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语文第十一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相关资料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李大钊的女儿,作家。
主要作品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其中《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她去世后不久就出版,为读者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多音字
待dāi(待着)dài(待业)
看kàn(看见)kān(看守)
三、词语
李大钊 张作霖 阎振三 军阀 避免 娱乐 抽屉 暂时 僻静 眼瞅 皮靴 宪兵 侦探 魔鬼 冷哼 严峻 砖墙 押走 执行 绞刑
四、词语解释
(1)遭受灾难或因灾祸而丧失生命。 ( 被难)
(2)不明确,不清晰。( 含糊)
(3)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恐怖)
(4)形容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一拥而入)
(5)严厉,严肃。 ( 严峻)
(6)镇静,不慌不忙。( 沉着)
(7)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怒气冲冲)
(8)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会意)
五、教材解读:
1.默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父亲的被难日
2.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照应了文题,交代了父亲被难得时间,突出了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4.对于“我”的提问,父亲平时的态度与此时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体现了父亲怎样的特点??
对于“我”的提问,父亲平时很感兴趣,非常有耐心,而此时却表现得含糊、敷衍。
因为当时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革命的事情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
体现了父亲对待亲人慈爱和和善,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特点。
5.李大钊为什么不肯离开北京呢?
李大钊知道局势紧张和自己的处境危险,但是为了革命工作,为了党,他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6.在法庭上,面对妻女的呼喊,父亲为何如此安定、沉着?
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坦然自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相反,他要用“沉着、安定”来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7.“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能表现得那么积极勇敢
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了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里获取了无穷的力量。
8.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写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形成了首尾呼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楚;同时,也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忠于革命、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关爱家人的人。
六、主旨归纳
这篇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娱乐场(wú) B.暂时(zhàn) C.押下去(jiā) D.侦探(zhēn)
2.下列对“怒气冲冲”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顾不了那么多,怒气冲冲地指着他说:“好你个小气鬼,今天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B.众人怒气冲冲地注视着这位闯红灯的肇事者。
C.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感到怒气冲冲。
3.“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里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4.按先后顺序,填入句中括号里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同学们的注意力被赛场上( )的篮球比赛吸引过去了。
(2)小明忍着( )的疼痛,坚持跑完了全程。
(3)教室里响起了( )的掌声。
(4)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表示( )抗议。
A.剧烈 激烈 热烈 强烈 B.激烈 剧烈 热烈 强烈
C.猛烈 激烈 热烈 强烈 D.热烈 激烈 剧烈 强烈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谁坚毅的品质?( )
A.周恩来 B.阎振三 C.李大钊
6.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本文采用顺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C.本文的开头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的形象。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捉迷藏游戏中,为duǒ bì( )妹妹的寻找,我藏在了一个pì jìnɡ( )的角落里,但还是被她偷偷chǒu( )到了。
2.面对mó ɡuǐ( )般的敌人zhí xínɡ( )的kǔ xínɡ( ),江姐一声不hēnɡ( ),表现出了一位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承:A.客套话,承蒙;B.担当,应允;C.继续,连接;D.在下面接受,托着;E.姓。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
2.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
3.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同胞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
4.承蒙帮助,不胜感激。( )
5.承姓少见,却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
四、选词填空。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 ),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 )认真。
剧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5)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 )运动。
(6)孩子们( )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7)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 )的炮火摧毁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_______录,文章采用________的手法,通过人物言行、____和外貌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气概。
七、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段中使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多选]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E.心理描写
(2)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对此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C.因为李大钊受到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没法儿对亲人说一句话
(3)从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我想到了两个形容英雄品质的成语: 、 。
(4)“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句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D2.C3.C4.B5.C6.B
二、1.躲避 僻静 瞅 2.魔鬼 执行 苦刑 哼
三、CBDAE
四、严格 严厉 严峻 严肃 剧烈 强烈 猛烈
五、我怎么能轻易离开北京呢?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父亲取出手枪。
六、回忆 倒叙 神态 革命英雄
七、(1)A;B;C;D
(2)C
(3)正气凛然;无所畏惧(4)他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