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04《三礼》第四 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04《三礼》第四 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21:5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三礼
三 礼
古代祭天、地、宗庙之礼。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传:“三礼,天地人之礼。”
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汉初所谓礼,指十七篇之仪礼,又称《礼经》;合记而言,称《礼记》。后专称四十九篇之记为《礼记》,十七篇之“礼经”为《仪礼》,又以《周官经》为《周礼》,合称三礼。汉郑玄并注三礼,唐代试明经,有“三礼”一科。

3/24/2023
Sample Footer Text
2
周礼
书名。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西汉时,河间献王得周官,缺冬官,补以考工记。但周官与周时制度多不合,今文家以为王莽时刘歆所伪作。今本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孙诒让撰正义八十六卷,博采众说,数据繁富,对文字音义,多有订正。
3/24/2023
Sample Footer Text
3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周代职官礼法、物名制度汇编;
周公其实就是周文王的第4个儿子,这个儿子特别有才干,而且又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周公就辅佐成王,他的仁德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礼义廉耻属于国家特别重要的4个纲纪,其中礼是排在第1位的,礼是个人人格修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六官:六种官职,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冢宰:统领百官
司徒:主管教化
宗伯:掌握礼邦
司马:掌管军队
司寇:主管刑狱
司空:建筑制造
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古只称礼,对“记言”则曰《礼经》。自西晋初,以戴圣四十九篇称《礼记》,因称“礼经”为《仪礼》。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各本篇第先后都不同。今传十七篇是郑玄注别录本。郑着参用今古文,唐贾公彦作疏,在诸经中讹脱最多。清胡培翚撰仪礼正义四十卷,包罗古今,兼列异同,基本上申明郑玄注,但也有订正郑注之处。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现汉 多篇。
《仪礼》
汉初以来,至刘向校定中书,诸家所记礼书有二百四篇。隋书经籍志说,信都王太傅戴德,受礼于后苍,删其繁重为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九江太守戴圣又删定为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卽立于学官之礼记)。
书名。为西汉人戴圣编定,共四十九篇,采自先秦旧籍。有汉郑玄注及唐孔颖达正义。
以同时戴德别有记八十五篇,称大戴礼,此书亦称小戴记。隋书经籍志言二戴书皆取自刘向所校一百三十一篇,而圣又自大戴八十五篇中删为四十六篇。按刘向时代,远在二戴以后,二戴书同异不一,皆不足信,清代经学家已多证其非。

《礼记》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五经》皆圣人亲制;此书皆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与后儒纂述先圣之言以成书,故称记而不称经也。子思作《中庸》,公孙尼子作《缁衣》。汉文帝时,有博士作《王制》。其余诸篇,皆如此例。至汉文、宣之时,有东海后苍,善说礼记,于曲台殿定《礼记》一百八十篇,号曰曲台记。后苍传于梁国戴德、戴圣。戴德乃删为八十五篇,名《大戴礼》;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为《小戴礼》。其后诸儒又加《明堂》、《月令》并《乐记》,共四十九篇。《大学》、《中庸》也附在里面。元儒陈皓注为《礼记集说》。《大戴礼》已不再流传,只有《小戴礼记》,列于《五经》。
《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