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4 15:30:4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人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会立即合拢,这说明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题干中,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叶片会立即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特大洪涝灾难,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答案】C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特大洪灾过后,是的农作物的根部呼吸作用受到抑制,造成根部滞育,影响可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可见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3.(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含义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这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4.(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狐→兔→草
C.草→兔→狐→细菌 D.草→兔→狐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阳光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起点应为生产者,A说法错误。
B、起点应为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B说法错误。
C、食物链上不能出现分解者,C说法错误。
D、草是生产者,兔是初级消费者,狐是次级消费者,“草→兔→狐”正确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的书写,为基础题,熟记:食物链是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能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6.(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的像,是旋转180度的图像,所以,玻片标本上的是“生物”, 那么显微镜下看到的是B选项中所看到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7.(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碘液 B.生理盐水清水
C.生理盐水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可以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在染色时,滴加的液体是碘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需要明确: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即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在染色时,都滴加碘液进行染色。
8.(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DNA和脂肪 D.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和DNA,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9.(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所有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液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所以,所有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0.(2019九上·吉安期中)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C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C符合题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 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 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
11.(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直接发育来的?(  )
A.根 B.种子 C.芽 D.果实
【答案】C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解析】【解答】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 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直接发育来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芽的结构和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按照芽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
12.(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一般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 。
A.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
B.便于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C.便于观察草履虫的消化过程。
D.保护草履虫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且在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也被放大,不容易观察,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在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草履虫,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属于单细胞的动物,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所以,观察时,常常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13.(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
A.含铜、锌的 B.含碘、氯的
C.含汞、镉的 D.含氮、磷、钾的
【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14.(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粮库中为了使储存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贮藏粮食的最适条件是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样的条件下,能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粮食的呼吸作用最微弱,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利于粮食的保存。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温度、水分多少和空气的含氧量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种子寿命的延长对优良农作物的种子保存有着重要意义,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5.(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 。
A.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降低风速、保特水士、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减少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D.合成有机物,为人类提供优质木材
【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属于保护环境方面,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能降低风速、保特水士、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属于保护环境方面,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减少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属于保护环境方面,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能合成有机物,为人类提供优质木材,这属于经济价值的利用,不是对生态环境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多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6.(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是   。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该食物网中的草属于   ,未列出的成分除非生物部分外,还有   。
(3)该生态系统中,兔和鼠之间存在   关系。
(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   。
(5)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   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6)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差。
【答案】(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生产者;分解者(或细菌,真菌)
(3)竞争
(4)鹰
(5)光合
(6)自动调节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一共4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生态系统中,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属于生产者,其中的各类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中,兔和属之间有共同的食物草,两者属于竞争关系。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5) 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6)图中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形成的食物链较少,食物网也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故答案为:(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2)生产者、分解者(或细菌、真菌);(3)竞争;(4)鹰;(5)光合;(6)自动调节。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食物网;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17.(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如图,A~E表示的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B形成C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了差异,C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3)与人体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还有   等结构。
(4)人体具有而绿色开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5)由上图可以看出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1)分裂;染色体
(2)组织
(3)细胞壁,液泡
(4)系统
(5)细胞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经过A过程,细胞的数量增加,所以,该过程为细胞分裂的过程,即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异,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3)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所以, 与人体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还有细胞壁和液泡。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 器官→ 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动物体,可以看出,人体有而绿色开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由上图可以看出细胞是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1)分裂、染色体;(2)组织;(3)细胞壁、液泡;(4)系统;(5)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体从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8.(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下列图示中,图一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二为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三为玉米植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   ]   。
(2)图二中的C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而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   引起的。
(5)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该结构含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   ,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答案】(1)②;胚乳
(2)⑥;胚根
(3)温度
(4)传粉不足
(5)成熟区;根毛
(6)呼吸作用(或呼吸)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1)图一中,①是种皮、②是胚乳,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其中,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玉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所以, 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②胚乳。
(2)图二,A是叶,B是茎,C是根,其中,C根是由图一中的⑥胚根发育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传粉不足造成的,可以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5)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此区域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成熟区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故答案为:(1)②、胚乳;(2)⑥、胚根;(3)温度;(4)传粉不足;(5)成熟区、根毛;(6)呼吸作用(或呼吸)。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根尖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基础知识是关键,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不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在萌发时营养物质的来源是不同的,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已度过休眠期;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根冠起保护作用,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分生区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区域,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主要的区域。
19.(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春天到了,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为桃树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花最主要的结构是   ,桃花花瓣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2)桃树开花后要结出桃子,还要经历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和   及生长发育.
(3)桃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图二中①和②构成果实,①主要是由图一中[   ]   发育来的.
(4)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   向上运输.
【答案】(1)花蕊(或雌蕊,雄蕊);液泡
(2)传粉;受精
(3)3;子房壁
(4)导管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1是胚珠,2是卵细胞,3是子房壁,一朵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桃花花瓣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
(2)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完成受精后,才能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奠定基础。
(3)图二中,①果皮是由图一中的3子房壁发育来的,②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
(4) 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故答案为:(1)花蕊(雄蕊和雌蕊);(2)传粉、受精;(3)3、子房壁;(4)导管。
【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行程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一朵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多数花开花后,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柱头上,这个过程成为传粉,此后花粉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过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发育成种植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结合以下见图记忆:
20.(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买了草莓,草莓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的美誉。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24小时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甲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这说明   ;
(3)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酒精脱色后叶片变为   ,然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   变成蓝色;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4)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   有关(填生理活动),该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   完成的。
(5)图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一天内,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填数字)时。
【答案】(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3)黄白色;A;光
(4)蒸腾作用;气孔
(5)18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 甲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酒精脱色后,叶绿体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了黄白色,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A变成蓝色,叶片A惊醒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B没有变见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少的条件。
(4)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所以,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蒸腾作用有关,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完成的。
(5)图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到C点开始,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一天内,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18时。
故答案为:(1)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3)黄白色、A、光;(4)蒸腾作用、气孔;(5)18。
【分析】此题考查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一些基础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人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会立即合拢,这说明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废物
2.(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特大洪涝灾难,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3.(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
4.(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5.(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狐→兔→草
C.草→兔→狐→细菌 D.草→兔→狐
6.(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 B. C. D.
7.(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碘液 B.生理盐水清水
C.生理盐水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
8.(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DNA和脂肪 D.水分和无机盐
9.(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所有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液泡
10.(2019九上·吉安期中)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1.(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直接发育来的?(  )
A.根 B.种子 C.芽 D.果实
12.(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一般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 。
A.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
B.便于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C.便于观察草履虫的消化过程。
D.保护草履虫
13.(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
A.含铜、锌的 B.含碘、氯的
C.含汞、镉的 D.含氮、磷、钾的
14.(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粮库中为了使储存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5.(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 。
A.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降低风速、保特水士、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减少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D.合成有机物,为人类提供优质木材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6.(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是   。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该食物网中的草属于   ,未列出的成分除非生物部分外,还有   。
(3)该生态系统中,兔和鼠之间存在   关系。
(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   。
(5)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   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6)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差。
17.(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如图,A~E表示的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B形成C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了差异,C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3)与人体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还有   等结构。
(4)人体具有而绿色开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5)由上图可以看出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下列图示中,图一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二为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三为玉米植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   ]   。
(2)图二中的C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而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   引起的。
(5)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该结构含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   ,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19.(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春天到了,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为桃树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花最主要的结构是   ,桃花花瓣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2)桃树开花后要结出桃子,还要经历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和   及生长发育.
(3)桃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图二中①和②构成果实,①主要是由图一中[   ]   发育来的.
(4)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   向上运输.
20.(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买了草莓,草莓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的美誉。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24小时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甲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这说明   ;
(3)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酒精脱色后叶片变为   ,然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   变成蓝色;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4)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   有关(填生理活动),该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   完成的。
(5)图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一天内,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填数字)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题干中,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叶片会立即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C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特大洪灾过后,是的农作物的根部呼吸作用受到抑制,造成根部滞育,影响可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可见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3.【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含义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这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阳光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起点应为生产者,A说法错误。
B、起点应为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B说法错误。
C、食物链上不能出现分解者,C说法错误。
D、草是生产者,兔是初级消费者,狐是次级消费者,“草→兔→狐”正确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的书写,为基础题,熟记:食物链是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能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6.【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的像,是旋转180度的图像,所以,玻片标本上的是“生物”, 那么显微镜下看到的是B选项中所看到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7.【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可以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在染色时,滴加的液体是碘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需要明确: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即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在染色时,都滴加碘液进行染色。
8.【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和DNA,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所以,所有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0.【答案】C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C符合题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 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 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
11.【答案】C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解析】【解答】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 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直接发育来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芽的结构和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按照芽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
12.【答案】A
【知识点】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且在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也被放大,不容易观察,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在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草履虫,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属于单细胞的动物,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所以,观察时,常常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13.【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14.【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贮藏粮食的最适条件是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样的条件下,能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粮食的呼吸作用最微弱,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利于粮食的保存。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温度、水分多少和空气的含氧量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种子寿命的延长对优良农作物的种子保存有着重要意义,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5.【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属于保护环境方面,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能降低风速、保特水士、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属于保护环境方面,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减少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属于保护环境方面,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能合成有机物,为人类提供优质木材,这属于经济价值的利用,不是对生态环境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多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16.【答案】(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生产者;分解者(或细菌,真菌)
(3)竞争
(4)鹰
(5)光合
(6)自动调节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一共4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生态系统中,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属于生产者,其中的各类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中,兔和属之间有共同的食物草,两者属于竞争关系。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5) 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6)图中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形成的食物链较少,食物网也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故答案为:(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2)生产者、分解者(或细菌、真菌);(3)竞争;(4)鹰;(5)光合;(6)自动调节。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食物网;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17.【答案】(1)分裂;染色体
(2)组织
(3)细胞壁,液泡
(4)系统
(5)细胞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经过A过程,细胞的数量增加,所以,该过程为细胞分裂的过程,即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异,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3)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所以, 与人体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还有细胞壁和液泡。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 器官→ 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动物体,可以看出,人体有而绿色开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由上图可以看出细胞是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1)分裂、染色体;(2)组织;(3)细胞壁、液泡;(4)系统;(5)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体从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8.【答案】(1)②;胚乳
(2)⑥;胚根
(3)温度
(4)传粉不足
(5)成熟区;根毛
(6)呼吸作用(或呼吸)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1)图一中,①是种皮、②是胚乳,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其中,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玉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所以, 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②胚乳。
(2)图二,A是叶,B是茎,C是根,其中,C根是由图一中的⑥胚根发育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传粉不足造成的,可以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5)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此区域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成熟区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故答案为:(1)②、胚乳;(2)⑥、胚根;(3)温度;(4)传粉不足;(5)成熟区、根毛;(6)呼吸作用(或呼吸)。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根尖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基础知识是关键,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不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在萌发时营养物质的来源是不同的,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已度过休眠期;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根冠起保护作用,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分生区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区域,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主要的区域。
19.【答案】(1)花蕊(或雌蕊,雄蕊);液泡
(2)传粉;受精
(3)3;子房壁
(4)导管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1是胚珠,2是卵细胞,3是子房壁,一朵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桃花花瓣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
(2)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完成受精后,才能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奠定基础。
(3)图二中,①果皮是由图一中的3子房壁发育来的,②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
(4) 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故答案为:(1)花蕊(雄蕊和雌蕊);(2)传粉、受精;(3)3、子房壁;(4)导管。
【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行程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一朵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多数花开花后,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柱头上,这个过程成为传粉,此后花粉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过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发育成种植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结合以下见图记忆:
20.【答案】(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3)黄白色;A;光
(4)蒸腾作用;气孔
(5)18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 甲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酒精脱色后,叶绿体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了黄白色,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A变成蓝色,叶片A惊醒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B没有变见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少的条件。
(4)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所以,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蒸腾作用有关,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完成的。
(5)图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到C点开始,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一天内,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18时。
故答案为:(1)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3)黄白色、A、光;(4)蒸腾作用、气孔;(5)18。
【分析】此题考查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一些基础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