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背诵清单+当堂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背诵清单+当堂检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4 11: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程标准】
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对统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地位(性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确立过程: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②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必考
③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实施情况:
①行政划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②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地位:我国建立的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历史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③现状:目前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五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党和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除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促进经济发展
表现:采取优惠政策,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结果(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表现: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结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一大批项目
结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重大项目: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历史意义: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拓展延伸】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有利于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能够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民族繁荣。
④有利于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民族的感情。
2.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①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③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④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等。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程标准】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1.香港问题的由来:
①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③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
2.澳门问题的由来:
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货物为由,上岸居住。
②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推行扩张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蚕食,占领了关闸以南的澳门半岛。
③1851年,葡萄牙占领氹仔岛。1864年,葡萄牙占领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取得澳门的“永驻管理权”。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必考
1.目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一国两制”的构想。
3.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历史意义(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背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过程:
①1984年12月,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举行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④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①对国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对港澳: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③对今后: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够回归?★★★★必考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英、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
④香港、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租期已到 ⑤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易错易混:
1.香港、澳门、台湾问题,虽然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属于殖民主义时代的遗留问题,是主权外交问题,而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的适用范围是台湾、香港和澳门。
3.一国两制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在香港地区得以实施。
4.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①设立目的不同:经济特区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吸引外资,而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设立的。
②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各自权限不同:经济特区在经济上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国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程标准】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考
①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②隋朝时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
③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清朝初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⑥1898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⑦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战败台湾光复⑧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必考
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最终导致两岸对峙。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
①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提出要(武力)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大陆缓和两岸关系的举措:
1979年开始,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海峡两岸交往的表现(措施)以及影响?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历史意义: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②“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必考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基会和海协会性质:民间团体 作用: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九二共识”(的)
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
历史意义: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实表现:
①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②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胡连会内容:国共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历史意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④2008,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新修订)
1.历史性会面:
2015年11月,总书记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习马会内容: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历史意义: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最大现实威胁:“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3.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拓展延伸:
1.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历史因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 根本因素: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②思想指导:“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物质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加大。
⑤现实因素:两岸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⑥法律依据:《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海峡两岸统一的不利因素:①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3.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
①本是同根,赤子情深 ②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人。
4.身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祖国的统一做些什么?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
②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奉献;
③积极维护我国政府对台的方针和立场,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方针、政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这体现了我国( )
A.关注少数民族的工业发展 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可知,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关注少数民族的工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排除D项。故选B项。
2.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出现隔阂、战争,也存在着广泛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等。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遭受“三座大山” 剥削压迫时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上面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各民族实现平等 B.民族实现了共同发展
C.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历史必然。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各民族出现隔阂、战争,也存在着广泛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但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历史必然,D项正确;各民族实现平等,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经济发展,各民族实现了共同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提到历史上各民族出现隔阂、战争,由此可知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与题意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中国模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了积累了宝贵的实现经验,故这一“中国模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之政治制度,与“解决民族问题”不符,排除A项;“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解决民族问题”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1950年,周恩来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对于各民族的内部改革,则按照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觉悟和志愿,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D项正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方面实行的改造,排除B项;实行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采取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5.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它”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力,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针对祖国统一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排除C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法体现西南地区边疆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6.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发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D
【详解】材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所有地区,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无法判断少数民族地区是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是个有力量的国家。”邓小平旨在强调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是( )
A.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B.谈判代表的特殊本领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是个有力量的国家”可知,邓小平这段话旨在强调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谈判代表的特殊本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排除D项。故选C项。
8.习近平说:“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下面对“一国两制”方针论述正确的是( )
A.是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自治权的一项制度
B.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只适用于香港地区
C.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民族交融
D.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香港经济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推进国家统一大业,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科学构想,现已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实践,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香港经济发展,D项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的自治权,排除A项;“一国两制”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排除B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对维护香港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法律( )
A.反映三大改造的完成 B.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C.发挥政治协商的功能 D.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进一步完善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B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间进行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协商制度,排除C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和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这是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评价,是史论,D项正确;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李明在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大事年表转化成了年代尺示意图。他整理的知识主题是
A.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B.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调整
C.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交往
D.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案】C
【详解】从“三不政策”“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八项主张”等关键时间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玻举行,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1995年江泽民主席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所以年代尺反映的是海峡两岸关系变化,C项正确;AB两项不能全面概括图片信息,排除;要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联系历史上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的史实等说明,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表二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表二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因此台湾地区的人们电影与返乡有关,A项正确;海基会是在1990年成立;海协会在1991年成立,时间不符,排除B项;九二共识在1992年,排除C;材料出现的现象与“一国两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1993 年一位台湾有识之士指出:“1980 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到了90年代, 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B.海峡两岸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C.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促进了台湾的发展,故A正确;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开始打破,故B错误;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经济,故排除D项。故选A。
14.1991年,台湾到大陆投资的厂家有3000多家,协议投资额达30亿美元,1992年协议投资额达55亿美元,到1993年底,投资项目数量累计超过2万项,协议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得益于( )
A.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两会达成重要的“九二共识” 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1992年,“九二共识”的达成,加快了海峡两岸的贸易往来,C正确;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方针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A; “一国两制”方针在1982年正式提出,没有得到中国台湾的认同,排除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是在1987年,排除D。故选C。
15.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2015年,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表明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所以题干表明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6.中华民族是多元体的大家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
——选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材料三: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1)材料一提到了哪些历史大事?“这一年”是哪一年?
(2)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何认识。
【答案】(1)香港、澳门回归。1997年。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如何推进: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对台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任2点即可)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认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任2点)
【详解】(1)根据材料一信息,“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根据材料一信息,“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我国对澳门恢复主权,澳门回归祖国。因此材料一提到的历史大事是香港、澳门的回归。“这一年”是1997年。
(2)根据材料二信息,“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进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要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对台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3)根据材料三“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围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意义和我国目前存在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
17.习近平主席要求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和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建设目标,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商讨开放事宜,提出在深圳建立一个新的开放区域,邓小平说出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话:“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材料三: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拥有深圳港和广州港两大排名前十的港口,珠海港、东莞港、惠州港、中山港、虎门港、南沙港国际排名也在迅速上升,因此,如何在适度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定位,构建大、中、小规模合理,中转、外贸、内贸功能统筹,空间布局科学的港口群,是未来提升投资效应和运营效益的关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深圳建立的新的开放区域这个区域对中国发展带来了什么机遇?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制度保证“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该制度与材料一所涉及的区域制度有什么异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1)对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学习经济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一国两制
异:经济特区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行政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同:他们都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政府
(3)进行差异化定位,构建规模合理,贸易功能统筹,建设科学的港口群
【解析】(1)
结合经济特区创立的影响可得出对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学习经济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
根据“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可得出是一国两制异:根据所学可从社会制度角度概括,得出经济特区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行政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同:根据所学,可得出他们都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政府
(3)
根据“因此,如何在适度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定位,构建大、中、小规模合理,中转、外贸、内贸功能统筹,空间布局科学的港口群,是未来提升投资效应和运营效益的关键。”并结合所堂哥得出进行差异化定位,构建规模合理,贸易功能统筹,建设科学的港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