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智乐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智乐园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4 11: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
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关于“四则运算”的哪些内容呢?
试着整理一下吧!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用四则运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还学会了很多运算定律,并且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
整体梳理
- =
1. 四则运算及各部分名称
加法、减法:
216 + 44 =
260
表示把这两个数合成一个数。
加数
加数

+ =
260 - 44 =
表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数

216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2
3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 四则运算及各部分名称
× =
÷ =
乘法、除法:
125 × 16 =
2000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因数
因数

2000 ÷ 16 =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除数

125
1. 四则运算及各部分名称
乘法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 四则运算及各部分名称
2. 四则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运算顺序:
有关0的运算性质:
1
1
2
3
4
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非0的数都得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注意:遇到“0”的运算时,要细心哦!
2. 四则运算顺序
0不能作除数!
3.运算定律
除法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
乘法运算定律
加法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1)根据第①个式子,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加法算式:59+316=375
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已知减数和差,求被减数用加法计算。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减法算式:375-59=316或375-316=59
巩固练习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乘法算式:125×3=375或3×125=375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已知一个因数与积,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已知除数和商,求被除数用乘法计算。
除法算式:375÷125=3或375÷3=125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式子列出一个综合
算式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
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316+59 ÷3=125
(316+59)÷3×16=2000
( )
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
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316+59
= 316+(50+9)
=(316+50)+9
= 366+9
= 375
125×16
= 125×(8×2)
=(125×8)×2
= 1000×2
= 2000
(a+b)+c=a+(b+c)
(a×b)×c=a×(b×c)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3.6+8.59+6.4=3.6+ +8.59
(2)(25.8+7.5)+2.5= +( + )
(3)42×4×25= ×( × )
(4)(125+70)×8=8× +8×
(5)(b+20)×3= × + ×
6.4
加法交换律
25.8
7.5
2.5
加法结合律
42
4
25
乘法结合律
125
70
乘法分配律
b
3
20
3
乘法分配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476-23×4)÷6
(2)846÷[6×(31-28)]
(3)4800÷25÷4
(4)56×99+56
=(476-92)÷6
= 384÷6
= 64
=846÷[6×3]
=846÷18
=47
=4800÷(25×4)
=4800÷100
=48
=56×99+56×1
=56×(99+1)
=56×100
=5600
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98名同学去公园春游。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1)怎样购票最便宜?
至少需要多少元?
可以成人和儿童分开购票,也可以购买团体票。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2)如果小明一家和姑姑一家总共4名孩子、
6名大人一起去玩,他们拿出300元买
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买?
分开购票:20×4+40×6
=80+240
=320(元)
购买团体票:30×(4+6)
=30×10
=300(元)
300元<320元,因此购买团体票便宜。
答:他们应该买团体票,这样300元就够了。
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98名同学去公园春游。
版权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时应遵守各项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需获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