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5 09: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时 3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作用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立足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民族交融。 时空观念: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变法与改革。 历史解释:了解不同阶段变法与改革的原因及作用,认识改革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史料实证:通过梳理教材,阅读史料,了解历代改革的基本内容,分析改革的作用。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从而了解中华民族政治制度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重难点 教学重点: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评价;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阅读归纳法
课前预习 阅读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初步认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系辞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主张“变”,突出强调事物发展到极致就要变革,变革就会通达,通达了就会保持长久。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一、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富国强兵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之变 (1)背景: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起,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战国)商鞅 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政治: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战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思想:私学兴起,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空前繁荣。法家思想顺应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变法: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战国)李斯《谏逐客书》 内容: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作用:这一系列措施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法家代表人物顺应时代需要,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 2. 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之变 (1)背景: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实力强大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又迅速瓦解。新崛起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改革: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 被及秣陵 ——(东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创新制:实行俸禄制(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推行均田制(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租),帛或布一匹(调)。)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等。 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又采取了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 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的经济基础。那么,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的就不可以避免。 影响: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统一国家的分裂常常伴随着民族的迁徙与交融,而民族交融又为统一国家的的重建和经济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长期民族交融中形成的,要充分理解和尊重给你住的传统,学习和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3. 北宋中期:革除祖宗之法弊端 (1)背景: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产生了积贫积弱的弊端。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2)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 (3)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启用了王安石主持变法。 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工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挑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以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大计。 ——钱穆《国史大纲》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王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有些措施也欠妥当(用人不当,执行中危害百姓利益;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等)。新法实施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反对改革的呼声下,范仲淹的改革失败了,三冗问题越来越严重,积贫积弱的问题仍在加深,统治危机四伏,改革的呼声再度高涨。这时,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砭时弊,从改革的政治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原则和措施。到宋神宗即位后才被采纳,但新法施行五六年后也被废止,说明改革是时代需要、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但改革充满了艰巨性。 4.明朝:缓和社会矛盾之变 (1)背景: 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 ——张居正《论时政疏》 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宇超过三分之一。 ——摘选自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1572年,明神宗继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2)张居正改革: 内容:考成法,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整饬武备,实施边防新政策,内修防备 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 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影响: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务在强公室,杜私门” “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 “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结果:豪强地主反对;与皇权形成矛盾。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张居正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认识到改革国家政治是解决财政困难和吏治腐败的根本手段,面对明朝中后期,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不断下降的问题,张居正提出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并对政治、经济体制作出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万历初期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的政治局面。但结果却是人亡政息,这是因封建制度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第2课时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1.志士救亡之路——戊戌变法 (1)背景: 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同,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阙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上: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西学,议论时政,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像波兰那样亡国的命运。 (2)百日维新: 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3)影响: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 (4)失败: “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 ——“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缺乏全面领导改革的素质。维新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均不成熟。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那个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路径,未能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也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缺乏实际的政治操作可能,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举措失当,也很少做分化、瓦解敌对阵营的工作,使得特权和利益遭到触犯的守旧势力迅速团结起来抵制变法。 直接原因: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抵制变法。 2.王朝自救之路——清末新政 (1)背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庚子这一年,有三种不同的力量挟着武器,次第发难于南北之间。……武装“灭洋”,武装“勤王”,武装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在相近的时间里用暴力斗争的方式操刀一割,为自己和中国寻找出路。暴力手段是改造社会的最后一种手段。当众多的人们呼唤这一手段的时候,中国社会便陷入了岌岌乎不可终日的境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着于论语……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难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祥悉奏议以闻……" ——《申报》1版《本馆接奉电音》(1901年2月6日) (2)内容: 新政自强: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预备立宪: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1906年成立“皇族内阁”。 (3)影响: 作为早期现代化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说明,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找到中国的希望。 3.民国革新之路——民国改革 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建立五院制、废两改元、推行学制改革等。 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说明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是改革的重要前提。 第3课时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内容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新解放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 民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1953—1957,实施“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确立。 (3)意义: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思考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阶段性成功探索: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八大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左”倾错误: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3)纠正错误: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对探索时期错误的纠正。 (4)成就:这一时期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2)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思考2:综合上述重要论断,谈谈为什么说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这两次三中全会,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这次全会深刻剖析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思考3: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经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样,既有安于现状、不愿改革的群体,也存在担心风险、不敢改革的心态,还有急功近利、贸然推进的现象,这都是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表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改革进入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3)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4)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思考4: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