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直线滑行的木块,它受到
A.重力、支持力和向前冲力三个力的作用 B.只受到向前冲力的作用
C.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D.重力和向前冲力两个力的作用
3.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5.如图,把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一起沿桌面向左缓慢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书,笔是静止的 B.相对桌面,笔是静止的
C.桌面对书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书运动越快,桌面对书的摩擦力越大
6.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D.升降机以1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7.车沿路面直线运动,球初始相对车静止,如图为先后拍的两张照片,能导致球从甲变成乙的是( )
A.车始终匀速向西运动 B.车向西运动时减速
C.车向东运动时加速 D.车向东运动时减速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0N B.2N C.4N D.8N
9.如图所示,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的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4N,向左 B.4N,向右
C.6N,向右 D.6N,向左
12.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A.F甲F乙>F丙
C.F甲=F乙二、填空题(共24分)
13.(2分)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 比赛中,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4.(2分)建筑工人利用重锤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所以拉力的方向为________.
15.(2分)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_____;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16.(4分)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为6×104N的时候,能把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上升速度为0.4m/s。若使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若重物在下降过程中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N,重物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N。
17.(3分)如图所示,要使重为20 N的物体A保持与水平面成 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________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________。
18.(2分)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______相碰(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两个小球的重力为G1______G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5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1s 时,物 体处于______状态.t=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N.
20.(4分)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 =12N, C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18N,它们均静止,则B对A的摩擦力f1=_______;地对C的摩擦力f2=_____ .
三、作图题(共10分)
21.(6分)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请画出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2.(4分)如图所示,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请在图中画出长木板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为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题(共32分)
23.(9分)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在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远近的主要因素是小车的速度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实验主要是探究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该让小车每次开始时的速度都一样,为了保证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应该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
(2)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家的_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4)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如果要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_______;
(6)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4.(1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某同学开始拉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该同学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他认为这是摩擦力的大小为2N,他操作中错误是______;
(3)在某次实验中正确拉动弹簧测力计,其指针位置如图丁,则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为______N;若使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摩擦力f2______f1;(选填“>”“<”或“=”)
(4)分析图甲、乙可知,在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有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实验设计如下,数据记录如下表。(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放置方式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①平放 10 4.0 4.0
②侧放 10 4.0 4.0
③切去一半后平放 5 2.0 2.0
比较______(填序号)实验数据,可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______;
(6)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发现效果更好,评估此改进方案的优点:______。
25.(7分)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小明将系于小卡片(不计自重)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由此实验步骤可知只有作用在________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操作是_____;
A.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把卡片剪成两半 C.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装置优于小华。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可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6)小丽在做实验时,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小丽的装置__________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