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3切线长定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2.3切线长定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07: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安排
24.2.3切线长定理
课时目标
1.了解切线长的概念.2.理解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熟练掌握并能应用.3. 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写出推理过程.
课时重难点
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教学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旧知复习:1.学生作一个角,并作出角的角平分线。2.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顾角平分线的作法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生亲自动手作图,复习旧知识,为探究本节课知识做准备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作图要求,学生在纸上画⊙O,并画出过圆外点P的切线,你能做出几条切线?2.连结PO,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设与点A重合的点为B,这时,图中的线段PA与线段PB,∠APO与∠BPO有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按要求画图,操作,思考、。 学生通过画图,折叠,观察获得结论,初步感知定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探究 1.分析:对折之后,OB与OA重合,OA是半径,OB也是半径. B为OB的外端,根据对折后角的度数不变,所以PB是⊙O的又一条切线,且PA=PB,∠APO=∠BPO.我们把线段PA或PB的长,即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从上面的操作及圆的对称性可得: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2.几何证明.如图,已知PA、PB是⊙O的两条切线.求证:PA=PB,∠OPA=∠OPB.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三角形的内切圆如图,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设交点为I,那么I到AB、AC、BC的距离相等,因此以点I为圆心,点I到BC的距离ID为半径作圆,则⊙I与△ABC的三条边都相切.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问题:三角形的内心有什么性质呢?四.例题学习:学生自学课本P100页例二,教师点拨。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学生分组讨论,老师请3~4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师生达成共识.学生理解点到圆的切线长概念,初步感知圆的切线长定理.分析:据所要证明的结论在图中分布的位置特点和已知条件,易得只要证明两个对应的三角形全等即可.学生试着证明此定理。并自己总结定理。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思考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确定三角形的内心。学生通过自己总结的方法做出三角形的内切圆。学生通过例题学习充分了解与熟练三角形内切圆的性质。 使学生结合图形理解概念学生运用全等知识进行几何推理证明,体会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自然引出三角形的内切圆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使初步运用切线长定理,根据题中关键条件,考虑所求,灵活运用面积法得出解题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能从条件和结论出发,分析解题思路,化未知为已知,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练习课堂小结 1.完成课本100页练习2.PPT展示练习,学生练习,教师点拨。1.圆的切线长概念和定理; 2.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概念 1.完成课本100页练习2.PPT展示练习,学生练习学生总结、补充切线长定理,三角形内切圆的性质。 运用本节知识,形成做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归纳提升,加强反思,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系统化巩固深化提高
板书设计
24.2.3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2.三角形的内切圆尺规作图。3.例题学习:
课后反思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