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6 12: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题意。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 地球上最宏观和最微观的生命系统分别是( )
A. 个体、细胞 B. 生物圈、细胞 C. 个体、病毒 D. 生物圈、分子
2.发菜细胞群体呈蓝黑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与和“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倍受百姓青睐。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
A. 是真核生物 B. 含有叶绿体
C. 是自养生物 D. 有染色体
3.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青霉菌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和蘑菇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SARS病毒只含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4. 由H5N1亚型病毒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传染病。那么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但对人是没有危害的
B. 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 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是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D. 禽流感病毒在人工配制的不含活细胞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5.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病毒 ③肝细胞 ④衣藻 ⑤水绵 ⑥黄曲霉菌 ⑦乳酸菌 ⑧大肠杆菌
A. ①⑦⑧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⑧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创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C. 细胞学说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D.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7. 用显微镜观察中文“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A. B. C. D.
8.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 B.
C. D.
9.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
A. 物镜上 B. 目镜上 C. 装片上 D. 材料中
10. 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1. 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下列有关生命系统所属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肺炎双球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B.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属于种群
C. 一株水稻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D. 病毒具有生命,是最小的生命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果酒发酵时,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变酸的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繁殖形成的
C. 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13. 2022年3.15晚会节目播出了土坑腌制“老坛酸菜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高度关注。某同学尝试自己制作酸菜,制作时向酸菜坛中加入了一些“陈酸菜水”,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进行腌制。并在不同的腌制时间测定了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腌制时间,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
B. 泡菜发酵过程中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为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状况
C. 灭菌的食盐水和低pH在腌制过程中可以起保藏作用
D. 加入白酒的目的是抑制杂菌生长和增加醇香,不能加快发酵进行
14.腐乳是一种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为华人的常见佐菜,被誉为“东方奶酪”。其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A. 该过程需要能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的微生物参与
B. 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20%左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
C. 要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量要铺厚一些
D. 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15.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肉眼可见的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 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时一般采用平板划线法
C. 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通过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尿素分解菌
16. 苹果汁可用来制作果酒或果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制果醋相比,制果酒时实验控制的温度更高
B. 先提供氧气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在苹果汁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D. 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有苹果汁的发酵瓶进行灭菌处理
17.传统的酱油制作工艺采用面粉、黄豆做成酱饼,通过蒸熟、发酵、摊晒,然后将酱饼捣碎和盐汤盛入缸中,主要利用黑曲霉发酵,经5-6个月日晒夜露,不断搅动酱缸里的酱,进行“捣缸”,待酱料完全熟化,再进行压榨过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盐的目的主要是赋予酱油一定的咸味
B. “蒸熟”使大豆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C. “捣缸”的目的是通风降温,混合均匀,以利于曲霉正常生长繁殖
D. 黑曲霉产生的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可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质,增加酱油的鲜味
18. 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日常生活中在100℃煮沸10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
B. 牛奶在70~75℃煮30分钟既可起到消毒的作用又不会破坏营养成分
C. 干热灭菌的条件是在干热灭菌箱内160~170℃加热1~2小时
D. 超净工作台喷洒石炭酸溶液后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19. 下列关于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 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C. 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保存时间不长
D. 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与甘油混匀后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20. 下列对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 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 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 果胶酶能将半乳糖醛酸分解成多聚半乳糖醛酸
21.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为酶一般为蛋白质,分子比较大,所以固定化酶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
B.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 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D. 反应物如果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22.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如表为某培养基的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青霉素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1万单位 1000mL
A. 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 根据功能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 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细胞核中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D. 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23. 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在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B. 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生长越有利
D. 在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的维生素属于特殊营养物质
24. 油烟污染由多种有害物质组成,不易降解。某同学从长期受到金龙鱼油产生的油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油烟降解菌,其筛选分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③的过程称为梯度稀释
B. 在④中的固体培养基加入金龙鱼油,其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
C. 若要判断④固体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设计一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
D. 分离得到的降解菌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长期保存
25. 下列有关分解尿素的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可以分离出根瘤菌
B. 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是尿素
C. 加有酚红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兼有选择与鉴别目标菌种的功能
D. 脲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26.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酶中 C1 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B. 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加入前无需对刚果红溶液灭菌
C. 增加样品液中纤维素分解菌浓度时往往利用固体选择培养基
D. 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27.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对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的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操作者的双手进行灭菌
B. 培养过程需要向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目的是使菌体充分接触营养物质和溶解氧,促进细菌繁殖
C. 科研小组若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黑色
D. 卫生纸类垃圾可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备选择培养基时,需加入尿素、琼脂、葡萄糖、硝酸盐等物质
B. 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结果,活菌的实际数目往往比统计的菌落数高
C. 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pH降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
D.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目,一般选用103、104、105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29.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会有一定程度沉降。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平板培养基测定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平板培养基放置在教室不同地点的不同高度
B.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持续打开皿盖
C. 该实验不需要用接种工具进行接种
D. 实验过程中需要开门开窗通风确保接种的效果
30. 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对于去除常见于衣领、袖口的人体分泌物以及各种食品蛋白质污垢具有明显效果。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2
B. 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 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D. 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31. 某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b是反应柱,c是分布着小孔的筛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仅是作为反应底物
C. 图1中X为CaCl2,操作时应用力推动注射器将混合液快速注入其中
D. 图2装置中的长导管主要是排出CO2,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反应柱
32.泡菜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已有制作泡菜的专述:“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该表述说明食盐的用量非常关键。研究小组探究泡菜制作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亚硝酸盐产生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腌制过程中,坛中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水
B. 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无氧环境的创设主要依靠盐水的浸没
C. 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这与杂菌繁殖数量有关
D. 达到峰值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亚硝酸盐被微生物转变成亚硝胺
33.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 Hp)能够在人的胃内生存,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 尿素呼气实验是让受试者口服13C 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会在 Hp 产生脲酶的作用下水解为 NH3 和13CO2,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有无 13C 判断是否被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的胃内生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
B. 脲酶在 Hp 的核糖体上合成,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 脲酶能为尿素分子提供活化所需要的能量
D. 感染者呼出的 13CO2是人体细胞通过需氧呼吸产生的
34.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所用的部分器材和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①和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
B. 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观察时应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提升镜筒
C. 用藓类叶或黑藻幼叶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直接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D. 图2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实际在液泡的左侧,视野中其他细胞的胞质也都顺时针流动
35. 某学生为探究某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温度、pH分别属于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B. 由图可知,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使用温度为45℃
C. 洗衣服时不小心加入了75℃的水,需加入冷水调温恢复洗衣效果
D. 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手洗衣服后均需彻底清洗双手
36. 下列关于酶制剂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 可用海藻酸钠包埋消化酶制成多酶片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C.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残留的氯化钙
D. 固定化细胞含有多种酶,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37. 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为巴氏消毒法,这种消毒法的特点是既能杀死牛奶中的全部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又基本不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B. 实验中对试管、培养皿的灭菌可采用的方法是干热灭菌,这种方法适用的是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C. 实验中的培养基适宜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D. 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高
38.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菌落,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出现了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中的淀粉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B. 两个菌落中的微生物为同一种微生物
C. 两个菌落中的微生物均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大
39. 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倒平板后需振荡摇匀,以保证表面平整
B. 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
C. 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
D. 图中 Ⅰ、Ⅱ 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
40. 下列关于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酶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多糖类物质
B. 纤维素酶可用于水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其中葡萄糖苷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
C. 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发酵技术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腐乳过程中所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
(2)在制作果醋、腐乳、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氧气的是_____。在发酵产物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微生物,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液(基)和培养器皿进行_____(填“消毒”或“灭菌”)。
(3)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_____,对人体无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盐的作用除了调味还有抑制杂菌生长,在所加入的物质中与此作用相同的还有_____和_____。
(4)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色物质。先将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再与_____,可以估测出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2. 细胞是生物学中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于1665年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细菌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填编号)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细菌
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间具有_____________性。
43. 如图表示利用“果胶酶—酵母菌联合固定凝胶珠”生产红葡萄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能作为固定载体的特点是_____,在联合固定果胶酶和酵母菌之前,溶化海藻酸钠时为防止材料焦糊,除不断搅拌外,还需用_____加热。
(2)酿酒过程中常考虑将酵母细胞固定化,而图中把果胶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产红葡萄酒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
(3)果胶酶通常先与戊二醛交联,然后与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这是因为_____。食品加工业常用的果胶酶是由_____发酵生产的,果胶酶包括_____。
(4)工业酿酒中在初级发酵时一般温度控制在_____,在发酵过程中除控制温度外,还需使pH在适宜的范围内波动,可通过加入_____实现。
44. 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该试剂极不稳定,使用时需___。
(2)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苏丹III染液能将脂肪染成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冲洗,目的是___。
(3)科研人员测定了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属于可溶性糖,其中___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____色沉淀。
②据图可知,芒果果实发育至青熟期间(40-120天)_________含量增加明显,果实青熟采收后至完熟阶段,蔗糖含量快速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5.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含量 200g 20g 1000mL 0.3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氯霉素是一种常用抗生素,对多种细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
(1)PDA培养基中马铃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灭菌、倒平板。其中“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cm2的患病组织,消毒后置于培养基中心,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可用______________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______________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的菌落数目。
②记录结果如下:
小组 0.5%苦水碱剂 40%福美砷 清水
菌落数目 2 8 17
从结果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5. C 28.B 37.B修改
选择题:
1-5 B C A C A 6-10 D D D B A
11-15 A B B B B 16-20 C A A D D
21-25 A C D A C 26-30 D B C C A
31-35 D C A C C 36-40 C A B D D
41.(9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
(1)毛霉
(2) ①. 制作果醋和腐乳(2分) ②. 灭菌
(3) ①. 菌丝 ②. 酒 ③. 香辛料
(4) ①. 玫瑰红 ②. 标准显色液比较
42.(8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
(1)①②③④⑤⑦(2分)
(2)①A ②B ③D ④. 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 ⑤. 差异(1分)
43. (11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
(1)①. 不溶于水、多孔性 ②. 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
(2)果胶酶能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从而提高红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2分)
(3)①. 果胶酶分子太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2分) ②. 霉菌 ③.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2分)
(4)①. 18~25℃ ②. 缓冲溶液
44. (11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
(1)①. 斐林试剂 ②. 现配现用
(2)①. 橘黄色 ②. 洗去浮色
(3)①. 葡萄糖、果糖(2分) ②. 砖红 ③. 淀粉、果糖(2分) ④. 淀粉分解,进而转化为蔗糖(2分)
45. (11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
(1)①. 提供氮源、碳源、无机盐(2分) ②. 琼脂(或凝固剂) ③. 溶化 ④. 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芽孢和孢子(或所有的微生物)(2分)
(2)①. 平板划线 ②. 菌落数目稳定 ③. 0.5%苦水碱剂和40%福美砷均能抑制该真菌的生长,且0.5%苦水碱剂的抑制作用更强(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