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 3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说明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通过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变化,进一步理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时空观念:了解西方国家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历程。 历史解释:理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社会形态变化的因果关系,认识政治制度的变化的社会形态变化在政治领域的反映,统治阶级不得不变革政治制度回应社会发展的诉求,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对文献、实物、地图等历史资料的解读,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运作模式形成初步的认识。 家国情怀:理解政治体制的演变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感悟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本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难点:古希腊和罗马的城邦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本质上是某种程度的寡头政治;中古时期欧洲政权与教权分立的状态,以及王权发展和走向统一国家的进程。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情境创设式、史料分析法
课前预习 阅读中华文明的起源,初步认识“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征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古希腊)伯里克利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凡是有权参加议事或是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哪一城邦的公民。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古希腊: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1)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 ①内容: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 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②影响:开创民主政治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雅典城邦国家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导致权力滥用。 (2)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 (斯巴达的)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王位世袭,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利,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3)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保民官,最初为2人,后来增加到10人,从平民会议中选出。保民官人身不受侵犯,享有一种特殊权利——否决权。保民官其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 元老院,由现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思考1: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只有公民能够参加国家政权管理;公民都是少数,由成年男子组成;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 不同:国家政体不同:雅典为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寡头制;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 (4)罗马帝国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国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戴克里先(284—305)在位时期,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皇帝(元首)控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利,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 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古罗马)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 问: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君主集权,实行独裁统治 (5)评价: 积极: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都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也都蕴含了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要素,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消极: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民主范围有限,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本质上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2课时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法兰克王国的首任君主克洛维确立了与罗马教会结盟的传统,持续扩张。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包括今天西班牙北部、意大利北部、法国、低地国家和德意志东部,在公元800年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权力,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统治阶级内部争斗使法兰克王国最终瓦解。843年,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 1.封君封臣制: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①实质:是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②特征:以封土为纽带,形成独立王国;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双向契约(相互权力义务);只对直接领主负责。 2.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又斗争: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早期日耳曼人征服者文化落后,进入罗马帝国后,需要利用教会人士的支持,教会和世俗政权相互需要,共同维护统治。自法兰克王国形成的基本传统,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打击反对派或异端。 罗马教会在西欧迅速扩张势力,形成以罗马主教(称“教皇”或“教宗”)为首的西欧基督教会。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和修道院,是当时唯一从上到下、范围覆盖整个西欧的有组织的力量,还掌控着人们的信仰和思想,实力非常强大。当世俗政权因封君封臣制度限于分裂时,教会仍能保持统一,成为混乱的西欧社会中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足以与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由此形成教权与政权并立的基本格局。 3.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 11世纪,城市兴起,王权开始强化,新兴王权国家势力逐渐强大。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①法国等级君主制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公然向教会征税,引起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不满,法王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教会神职人员、世俗贵族和富裕市民,代表了当时法国主要的几种社会力量,市民代表进入三级会议,表明城市及其居民在当时的地位已经达到国王无法忽视的重要程度。腓力四世利用三级会议的支持,公开挑战教皇的权威,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在与教会的斗争中赢得胜利。在三级会议上,国王与各个等级的代表协商国务,就征税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扩大了王权的基础,使法国从割据时期进入等级君主制时代。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在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虽多次遭遇严重失败,但最终基本逐出了英国国王在法国境内的势力,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在此过程中,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逐渐在法兰西推广,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日益成长,近代的法兰西民族国家逐渐萌生和发展起来。 ②英国议会君主制 英国在中古时期主要指英格兰,它在古代曾被罗马征服,成为罗马帝国行省。5世纪末期,安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逐渐建立一系列国家。9世纪,丹麦人多次入侵不列颠。在与丹麦入侵者的斗争中,英格兰逐步统一。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主英国,加冕为英国国王,英国初步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但因为诺曼底公爵原本是法王封臣,在欧洲大陆上有大片领地,所以英王与法王为争夺领地不断爆发战争。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大宪章》树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臣民对自己财产和和人身安全的保障权;在臣民与君王的契约中,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权利。《大宪章》规定除明确规定的封建义务以外,国王若没有得到封臣们的一致同意,便不得征税。一旦需要征税或者额外的捐助,国王必须召集大小贵族开会,寻求他们的支持。对于反抗者,《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果没有经过同级贵族依法裁判,或经过国法判决,都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对于商人和市民,《大宪章》也给予一定关注,明确规定要保护商人在英国安全。所以大宪章的原则包含了议会具有征税权,国民有权参与国家管理等要素。 1265年1月,在封建主与国王的斗争中,英国召开了由教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的议会。骑士和市民作为代表出现,表明教俗贵族需要向城市寻求支持。 英王爱德华一世意识到议会是一种沟通王权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国王维持统治。因此,在其35年的统治时间内,先后52次召开议会,主要讨论征税问题。13世纪中后期,英王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343年,议会正式分成上下两院。 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大宪章》规定: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中古部分》 问:阅读材料,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限制国王的军事权、司法权和随意抓人、处置民众和对被统治者征税的权利。 目的:限制王权,维护封建贵族利益,尤其是规定贵族未经合法审判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等,即国王不得随意处置贵族。对商人利益的保护,说明商人当时已经相当重要,另一个方面说明此前国王曾对商人征收苛捐杂税。 政治传统:王在法下 ③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制度 962年,德意志国王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德意志王国逐渐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但德意志国内封建势力强大,许多诸侯实际成为独立的君主。 1125年,一部分德意志诸侯选举萨克森公爵罗退尔为“罗马人民的国王”,罗退尔以承认他们的选举权为代价换取支持。此后,国王由诸侯选举成为制度。他们选举的国王在经过罗马教皇加冕,正式称神圣罗马国皇帝。 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发布“黄金诏书”,确认由七大封建诸侯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的合法性,这七大诸侯被称为“选帝侯”。但是,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解散,选帝侯也变成了荣誉称号。 第3课时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资产阶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最为典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内战中,英国一度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国基础并不稳固,克伦威尔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英国的动荡,使查理二世在1660年复辟。但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尤其是复辟天主教的威胁,引起英国上下反感,荷兰执政威廉趁机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众叛亲离,只好逃亡。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废除国王詹姆斯二世,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只有议会可以征税;臣民可以自由请愿;议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议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国王维持常备军的时间不得超过半年;确立宗教宽容;每届议会的任期最长不超过三年,必须重新选举;规定王位继承顺序,确保王位不会回到詹姆士的男性后代手中。这一系列规定有效限制了王权,确定了主权属于议会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在这种制度下,英国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率先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经过19世纪的三次议会改革,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28年实现公民民主,最终形成了当代英国的政治制度。 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1689年,关于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继承问题,英国议会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派别——辉格党和托利党,它们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19世纪,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由党衰落,工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大主要政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英)《权利法案》(又名《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 2.美国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美国在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继承了欧洲的古典文化和启蒙思想,但少了欧洲的贵族阶级。 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1776年,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独立后的国家面临一系列内外问题。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会议,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制定了宪法。 宪法吸收了古典民主共和因素和启蒙思想家的设想,明确宣布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由选举产生,享有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四年一任;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如果国会再度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则法律自动生效。国会分为参众两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国会议员代表名额的分配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其中参议员名额固定,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国会主要享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利;根据一定程序,国会有权弹劾总统,有权设立最高法院以下的法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美国宪法确立了近代以来美国的基本制度框架,为美国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宪法有明显的精英政治色彩,常备军、职业官僚体系等的存在,使人民除了拥有选举权,基本被排除在直接参与国家层面的政治之外。宪法还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地位,因此宪法引起了强烈的批评。为此,美国第一届国会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确认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内战基本废除了奴隶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权运动使黑人赢得了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1920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获得公民权。其他诸如总统的两届任期的规定和选民投票制度等也逐渐完善。 我们,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美)《合众国宪法》(1787年) 3.法国共和制 近代法国经历了多次革命和复辟,直到1875年,通过新宪法,共和政治才基本稳定下来。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延续时间较长,当英国国民废除国王建立共和国时,法国正处于路易十四“朕即国家”时期,专制完全达到顶峰。因此1789年开始的法国革命中,资产阶级面对的是强大得多的封建政权。同时,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法国的干涉,迫使法国革命者采取更激进的手段。但内部的反叛和外部势力的干涉使法国新生的共和国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后,公开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基本肯定了大革命的成果,并继续与反法同盟作战。1815年,拿破仑战败,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法国发生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但七月王朝的统治不得人心。1848年欧洲革命中,七月王朝被推翻,法国再度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路易拿·拿破仑·波拿巴利用自己伯父的声望当上总统后,又通过多次改组议会和政府,于1852年正式成为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二帝国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遭遇失败,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此后经过数年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法国最终在1875年制定了共和制宪法, 宪法确定了两院制,即参议院和众议院,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且有权任命军政要员,甚至在参议院支持下可以解散众议院,总统权力明显过大。此时法国的共和制尚未完全稳定下来,君主派势力仍然非常强大。1877年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成功取得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组成了共和派内阁。1879年,共和派又赢得了参议院的多数,君主派的总统麦克马洪被迫宣布辞职,共和派的格列维当选总统。至此,参众两院、内阁和总统都被共和派掌握,共和政治才得到真正巩固。 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普遍的利益之上,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法)《人权宣言》 4.局限性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思考2:了解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