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锁的制作(工艺)课件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孔明锁的制作(工艺)课件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4-05-03 10:16:05

文档简介

孔明锁的制作(工艺)
嘉积中学 宋佳琪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大胆将第七章《工艺》与《模型制作》2节教学内容相融合,共3个课时。以杜威教学理论“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落实从理性认识到具体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加工工具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并能尝试根据工具功能设计加工工艺流程。
本章是实践性较强的一个章节,《工艺》与《模型制作》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体验(或经历)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实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传统技艺的热爱,与以往琼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椰胡的制作等活动形成体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与追求。
二、学情分析
在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工艺》与《模型制作》2节的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了模型制作的一般方法和金工、木工的简单加工工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多数学生对于能亲手制作模型将设计方案变为实物期盼已久,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模型制作怀有畏惧心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的使用工具操作。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体验和领悟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和创造能力。练习学生识图(三视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安全操作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
(一)教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课以任务驱动为主,通过任务和问题设计,将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都围绕任务,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创设情景——解决问题——交流反馈——评价总结——深化思维。
五、教学工具
孔明锁、20mm×20mm木条、角尺、铅笔、钢锯、凿、锉刀、砂纸、导学案、PPT等。
把全班分成若干组,4人一组,共5组。组内任务分工包括制作负责人、划线者、锯割者、凿削与锉削者,活动过程中组内角色可互换,鼓励每位组员都尝试不同角色。
六、教学地点
通用技术试验室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让学生体验“想”和“做”的差异。
孔明锁的任务选择,首先是尊重中国古代木工加工精湛技艺的结晶,其次,是孔明锁自身的趣味性,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的内在动力。
课的课时设计,是希望以理论知识掌握为前提,学生认知通过2节试验课以“螺旋上升式”的方式发展,更深刻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更正知识理解的误区。同时对必修1《设计的一般过程》各步骤有更深的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分工明确的小组合作,通过探讨设计每根木条加工工艺流程,希望每位同学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也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合作的意识。
整节课希望课堂以活动为中心,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技能在任务探究中逐渐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归纳、总结、理解较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
八、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材内容
教学引入
主要教学用语
教学目的
观察演示的模型,产生好奇心。
学生动手拆装,总结内外部特点:6根长度相同,两两并列的十字立方体。内部,有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易拆难装
师生互动式
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回顾所学工艺加工工具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152页制作模型一般步骤
学案中,孔明锁制作的操作步骤
三视图识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型。它是我们熟悉的孔明锁,孔明锁的种类丰富,我们看台上的这几款,其中六根孔明锁是出现最早的。
请学生到台上来近距离观察外部结构,并且拆开,观其内部,设法安装。(辨析结构特点也是制作的注意要点)
简介孔明锁的渊源。
3、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这节课我们来试着做一个六根孔明锁
4、今天为大家提供材料与工具是……请同学们到台前选择今天制作的任务,每组一根木条
5、制作前,探究孔明锁加工工艺流程?(学生讨论)
6、辨识加工图样(三视图)
大家思考一下学案上的模型制作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是什么?
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思考
初体验:观其孔明锁内外结构,发现结构特点,对榫卯结构产生好奇
引入课题(板书:孔明锁的制作)提出学习目标
点拨思维方向,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要
制作前,明确加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板书:下料→划线→锯割→凿削→表面处理
→装配
学生实践
大家现在按小组一起来动手设计制作一个这样的孔明锁模型。
任务一:每组完成一根制作
任务二: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任务组,可选择制作其它木条(为下节课一组完成6根木条的制作任务做铺垫)
评价标准:A级,作品误差小于1mm;B级,作品误差大于1mm小于2mm;C级,作品误差超过2mm。
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发现有特
点的模型与学生交流设计思想。
培养安全操作的意识
小组成员间,交流设计思想,提出不同的设计模型,每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互助的完成共同任务。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的情感思想。?
培养工艺加工基本的技术技能。?获得制作模型的亲身经历。
模型制作一般步骤第152页
划线、锯割、凿削、锉削、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第143至150页)
工具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的意识
组织总结
各小组都已基本完成。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在做孔明锁的时候,经历了哪些过程?与原有理解是否有不同?哪个小组来总结一下
大家课后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来改进今天的作品?让下一次制作更高质量的作品
如何评价各小组的模型?
点评并演示一个小组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组总结完后讲评。??
引起学生课后思考,为下节课做准备。
学生观看并对照自己小组的作品。????
回顾制作过程,并相互讨论。?
一个小组发言人在黑板写出其过程。其它小组补充完善。?
知识技能延伸。?
课外案例?
???
设计的过程的拓展应用

附: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另传说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在三国时期孔明把鲁班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
课件4张PPT。孔明锁的制作(工艺) 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孔明锁孔明锁加工工艺流程?划线→→→→锯割凿削锉削表面处理各工艺过程工具使用,如何来注意操作方法呢?第一块木条课件6张PPT。孔明锁的制作(工艺) 第四块器材准备材料:20mm×20mm木条、钢直尺、铅笔、钢锯、凿、锉刀、砂纸等。1、划线时,测量要准确,线条宜细,要保证每条线与木料的长边垂直。需要切去的部分可标上斜线条,在不同面分别标出,以防操作失误。
2、正确安装锯条,用手锯在长角钢中截取80 mm一段。注意正确的起锯方法和动作要领。
3、锯割时紧靠线下锯,一直锯到划定的深度为止。用凿子凿削缺口部分,不要一次凿去太多,否则木材易劈裂。
4、使用锉刀对锯割面进行修整,要求两端横断面平直。注意锉削操作要领。
5、加工注意安全。欢迎专家评价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