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5 19: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阳市阳安中学高2021级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40分)
下列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使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b
C.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都在线粒体内膜与[H]结合生成水
2、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过程③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
C.在过程④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D.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3、下列关于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时,未对发酵装置进行消毒处理,造成发酵失败
B.制作果醋时,通入氧气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
C.制作腐乳时,装瓶后未将瓶口密封,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D.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大,造成泡菜腐烂发霉
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对葡萄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
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
C.豆腐上长满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同时又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5、豆腐乳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其是用豆腐发酵制作而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豆腐发酵过程中有多种霉菌参与,如毛霉、根霉和曲霉等,没有酵母菌参与
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是毛霉的直立菌丝,其作用是使腐乳成形,对人体无害
C.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氨基酸,使豆腐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D.豆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的盐、酒和香辛料都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可抑制微生物生长
6、小明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得出如下结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时,立即开启锅盖,拿出培养基和工具待用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7、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措施中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A.加入12%的料酒 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
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制腐乳
8、在腐乳发酵过程中主要是毛霉在起作用。下列有关毛霉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 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荼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10、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D.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11、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B.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量不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C.用比色法不能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使样品溶液变得无色透明的是氢氧化铝乳液
12、以下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 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13、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②N-1-萘基乙二胺溶液 ③亚硝酸钠标准液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4、有关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设置一组不含亚硝酸盐的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组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C.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D.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以精确计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5、下列有关膳食中亚硝酸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在蔬菜中平均含量比咸菜中高
B.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C.绝大部分亚硝酸盐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
D.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16、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都是异养需氧型
B.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
C.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防止杂菌污染
成分 NaNO3 K2HPO4 FeSO4 MgSO4·7H2O 葡萄糖 青霉素 琼脂
用量 3g 1g 0.01g 0.5g 30g 0.1万单位 15g
17、如表所示为配制1000mL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由培养基成分可知,该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加入尿素
1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对于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都进行灭菌⑤培养基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⑦接种环应采用火焰灼烧的方式灭菌
A.①③ B.②④ C.⑤⑦ D.④⑥
19、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的细菌数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 利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C.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 称取土壤和稀释土壤溶液时应在火焰旁操作
20、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用前的鲜牛奶或使用后的液体培养基均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处理
B.用干热灭菌箱对带棉塞的试管灭菌时,可用报纸包裹严密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C.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开始阶段需打开排气阀排尽锅内冷空气
D.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以加强消毒效果
2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配方中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等成分
B.在熔化琼脂时,需要控制火力并不断搅拌,以免发生糊底
C.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灭菌
D.倒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再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22、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物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皿、接种工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23、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2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具体规定如下: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杆菌数不超过3个/mL。为了检验城市自来水是否达标,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使用涂布器、移液管等操作工具,使用前用酒精消毒
B.取样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且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C.检验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是否达标,可用平板划线法来分离并计数
D.空白对照组培养基长有6个菌落,则将实验组菌落数减去6填入记录表
2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6、下列有关发酵技术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榨汁机、发酵瓶、玻璃瓶、坛子等物品均需清洗或消毒
B.腐乳制作在装瓶或取样时,操作一定要迅速,封瓶时,还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C.腐乳制作中,盐的浓度不宜过低或过高,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泡菜制作中,加盐水煮沸后直接加入泡菜坛中,腌制时要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27、美国科学家布鲁克从热泉中筛选到水生耐热细菌Taq,并从中分离得到了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解决了体外DNA大量复制的技术问题。下列微生物筛选原理,除哪项外都与之相似
A.从加工糖果、蜂蜜的土壤环境中寻找耐渗透压酵母菌
B.从油田土环境中筛选石油分解菌
C.到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D.从中性或偏碱环境中筛选霉菌
28、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
B.土壤取样时应选取表面的土壤
C.对10g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g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个
D.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
29、下面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营养物质
C.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时一般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菌
30、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B.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选择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D.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的操作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31、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高压蒸汽灭菌
B.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C.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D.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菌落
32、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 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②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迅速沾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以免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C.步骤③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利用步骤④所采用的方法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同时可对其进行计数
33、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刚果红不能与纤维素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B.在用刚果红染色时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直接加入
C.该实验需用到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过程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则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一定为所需菌种
34、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很难在自然界中被自然分解掉,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破坏。某同学拟分离得到能够分解塑料的细菌,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从垃圾场含有塑料的土壤中更容易筛选出目标细菌
B.在配制选择培养基的时候,需要以塑料作为唯一碳源,其他成分不变
C.培养基倒平板后需高压蒸汽灭菌,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放于恒温培养箱内
D.对长出的菌落进行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得到分解塑料效率更高的细菌
35、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36、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过程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将分离得到的菌种接种在加入伊红美蓝的鉴别培养基上
C.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酶分解后,培养基上会出现透明圈
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37、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常常加入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鉴别培养基中的酵母膏和土豆汁含有2微生物所需要的特殊营养物质
B.刚果红染液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溶液灭菌
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主要为细菌提供氮源
38、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对废弃物污染的减轻和作物秸秆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加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之后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B.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溶解氧量,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充分接触和利用
C.鉴别培养基上涂布接种时,将1mL菌液滴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涂布均匀
D.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39、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和分离尿素分解菌的流程不完全相同
40、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中C1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B.在选择培养基中直接加入刚果红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
C.应先利用固体选择培养基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保证筛选效果
D.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不一定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形成的
第二卷 非选择题(60分)
41、( 12分、2分每空)制作泡菜与酸奶时均采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现有研究人员打算从泡菜中获取可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菌种,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______法。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人体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转变为致癌物——________。
(2)使用________法将少量泡菜汁接种于培养基上,经厌氧培养后得到菌落。
(3)将上述培养基中各菌落移至MRS-碳酸钙固体培养基(配制方法为当MRS培养基冷却到45~50 ℃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充分混匀,倒平板,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厌氧培养48小时后,发现有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2分)
(4)因为制作泡菜和酸奶的菌种相同,部分研究人员猜测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进而测出酸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 mg/kg,于是他们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他们认为亚硝酸盐可能来自鲜奶。请给出改进实验的思路,进一步确定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方案改进:________________。(2分)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2分)则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42、(8分,每空1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作答)内。
(4)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
43. (12分、2分每空)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4.(14分,2分每空)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__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制作葡萄酒时,用酸性的 试剂可以检测产生了酒精,并生成灰绿色。
45. (16分,2分每空)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_________。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 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_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_______。
(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W的酶(酶E)。为了比较酶E与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异,该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内容。
①在含有一定浓度W的固体培养基上,A处滴加含有酶E的缓冲液,B处滴加含有相同浓度天然酶的缓冲液,C处滴加_________,三处滴加量相同。
②一段时间后,测量透明圈的直径。若C处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___________;若A、B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___________。
简阳市阳安中学高2021级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1-5:ACDCD 6-10:DDBCD 11-15:BCBDA 16-20:CCDAA
21-25:BACBD 26-30:DDDAB 31-35:BCDCA 36-40:BDCAD
41.(1)比色;亚硝胺
(2)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3)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4)增设一组实验,测定鲜奶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酸奶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于鲜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2.(1)纤维素;碳源;选择
(2)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或感染实验操作者
(3)刚果红;③
(4)保证无氧环境;小(低)
(5)缓冲溶液;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就可以相互对照
43.(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44.(1). 麦芽汁琼脂 (2). 高压蒸汽 (3).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4). 菌体快速增殖 (5). 乙醇产生 (6). 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 (王俊红 肖海英)
45.(1). W (2). 乙 (3). 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能降解W (4). 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5). 缓冲液 (6). 缓冲液不能降解W (7). 酶E与天然酶降解W的能力相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