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1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1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24 09: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学年八下科学期中测试卷1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共45分)
1. “胜哥”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磁学”的掌握情况,做了一个小实验。“胜哥”将四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当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并告知:“三个小磁针的N极和一个小磁针的S极被涂黑。”那么S极被涂黑的小磁针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 “胜哥”在课堂上验证了“奥斯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直导线周围磁场不会立即消失
B.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3.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电与磁》的课程,对电与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图是小科连接的电铃电路,小科闭合开关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经过仔细排查,最终解决了问题,其中的原因是---(   )
A.电磁铁始终没有磁性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D.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4.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视频详细介绍了应急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消防应急灯的电路图,其中少连了一根导线,外部电路为220 V交流电,消防应急灯的工作原理是当外部电路正常时,两盏标有“6 V”字样的灯泡不发光;当外部电路停电时,两盏标有“6 V”字样的灯泡发光。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外部电路停电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工作
B.电磁铁通电时,弹簧被拉长
C.电磁铁的上端始终为N极
D.C点应该和B点相连
5. 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是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工作原理的是---(   ) 2·1·c·n·j·y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胜哥”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时氖管发光,检测B点时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7.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关于生活中的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B.放风筝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
C.及时更换绝缘层老化或破损的电线
D.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8.“胜哥”要求同学们将学过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
A.磁感线 B.时间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
A. B. C. D.
10. 用“○”与“●”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本质的不同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质量
12.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诺贝尔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徐寿
13.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离子的是---(   )
A.H2 B.2H C.2H+ D.H2+
14.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21cnjy.com
A.-2 B.-1 C.+1 D.+2
15.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无法发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便会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下列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八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二、填空题(第2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0题,共42分)
16.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电与磁》的课程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理解。他利用磁铁、线圈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玩具小车,在粗糙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体,如图所示。
(1) 小科闭合开关S时,发现小车向   方向运动,最终停止。
(2) 请讲出一种使小车运动更远的方法。
(3) 利用本装置,只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以探究的实验有    (可多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电流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
B.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C.电流方向对电磁场方向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17.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受到   力的作用,从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   ,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18.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有更多的人参加马拉松运动。马拉松已经远远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是你认识自己,认识一座城市,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因参赛选手很多,无法在同一起跑线出发而计时困难。近年常采用感应 芯片计时,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和终点 设置有磁场的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   ,工作原理是   ,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
19. 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
(1) 在我国,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
(2) 生活中需处处注意用电安全。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不用湿的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B.导线绝缘部分有破损及时更换
C.熔断器中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 D.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
20. 2020年10月,关于日本政府欲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事曾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核废水中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2)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种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
数为   。
21. 生活中的广告与科学联系密切,请你欣赏以下两则广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广告一:“黄金搭档,花一样钱补五样”。
广告二:“葡萄糖酸锌 (C12H22O14Zn)口服液,蓝瓶的,好喝的”。
(1) 黄金搭档所补的五样是钙、铁、锌、硒、维生素。这里的“钙、铁、锌、硒”通常指的是   (填“单质”、“离子”或“元素”);
(2)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所含的氧化物是   。
2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   的化学性质相似。21·世纪*教育网
23. 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煅烧结合而成的。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钇(Y)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钇(Y)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4. 回答下列问题。
(1) 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2) 已知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为2∶3,其中X的化合价为+a,则在该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
25. 家庭电路中安装  ______是为了测量和记录用户消耗的电能;安装   是为了在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在家庭电路的连接中,插座与灯泡是    (填“串联”或“并联”)的;开关要与   (填“火线”或“零线”)直接相连。
三、实验探究题(28题第(3)小题4分,3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题,共36分)
26. 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 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 20 匝抽出一个接线端) 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 图甲实验中小科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 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小科同学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 20 匝换成 100 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所示。
(1) 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图   可支持你的结论。
(2)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①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
②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
(3) 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8. 小科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磁场强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1;
③给导体通入电流I2(I2>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2;
④给导体通入电流I3(I3>I2),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3;
⑤比较α1、α2、α3的大小关系,发现α3>α2>α1
(1)本实验通过   来比较通电导体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
(2)小科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3) 小科想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29.为破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探索。
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   (填序号);
(2) 反映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B. C.
(3)上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
30.
(1) 如图,小东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将电路中的其他支路断开,然后断开断路器,将一盏正常的小灯泡接在断路器两端作为检验灯(如乙图),发现两盖灯均不亮,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具体哪个位置出问题了呢?小东找来测电笔,用测电笔测试A、B、C、D四处时,发现只有B处氛管不发光,其他三处氛管发光,则故障具体情况为   。
(2) 检修正常后,闭合开关,电灯发光,此时拿测电笔测试C点,测电笔使用方法正确,该人体电阻约为3600欧,测电笔的氖管   发光;此时通过该人体的电流是   安。
(3) 图甲中,小东想加装一个插座,他将电灯的开关断开,从开关内两个触点引出两根电线接在一个插座上,然后将录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此时录音机   电流通过,   正常工作。
四、解答题(共5题;共36分)
31.(5分) 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N   ② He
①             Ne
  ③           Ar
(1)(1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   。21·cn·jy·com
(2)(1分)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5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1分)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4)(2分)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a 和 Ne B.CO 和 N2 C.NO 和 O2
32.(8分)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一] 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一]
(1分)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分)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3)(1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
(4)(1分)[提出问题二] 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
(5)(1分)[举例及分析二]
①由NaCl、NaOH、Na2CO3、Na2SO4等物质中钠元素都显+1价,得出推测一成立。
②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   ,得出推测二成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分)[结论] 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________________
   。
(7)(1分)[提出问题三] 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吗
推测一: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推测二: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举例及分析三]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
[结论] 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33.(12分)(2023八下·浙江期中)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每天都会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
产品品名 “84”消毒液
主要原料 次氯酸钠(NaClO),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5%
主要作用 餐具、厨房用品;白色衣物及物体表面;肝炎、病毒性感冒及肺炎患者的污染物
产品规格 500 g
(1)(1分)每个NaClO微粒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1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5分)计算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4)(5分)计算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4.(6分)(2021八下·吴兴期末)吴老师在上电动机这节课的时候给同学们介绍了一种简易电动机制作方法:用回形针做成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两端的漆包线拉直作为线圈转动轴,用小刀刮去轴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方。【出处:21教育名师】
(1)(2分)上述中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这是为了使这一端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哪个结构?   。
(2)(2分)如果电池、开关、导线的连接和性能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抖动了一下,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   ,这时可进行的有效尝试是   。
35.(5分)(2021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案解析部分
1.A
解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小磁针的N、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乙、丙、丁的N极都被条形磁体的左端吸引,这说明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甲被条形磁体的右端吸引,这说明甲的左端为S极,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根据对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认识判断。
A.断开开关时,导线中的电流马上消失,则导线周围的磁场立即消失,故A错误;
B.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的同时,小磁针对通电导线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小磁针是用来反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即无论小磁针是否存在,磁场都仍然存在,不受影响,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www.21-cn-jy.com
3.C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电铃的工作过程即可。
根据图片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在上面。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下来,此时小锤敲击铃盖发声。但是衔铁会时针吸合在下面的电磁铁上,不会回弹到原来位置,因此电铃只响一声吗,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两盏标有“6V”的灯泡是并联在6V的电源上的,又因为平时应急灯应该是熄灭的,所以,正常时接在220V电压下的电磁铁应具有磁性,平时吸引衔铁,使灯泡的电路断开,当停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弹回,两灯泡所在的电路才会接通。A.由图知,电磁铁接在220V的交流电路中,当外部电路停电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停止工作,故A错误;
B.电磁铁通电时,衔铁被吸下,衔铁的左端上升,弹簧被拉长,故B正确;
C.外部电源是交流电,方向周期性变化,电磁铁的极性周期性变化,并不是上端始终为N极,故C错误;
D.C点应该和触点A相连,这样才能保证外部电路停电时,衔铁与上方静触点接触,两盏标有“6V”灯泡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根据“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可知,刷卡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据此分析判断。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摆动,说明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磁感应,故B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线圈在磁场受力转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试电笔在使用时,应将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可以形成回路,如果是火线,氖管会发光。A.灯泡断路时,它肯定不发光。A点和插座左孔都与火线相连,则测电笔接触时氖管发光。B点与零线相连,测电笔接触不发光,故A符合题意;
B.灯泡短路时,整个电路发生短路,此时熔断器断开,那么测电笔接触A点和插座右孔时不会发光,故B不合题意;
C.进户零线断路时,B点通过灯丝与火线相连,测电笔接触时应该发光,故C不合题意;
D.进户火线断路时,测电笔接触A点和插座右孔时不会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D
解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知识判断。
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放风筝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防止风筝靠近高压线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及时更换绝缘层老化或破损的电线。防止漏电引起人体触电,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然后再合上,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B
解析:模型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符号是符号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符号,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A.磁感线的图,属于模型;
B.t表示时间是符号;
C.此题是一氧化碳的模型图,属于模型;
D.此图是眼球结构模型;
故答案为:B.
9.D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粒子的组成情况即可。
A.图片中存在 和 两种原子,故A不合题意;
B.图片中存在、、3种分子,故B不合题意;
C.图片中存在、2种分子,故C不合题意;
D.图片种只存在1种分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据此分析判断。
A.图中有、和三种分子,即该物质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为混合物,故A不合题意;
B.图中只有一种分子,那么该种物质只有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且由不同元素组成,肯定是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只有一种分子,那么该种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但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肯定是单质,故C不合题意;
D.图中只有一种分子,那么该种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但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肯定是单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因此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2-1-c-n-j-y
12.B
解析:根据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史实分析判断。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根据元素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A.H2中数字“2”表示一个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故A不合题意;
B.2H中数字“2”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合题意;
C.2H+中数字“2”表示2个氢离子,故C符合题意;
D.H2+中数字“2”没有任何意义,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C
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判断。
在NaCl中,Cl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1)=0,解得:x=+1价。
故选C。
15.D
解析:(1)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A.根据化学式C29H31N7O·CH4SO3可知,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A错误;
B.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的原子个数:30+35+7+4+1=78,故B错误;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35):(16×4)≠30:35:4,故C错误;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0+1×35+14×7+32+16×4=589,故D正确。
故选D。
16.(1)右
(2)变阻器滑片左移;增大电流;换用更强的磁;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源电压;减小接粗面粗糙程度;减小小车与地面的摩擦等合理答案均可
(3)A;B
解析:(1)首先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磁铁的磁场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车的受力方向。
(2)小车运动的远近取决于受到摩擦力和电磁力的大小,即电磁力越大,而摩擦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越远,据此分析解答。
(3)根据各个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方法分析判断。
(1)根据图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小车受到排斥力向右运动。
(2)要使小车运动更远,
①增大电磁力,即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a.增大电流,即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或者增大电源电压;
b.增大线圈匝数;
c.换用磁性更强的条形磁铁。
②减小摩擦力,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A.探究电流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只需闭合或断开开关即可,故A符合题意;
B.探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时,只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即可,故B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方向对电磁场方向的影响时,需要改变电流方向,无法实现,故C不合题意;
D.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时,需要改变线圈匝数,无法实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B。
17.磁场;振动
解析:根据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18.感应电流;电磁感应
解析: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参赛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当参赛者通过起点和终点 设置有磁场的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
19.(1)220
(2)C
解析:(1)根据日常生活中电压的知识解答;
(2)根据有关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判断。
(1) 在我国,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2)不用湿的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导线绝缘部分有破损及时更换、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都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而熔断器中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就不能起到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的作用,故A、B、D正确不合题意,而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20.(1)53
(2)53
解析:(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核电荷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这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2)127I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都是53。
21.(1)元素
(2)H2O
解析:根据生活中元素的作用、氧化物的定义进行答题即可。
(1)黄金搭档中的 “钙、铁、锌、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的,这里强调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葡萄糖酸锌(C
12H22O14Zn)不是氧化物,口服液中的水才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1)元素;(2)
H2O21*cnjy*com
22.(1)稳定
(2)氯
解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2)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不同电子层数,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称为一族。同族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8个,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2)根据表格可知,氟和氯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那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3.(1)+3
(2)39
解析:(1)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2)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书。
(1)在 (Y2Ba4Cu6O13 中,Ba的化合价为+2,Cu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4+(+2)×6+(-2)×13=0,解得:x=+3.
(2)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39。
24.(1)X3Y4
(2)
解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3Y4。
(2)已知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2:1,
由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是2:3,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Y3.其中X的化合价为+a。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可得在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25.电能表;保护装置;并联;火线
解析: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解答。
家庭电路中安装电能表是为了测量和记录用户消耗的电能;安装保护装置是为了在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在家庭电路的连接中,插座与灯泡是并联的;开关要与火线直接相连。
26.(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
(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吸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3)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
解析:(1)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的小铁钉的数量越多;
(2)在甲中,一旦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变化很小时,那么就无法通过小铁钉的数量比较磁场的强弱。在乙中,电磁铁的磁场强弱的很小变化,就能引起指针的大幅度偏转,据此分析解答。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通过线圈的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的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1)图甲实验中小科同学是根据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吸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3)当线圈匝数从 20 匝换成 100 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
27.(1)不对;丙
(2)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3)机械
解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②在磁场中;③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结合图片分析解答。
(2)根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变化,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我认为该同学的说法错误,因为图丙中金属棒竖直向上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摆动,即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2)①图甲和图乙中金属棒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那么得到结论: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③图乙和图丁中金属棒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同,但是磁场方向不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那么得到结论: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8.(1)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
(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3)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1;
③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2;
④再次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3。
解析:(1)改变导体中电流的大小,通过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可以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是否有关;
(2)根据导体中的电流与悬线偏转的角度的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1)由题意可知,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越大,则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就越大,所以通过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可以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2)由实验步骤可知,当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时,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越大,所以可获得的结论是: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3)小科想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需要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改变磁场的强弱;
实验方案为: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1;
③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2;
④再次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3。
29.(1)②
(2)A
(3)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借助建立模型、认识原子结构逐渐接近本质等
解析:(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据此分析;
(2)根据题目对α粒子运动情况的描述分析;
(3)根据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分析解答。
(1)根据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它们受到了排斥力,则α粒子与原子核带同种电荷。因为α粒子带正电荷,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
(2)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大多数α粒子没有受到排斥力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只有靠近原子核的α粒子受到排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撞击到原子核上被完全反射回来,故选A。
(3)上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对我的启示: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借助建立模型、认识原子结构逐渐接近本质。【来源:21cnj*y.co*m】
30.(1)断路;BC间断路
(2)不会;0
(3)有;不能
解析:(1)如果两灯串联,两盏灯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没有电流经过,即有断路存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与零线连通的部分不会发光,如果这些位置发了光,说明零线断路了;
(2)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或与火线连通的位置发光,与零线或与零线连通的位置不发光;因为这时人体被零线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人体和测电笔;
(3)分析插座和灯泡的串并联关系,弄清录音机两端的电压是否等于电源电压220V即可。
(1)小东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将电路中的其他支路断开,然后断开断路器,将一盏正常的小灯泡接在断路器两端作为检验灯,发这时两盏灯串联,现两盖灯均不亮,说明电路里根本没有电流产生,则该电路的故障是:断路;如果BC两点连通,C点发光,B点也应该发光,所以故障的具体位置在:BC之间断路;
(2)修正常后,闭合开关,电灯发光,此时拿测电笔测试C点,测电笔使用方法正确,由于测电笔和人体电阻很大,而零线电阻很小,这时零线会把测电笔短路,导致测电笔的氖管不发光,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为0A;
(3)小东想加装一个插座,他将电灯的开关断开,从开关内两个触点引出两根电线接在一个插座上,然后将录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这时录音机和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它们的电压都小于220V,虽然都有电流经过,但都不能正常工作。
31.(1)②
(2)N2O5
(3)该原子的原子序数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4)B
解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氧化物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分析原子数和电子数是否相同即可。
(1)根据图片可知,①为锂,②为氟,③为镁,则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氟,故选②。
(2)设化学式为N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5)x+(-2)y=0,解得:x:y=2:5,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3)该原子的原子序数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4)A.Na的电子数为23,Ne的电子数为20,故A错误;
B.CO和N2的原子数都是2,且电子数都是28,故B正确;
C.NO的电子数为:7+8=15,O2的电子数为:8×2=16,故C错误。
故选B。
32.(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
(2)不成立
(3)负
(4)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
(5)+4
(6)一些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
(7)-3;+5
解析:(1)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2)分析非金属元素是否能够呈现正价;
(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4)根据元素呈现化合价的可能性分析解答;www-2-1-cnjy-com
(5)②计算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6)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元素化合价呈现的可能性;
(7)计算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1)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
(2)根据数据可知,非金属元素S和C可以呈现正价,则推测二错误。
(3)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呈现正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只有一种,要么多种,因此推测二为: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
(5)②在H2SO3中,H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4价。
(6)[结论] 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一些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
(7)在硝酸铵中,NH4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NO3的化合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5价。
33.(1)1∶1∶1
(2)+1
(3)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7.65%
答: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5%
(4)消毒液中氯元素的质量至少为500g×5%=25g。
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至少为 ≈52.5g
答: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为52.5g
解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2)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3)元素的质量分数=
(4)首先用消毒液的质量×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氯元素的质量,再根据计算次氯酸的质量即可。
(1)根据化学式 NaClO 可知,次氯酸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1;
(2)在 NaClO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0,解得:x=+1。21教育网
34.(1)换向器
(2)磁场太弱(或电流太小或处在平衡位置);换用较强的磁场(或增加电池节数或用手拨动一下位置)
解析:(1)在直流电动机中,需要换向器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从而保证线圈能够持续的旋转;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线圈抖了一下而没有转动起来,应该是线圈受到的电磁力偏小所致,根据影响通电导体受到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解决方案。
(1)上述中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这是为了使这一端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
(2)如果电池、开关、导线的连接和性能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抖动了一下,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磁场太弱(或电流太小或处在平衡位置),这时可进行的有效尝试是:换用较强的磁场(或增加电池节数或用手拨动一下位置)。
35.温度升高,水银面上升,因水银是导体,当温度上升到金属丝下端所指温度时,控制电路被接通,电磁铁线圈就有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开关闭合,工作电路形成通路,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
解析:①水银是金属,为导体;
②当温度上升时,分析水银柱的长度变化,再确定与金属丝接触后电磁铁的磁场变化,衔铁的位置改变,最后说明对电铃所在电路的影响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