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5 09: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 3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认识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具有“公共权力”特征,社会治理也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治理职能的发挥需要国家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建设。 时空观念: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脉络。 历史解释:中央集权的强弱 和国家智力的需要是影响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调整、变化的重要原因。 史料实证:从史实的角度认识先秦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家国情怀:从传统继承、文明发展的视角,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教学难点:不同历史时期上述相关制度的变化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情境创设式、史料分析法
课前预习 阅读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初步认识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我们的民族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国家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国家统治是依赖政治制度实行的,表现在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上层建筑领域的基本框架构建上。政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历史发展道路不同导致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也会千差万别,因此,东西方政治制度建设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社会治理是国家的职能,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1.夏朝:王位继承制 益干启位,启杀之。 ——《古本竹书纪年》 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上博简·容成氏》 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五帝时代,其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民主制度部落或部落联盟时期。首领的更迭采取禅让制形式,即新首领由老首领考察德才或由部落内部民众选举产生。部落事务由部落内部的议事会与全体民众议定。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的禅让制。 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政权性质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社会形态由原始公有制变为奴隶私有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 2.商朝: 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 ——《尚书·酒诰》 (1)王权独尊:商朝的政治制度较夏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献、考古资料证明,商王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和卜辞解释控制政权,王权具有独尊地位。 (2)内外服制:由于商王朝的实际控制能力还有限,政治制度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冀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外服也是商王朝的领土,只是管理上较内服松弛。 (3)职官制度:据记载,商王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内外服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商王朝的职官制度也分为内外服。 3.西周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性贵族、异性功臣或者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诸侯国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分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②影响: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秩序;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思考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不同:内外服制是一种松散的国家结构,分封制是更进一步的国家结构。①与王室关系:内外服制之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②对地方控制力:内外服制下,商王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2)宗法制: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审分·慎势》 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观念的传承,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3)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权力分配形成贵贱有序的政治关系,权力继承依赖长幼亲疏的血缘关系。 4.原始民主传统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原始民主还在一定程度上遗存。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西周派出大臣到各地采诗,实为听取国人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 这些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有一定影响。 但这些都不是制度层面的,仅仅是原始民主的遗存,意见是否能够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5.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第2课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 皇帝制度的核心是皇位世袭,皇帝拥有国家绝对权力,皇权不容分割。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臣下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以公卿为首的一套官僚机构。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兼听独断: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拿出各种意见,最后由皇帝裁断。 问: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 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书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决策体制中就形成了以廷议、朝议、集议的方式决定国家重要事务的传统。 参加廷议的人员也很广泛,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参加廷议的人员大都可以畅所欲言,由皇帝集思广益,最后裁决。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发布之前也经过廷议。 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3.地方:郡县制 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 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4.文书行政管理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下述史料,反映了秦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杂书》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文书的格式、传送都有严格制度规定。 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不达到一定的数量“不得休息”。 第3课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从宏观上看,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制、从个人开府向组织机构化的演变历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中央行政中枢组织。 思考1: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些重要演变阶段? (1)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上述的权利逐渐增大,中朝尚书组织从机构到人员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利受到削弱。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问: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作为协助自己决策的中枢机构。汉武帝死后,权臣霍光统领中朝,掌握实权。霍光继承了汉武帝晚年的既定政策,中央集权制度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宣帝时,中央集权甚至有了全面强化。但宣帝之后的西汉后期,皇权衰弱,外戚宦官干政延续不断,中央集权名存实亡,最后导致王莽代汉的结局。这一历史教训使刘秀认识到中央集权“失权”的危害,是他在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动因。自汉武帝开始的中朝尚书权力的增大,已经开始制度化约束包括丞相在内的“强臣”干政局面,刘秀果断将尚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设立尚书台,使之成为秉承自己意志的中枢所在。史书记载表明,东汉的尚书台已经拥有了各方面的参与决策与行政的权力。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六部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3)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但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利。 “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 ——(北宋)蔡襄《蔡忠惠公文集·论兵十事》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之近古,┄┄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5)1380年,明太祖废中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 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今我朝罢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明太祖《皇明祖训》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6)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与中枢机构的演变,大体是围绕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个方向发展的,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事务繁杂,仅靠宰相一职是难以处理的,宰相向组织机构化发展是必然的。君主专制导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君主专制就必然虚化甚至废除宰相制度。 2.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集权是依靠中央直接统领地方实现的,尽管分封制在历代还有遗存,但这些封国只享有衣食租税,并不治民。因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围绕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起来的。而地方行政层级的划分也与中央集权制度有很大关系,如监察区转化为行政区。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不断废置、增减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地方行政层级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地方官僚制度也围绕各地方行政层级的增减而设置,但中央只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长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其僚属则有地方长官自己任用。 (1)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78),虽在细民(79),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西汉)贾谊《治安策》 (2)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赋税、刑杀皆自专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5)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七》 (6)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差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思考2: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期间有很多变化,但这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就不会改变。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层级上历代有不同划分,但本质没有改变,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分土治民的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所以郡县制是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除了秦朝关于郡县与分封的选择产生过激烈争论之外,历代政治家对郡县制都持肯定态度。柳宗元和顾炎武尽管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郡县制的必然性,但他们朴素的直觉无疑也是正确的。
课后作业 列表整理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总结早期国家特征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