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县文澜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蒙自县文澜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5-02 18: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ΔH=-483.6kJ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Zn(s)+1/2O2(g)===ZnO(s);ΔH1;②Hg(l)+1/2O2(g)===HgO(s);ΔH2。则反应Zn(s)+HgO(s)===Hg(l)+ZnO(s);ΔH3中ΔH3为(  )
A.ΔH1-ΔH2     B.ΔH2-ΔH1 C.ΔH1+ΔH2 D.-(ΔH1+ΔH2)
3.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CO(g)+1/2O2(g)= ==CO2(g);ΔH=-283.0kJ·mol-1
C8H18(l)+25/2O2(g)===8CO2(g)+9H2O(l);ΔH=-5518kJ
CH4(g)+2O2(g)===CO2(g)+2H2O(g);ΔH=-802.3kJ·mol-1
其中反应热能表示该物质燃烧热的是(  )
A.H2 B.CO C.C8H18 D.CH4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分别向1 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2>ΔH3>ΔH1
C.ΔH1=ΔH2=ΔH3 D.ΔH1>ΔH3>ΔH2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ΔH1=-483.6kJ·mol-1。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g)===2H2(g)+O2(g);ΔH2=b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前面的“2”表示“每2个液态水分子分解,就有bkJ·mol-1的热量变化” B.b=+483.6 C.|ΔH2|>|ΔH1| D.|ΔH2|<|ΔH1|
6.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7.在2升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10秒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8.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 (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9.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10.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1.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2.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下列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1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若保持温度不变,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4.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5.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导电能力大小关系( )
A.盐酸 = 硫酸 = 醋酸 B.硫酸 >盐酸 > 醋酸
C.盐酸> 硫酸 > 醋酸 D.醋酸 > 盐酸 > 硫酸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铜可以导电,故铜是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
17.下列各组物质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ClO、NaF、Ba(OH)2 B.NH4Cl、CH3COOH、Na2S
C.NaOH、Ca(OH)2、NH3·H2O D. HBr、HCl、BaSO4
二.填空题(18、19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均3分,共49分)
18.(6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 、__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
19.(4分)醋酸中存在着电离平衡,请写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室温下,体积都为1 L 、氢离子浓度都为0.01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0.48g镁反应,反应结束时,两种酸中产生氢气较多的酸是
20.(3分) 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恒温下,将a mol N2 与24 mol H2 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 + 3H2(g) 2NH3(g) (1)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n(N2)=13 mol n(NH3)=6 mol
则a的值为 。 (2)当(1)中的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体积为716.8 L(标准状况下),则此平衡状态下,NH3的体积分数为 H2 的物质的量为
22.(9分)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ΔH<0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的情况,请你画在图中c~d处.
23 (18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 + 2H2(g) ===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 CH3OH(g) +H2O(g) ΔH2
①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的是 (填“I”或“II”)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K
温度
250 ℃
300℃
350℃
平衡常数K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 (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 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 0.2 mol·L-1 则CO的转化率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 CH3OH(l)+3O2(g)===2 CO2(g) + 4 H2O(g) ΔH1 = - 1275.6 kJ·mol-1
② 2 CO(g) +O2(g)===2 CO2(g) ΔH2 = - 566.0 kJ·mol-1
③ H2O(g) === H2O(l) ΔH3 = - 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