策的调整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2-1-c-n-j-y
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斯摩特关税法。美国政府为提高国内商品价格、增强对外贸易的竞争,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 21*cnjy*com
——根据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
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整理
材料二 1929~1933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
年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对外贸易值[当年价格:21世纪教育网
1 000海关两(白银)]
出口
进口
1929
1 015 687
1 265 779
1931
909 476
1 433 489
1933
392 701
893 650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统一有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消除各国单方面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而采取单方面货币贬值行动的危险。……我们希望通过让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一国经济政策的工具而确保经济政策的安全性。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在做出货币升值或贬值前都必须同他国政府进行磋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面对危机,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有何共同特点?这些措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回答,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当时中国外贸产生什么影响?(4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二战结束前后,为防止悲剧重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和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统一有序”的应对措施?影响如何?(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千米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 300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
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8分)
材料三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有一幅漫画。
平衡的世界经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在“直接”,C项说法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雄厚的经济实力是美国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2答案:D 解析: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该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3答案:C 解析: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而股金份额是根据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的。所以在根本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的雄厚。
4答案:A
5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法国提出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得到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支持,却遭到了英国的反对,最终法、德、意等六国走向了联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直接原因是六国屡遭战争重创。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而英国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本土却基本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故选A项。英国与法、德等国社会制度相同、发展水平相近、历史上关系紧密,不能成为英国反对联合的理由。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可知这是对欧洲一体化的描述。
7答案:D 解析:《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由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是对传统国家观念的挑战,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
8答案:B 解析:20世纪中期,欧洲已开始走向联合;1993年11月,欧共体12国结成经济政治联盟;1999年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诞生;但欧洲还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合众国。21教育网
9答案:D 解析: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现实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承认、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包括尊重各国的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图片。图片内容展示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因此本题考查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突出特征。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
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故A项错误。其他的组织也存在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的现象,故B项不是该组织的突出特征。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故C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三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经济上形成互补,故正确答案为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大洋洲区域性经济合化和一体化组织只有1个,而欧洲有39个,南、北美洲有40个,通过比较该表格应该反映的是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13答案:A
14答案:A 解析:世贸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又促进了世贸组织的成立。
15答案:C 解析:从两组数据看,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和发展中国家比重明显上升,其他地区和国家变化不大,甚至萎缩,很明显,世界经济中心在向亚洲转移。
16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17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出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即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18答案:B 解析:欧元的出现体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另外的两个体现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的组织,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9答案:D
20答案:B 解析: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难以摆脱世界市场的影响,不参与全球化是不可能的。全球化带来的不公平问题依靠武力是难以解决的。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寄希望于发达国家进行政策调整走向公平,更是不可能的,根本的出路只能是努力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1答案:措施:提高关税;组建区域集团贸易圈;实行进口配额制度;宣布货币贬值。
共性: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影响:①政治上,使国际关系恶化,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②经济上,国际贸易急剧缩减,各国争相抢夺世界市场。
答案:影响:贸易逆差加大;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利;导致货币大量外流。
答案:金融领域: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贸易领域: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积极影响: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规则由发达国家主
导制定,发展中国家缺少话语权和决定权。
22答案: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
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答案: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答案: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