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3.1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生物命名的正确方法,理解命名的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知道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生物五界的名称。2.能力目标通过对几种常见动植物的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归类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标准进行进行生物分类,拓展学生的维思能力,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物命名和分类工作严肃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2.知道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生物五界的名称。3.知道生物命名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1.生物分类的依据及分类的等级,理解生物等级分类的特点。2.生物命名的正确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试: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教学:(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1.活动一:请学生认真阅读和观察教材P2页中的图13—1:几种常见的动物。问题:依据动物的体表覆盖物、生活习性和抚育幼仔的方式进行分类.2.活动二:对照教材中P3页中的图13—2至5,根据植物叶的形态、是否有花、有无种子等进行分类。讨论: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生物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1.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4,并结合图理解等级分类系统。理解不同生物的进化关系,找出最大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分类单位是什么?2.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识别、研究和开发利用,瑞典生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发。双名法是怎样给生物命名的?有什么要求?生物分类的研究至今并未结束生物分类的方法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并且在不断完善发展,一些研究生物分类的科学家、学者将这个庞大的生物类群进行了分类,但是很多观点并不统一:从林奈的二界系统到达尔文的三界系统,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外国学者提出的五界系统,再到我国生物科学家提出的六界系统,总之,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方法的不断提高,借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对生物的分类也是越来越细。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五界分类系统的方法是什么?2.病毒为什么没有纳入五界分类系统之中?形成性评价:1.创立生物“双名法”的人是( )2.生物学的学名主要是采用( ) A.拉丁文 B.英文 C.中文 D.希腊文3.生物的命名分为俗名及学名,下列是学名的是 ( ) A.pine B.松樹 C.琉球松 D.Pinus luchuensis4.生物圈中所有的动物属于( )A.动物纲 B.动物界C.动物目 D.动物门5.学名是Isoetes taiwanensis 其中Isoetes是 ( ) A.属名 B.种名 C.形容词 D.学名课后作业: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的特征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多 D.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2.生物命名的“双命法”是指( )A.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 B.生物有两个名字;C.生物学名的第一部分是种加词,第二部分是属名; D.生物的学名用英文表示3.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一定是 ( )A.同一属 B.同一纲 C.同一种 D.同一科4.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类型最多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5.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生物依次分为 、 、 、 、 、 、 七个等级,其中,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